釋尊真諦

釋尊真諦

印順法師曾在《佛法概論》表示:「深深的覺得:初期佛法的時代適應性,是不能充分表達釋尊的真諦的。」這句話在印順法師晚年著作《永光集》又出現一次,可知道他確實是如此認為的。然而究竟有哪些才是世尊內心真正的想法呢?

我們姑可以問下列幾個問題:釋迦牟尼佛本身是修菩薩行而成佛的,而大概所有的佛教傳統都會接受成佛必須經歷菩薩道的過程;佛陀自己成佛,難道不會要他的弟子們也成佛?行菩薩道的他不會鼓勵他的弟子們也行菩薩道?如此說來大乘佛法之基本信念是普遍必然的,而不限於北傳的佛教系統。

第二個可以問的是:如果佛教反對婆羅門「種姓制度」(caste)所蘊含的歧視與不平等,這樣的平等作為、平等精神既為佛教史實,難道不該應用或類推到男女性別之間?佛陀既是反對種姓制度之不平等,佛門性別之不平等(如「八敬法」等)是否也應該改革而落實平等?

第三如果佛陀是慈悲為懷的,而且鼓勵少欲知足、清淨梵行,對於口腹之欲的節制可想而知;也就是說佛陀既是慈悲與清淨,素食抉擇自是順理可推,「三淨肉」主要是因應當時因緣環境的現實考量,而給了方便性通融,凡非托缽乞食的僧信二眾,於今應選擇素食、傾向素食。

總之,初期佛教未必充分彰顯世尊本懷,上述三點或可為例。第一,佛陀成佛是經菩薩行,大乘是佛法、是佛說;第二,佛教支持性別平等,從「種姓制度」的反動可見一斑;第三,「三淨肉」是方便說,釋尊支持素食背後的清淨慈悲。

轉貼自林建德<心御風行 ── 獨白下的哲思隨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