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學問答集 - 關於定與慧

印順導師於《華雨集第三冊》p.151 - p.157又提到了四個理由。
為什麼要修定,修定有什麼功德?經論中說:有「四修定」:一、為了「現法樂」(住);二、為了「勝知見」;三、為了「分別慧」;四、為了「漏永盡」。為了得到這四種功德,所以行者要修禪定。

一、得現法樂住:
「現法樂」是現生的,不是來生的。修習禪定者,能得到現生的禪定樂,不但是心的明淨、輕安,身體也隨定而得輕安。
二、得殊勝知見:得勝知見,又可分三類:
(1)修光明想:
在修定中,如修光明想,能依光明相而見天(神)的形色,與天共會、談論,進而知道天的姓名,苦樂,食,及天的壽命等。修光明想成就的,能見天人,生於光天 、淨天 。
(2)修淨想:
也就是「淨觀」,如「白骨觀」,或如「十遍處」 中的「前八遍處」──地遍處,水,火,風,青,黃,赤,白遍處,都是淨觀。如地遍處是觀大地的平正淨潔,沒有山陵溪流;清淨平坦,一望無際的大地,於定心中現前。水,火,風,也都是清淨的。觀青色如金精山,黃色如瞻婆花,赤色如赤蓮花,白色如白雪,都是清淨光顯的。淨觀是觀外色的清淨,近於清淨的器世間。光明想與淨色的觀想,是勝解作意(假想觀),而不是真實觀。是對於定心的增強,煩惱的對治,而不是引向解脫的勝義觀慧。如專在色相──有情(佛也在內)與國土作觀,定境中的禪心明淨,色相莊嚴,與禪定的「現法樂」相結合,不但遠離解脫,更可能與見神見鬼的低級信仰合流。
(3)發神通:
天眼通,天耳通,他心通,宿命通,神境通等五通。
三、為得分別慧:
修學禪慧的,依佛法說,要從日常生活中去學。深入禪定而定心明淨的,出定以後,有定力的餘勢相隨,似乎在定中一樣,這才能語默動靜,往來出入,觸處歷歷分明,不妨說語默動靜都是禪了。這是修定者所要得到的;在初學進修中,這就是「守護根門」、「飲食知量」、「覺寤瑜伽」、「正知而住」的「正知而住」了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(大正30•414a-417a)說。
四、為得漏永盡:
漏是煩惱,有二漏,三漏,四漏等安立,這裏是一切煩惱的通稱。生死的根源是煩惱,所以只有淨除一切煩惱,才能證無學,得究竟的解脫。定力也能伏斷煩惱,卻不能根除煩惱,「諸漏永盡」,是要依智慧的。觀一切行無常,無常故苦;無常苦故無我我所,無我無我所就是空。經上說:「空於貪,空於瞋,空於癡」。契空(無相、無願)而淨除一切煩惱,才能得涅槃解脫。無常、無我我所──空慧,要依定而發,所以說:「依定發慧,依慧得解脫」。雖然有的慧解脫阿羅漢,是不得四根本定的,但也要依近分定(或名「未到定」),才能發慧而斷煩惱。所以修定──修心,對轉迷啟悟,從凡入聖來說,是不可缺少的方便。

四修定中,前二是通於世間的,外道也能修得;如佛弟子依慧而得解脫,那前二也是佛弟子修得的方便。不過,如偏重前二行,不免有俗化與神化的可能!

(一)《大智度論》卷47,大正25.400a5-8
如佛說有四修定:一者、修是三昧,得現在歡喜樂;二者、修定得知見,見眾生生死;三者、修定得智慧分別;四者修定得漏盡。
(二)《俱舍論》卷28,大正29.150a16-18
契經復說四修等持:一為住現法樂、二為得勝知見、三為得分別慧、四為諸漏永盡修三摩地。
※參見:《法蘊足論》卷8〈修定品第14〉,大正28,489b-491b

導師「先止後觀」的「觀」較強調以「止」為依的無漏慧,「先觀後止」的「觀」用法可能類似於五停心觀、數息觀,「觀」的重點不在慧而是修定的方法,但這不一定是阿含的講法。

「先觀後止」也有一種可能,聖者以「未到地定」成就無漏慧而見道,得初果、二果,再修「定」得三果,這裡的「止」應該是「根本定」,而「先止後觀」的「止」是可以引發無漏慧的「未到地定」。可以再參考《增支部》註解書如何解說「止觀」修行的四種情形。

「毘缽舍那」不一定是無漏慧的「觀」,如「緣起觀」,若不是分別抉擇而只是安止於所緣的是定,「數息觀」開始是觀呼吸而得定,在起觀慧時有個轉折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有為何觀呼吸?呼吸由何而來?進一步觀五蘊的無常、無我而引發無漏慧。

《大毘婆沙論》的喜無量只能到二禪,因為三禪是離喜妙樂。

《大智度論》卷20,大正藏25冊,p.211c5-17:「慈心…福極遍淨。…悲心…福極虛空處。喜心…福極在識處。捨心…福極無所有處。如是四無量,但聖人所得非凡夫。」這是聖人所得,如果是凡夫的話,可能無法得到那麼高的階位。

是否四禪以後修四無量心,兩者階位不一定誰高或低。依《婆沙論》不一定四禪以上才修四無量心。再者,四無量心初修的階段,可以先觀親近的人,次觀中間的,再觀怨敵,也能產生慈心,如果有四禪基礎,對怨敵還有怨心嗎?如果無量的定義是擴展到遍遠,就必須有禪定才能到達無量。所以,如果是初修,不一定要有禪定基礎;如果要達到「無量」的標準,就必須有禪定基礎才會落實。

起修不一定要四禪,而成就四無量就一定要有禪定,經典上的排序為四禪、四無量、四無色定。

為何「初禪以上的近分定」無法引發無漏慧?可從以下幾點來談:

  1. 眾賢造《順正理論》卷78,大正29,765b15-19

    唯初近分亦通無漏,皆無有味,離染道故。上七近分無無漏者,於自地法不厭背故。唯初近分通無漏者,於自地法能厭背故;此地極鄰近多災患界故;以諸欲貪由尋伺起,此地猶有尋伺隨故。

    四禪與四無色定各有近分定與根本定,唯有初禪之前的近分定能引發無漏慧,特別安立了一個名稱叫「未到定」或「未至定」。依據《順正理論》的解釋,「未到定」能引發無漏慧的主要理由:「未到定」於自地法能厭背而不味著;「未到定」離欲界最近,極鄰近多災患界故。

  2. 四禪與四無色定之「根本定」有幾個特色:
    1. 初禪至無所有處定等前七種根本定:具有味等至、淨等至、無漏等至。
    2. 非想非想想定:僅有味等至、淨等至,而缺少無漏等至。因為缺少無漏等至所以不能引發無漏慧。

    初禪至無所有處定等前七種根本定都包含有味等至,也有無漏等至,端看修行者而異。如果凡夫味著這些禪定的話,就於自地法而不厭背;如果聖者不味著這些禪定的話,就能於自地法而起厭背。

參見:

  • 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28(CBETA, T29, no. 1558, p. 146, b17-c2)

    「頌曰:
    此本等至八  前七各有三
    謂味淨無漏  後味淨二種
    味謂愛相應  淨謂世間善
    此即所味著  無漏謂出世

    論曰。此上所辨靜慮無色。根本等至總有八種。於中前七各具有三。有頂等至唯有二種。此地昧劣無無漏故。初味等至。謂愛相應。愛能味著故名為味。彼相應故此得味名。淨等至名目世善定。與無貪等諸白淨法相應起故。此得淨名。即味相應所味著境。此無間滅彼味定生。緣過去淨深生味著。爾時雖名出所味定。於能味定得名為入。無漏定者。謂出世定。愛不緣故非所味著。」

  • 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28(CBETA, T29, no. 1558, p. 149, b15-22)

    「近分八捨淨  初亦聖[3]惑三
    論曰。諸近分定亦有八種。與八根本為入門故。一切唯一捨受相應。作功用轉故。未離下怖故。此八近分皆淨定攝。唯初近分亦通無漏。皆無有味。離染道故。雖近分心有結生染而遮定染故作是說。有說。未至定亦有味相應。未起根本。亦貪此故。由此未至具有三種。」

  1. 據我的理解,定心相應最好是初禪以上的七依定,或至少要未到定才能引發無漏慧。舉幾段文如下,請參考。
    1. (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204):如從一般的散心,漸修而入定境時,第一是未到定,那是初禪根本定以前的,是將到初禪而還不是初禪的近分定。
    2. (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205):在這四禪,八定中,最後的非想非非想定,定心過於微細了,心力不夠強勝,不能依著他而修發真實慧。所以「能」夠「發真慧」的,「佛說」只「有七依」定,就是:初禪,二禪,三禪,四禪,空無邊處,識無邊處,無所有處──七定。但最初的未到定,也是可以發慧的;這是初禪的近分定,所以就攝在初禪中。
    3. (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331 - p.332):若得輕安樂,是名止成就。
      在修止過程中,早就有些輕快舒悅的身心感覺,而也一定有熱觸,動觸等發現。但一直到第九住心,能無分別,無功用的任運,還只是類似於定,不能說已成就定。這一定要,「若得」生起身心的「輕安樂」,引發身心精進,於所緣能自在,有堪能,這才「名」為「止成就」,也就是得到第一階段的『未到地定』。發定時,起初頂上有重觸現起,但非常舒適,接著引發身心輕安:由心輕安,起身輕安。這是極猛烈的,樂遍身體的每一部分,徹骨徹髓。當時內心大為震動,被形容為『身心踴躍』。等到衝動性過去,就有微妙的輕安樂,與身相應;內心依舊無功用,無分別的堅固安住所緣,這才名為得定。從此出定以後,在行、住、坐、臥中,都有輕安及定的餘勢隨逐,好像常在定中一樣。如再修止入定,持心不散,一下子就能入定,生起身心輕安,而且能不斷增勝起來。
  2. 法友說:「傳統上修行人都是從定中出來才修觀,導師為甚麼說 [達定心相應,才是修慧(成就)]?」
    到底是「定中作觀」或「出定作觀」,教界說法不一,導師著作中較傾向「定中作觀」,南傳似傾向「出定作觀」,此問題難有定論。
    至於依未到定、中間定及七依定(有的還認同非想非非想定)才能引發無漏慧,南傳應該也是同意的。
  1. 能引發無漏慧的禪定有九地:未到定、中間禪、四種根本禪、前三無色定。要引發無漏慧,至少要依「未到定」才能引發。
  2. 須深經所提到的慧解脫阿羅漢其實是有得「未到定」的,參見《大毘婆沙論》卷110(大正27,572b-c)

    「如契經說:………時有五百應真苾芻,蘇尸摩前自讚己德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。蘇尸摩曰:仁等所證依何定耶?為初靜慮為乃至無所有處耶?諸苾芻言:我等所證皆不依彼。蘇尸摩言:若不依彼,如何得證?諸苾芻曰:我等皆是慧解脫者。時蘇尸摩聞已,忙然不識所謂,便作是念:脫我親友問此義者,我當云何。還詣佛所問如是義。世尊告曰:蘇尸摩當知,先有法住智,後有涅槃智。蘇尸摩曰:我今不知何者法住智,何者涅槃智?佛言:隨汝知與不知然法應爾。時蘇尸摩不果先願,然彼五百應真苾芻依未至定得漏盡已後,方能起根本等至。」

  3. 依說一切有部的定義: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才稱為俱解脫阿羅漢;得未到定或得四禪八定的阿羅漢,都稱為慧解脫阿羅漢。
    參見《大毘婆沙論》卷109(大正27,564b8-15)

    「慧解脫有二種,一是少分,二大全分。少分慧解脫於四靜慮能起一二三;全分慧解脫於四靜慮皆不能起。……蘇尸摩經說全分慧解脫,彼於四靜慮皆不能益。
    如是二說俱為善通,由此少分慧解脫者,乃至能起有頂等至但不得滅定。若得滅定名俱解脫。」

  4. 結論:
    1. 僅有未到定的阿羅漢稱為全分慧解脫阿羅漢
    2. 具有四禪八定的阿羅漢稱為少分慧解脫阿羅漢
    3. 得滅盡定的阿羅漢稱為俱解脫阿羅漢

這問題可能沒那麼容易作結論,南傳的說法比較統一,北傳或大乘的三昧是可以「定中作觀」,雖名為三昧而內容是智慧,可能是學派不同的說法,我們可以再多搜集資料來確定。

導師雖曾說以定的餘勢修觀,但很多著作中都還是說「定中作觀」,有人請教導師這問題,導師還是說「定中作觀」,這可能是學派間的差異。

在五乘共法章(P117-124),提到三福行之一的修定時,導師說明「調攝於三事」段是引的《小止觀》五種調和中的調身、調息與調心 (另二為調食與調睡眠則看似等同於三乘共法章說的定方便 -- 「飲食知節量,勤修寤瑜伽」二偈)。在大乘不共法章再提到修定時,一部份也看似引的《小止觀》––如「念息數隨止,非風非喘氣」是。看起來修定的方法可以說是五乘所共的,不同的只是存心 –– 世間法主要是生天,聲聞法是依定發慧而至解脫,而菩薩法呢?雖說「是道內外共,由觀成差別」,然而「觀」是重般若的,是「知」的,這與「情」的大悲心有何關連呢?《學佛三要》p97說「有菩提心作根本,修禪即成大乘禪,修慧即成大乘慧,一切皆是佛道資糧。」這樣,是否大乘的修定也得「有菩提心作根本」了?

《瑜伽師地論》於菩薩地「六度」中的禪波羅蜜,多說「如聲聞地中說」,可以說,修定的方法是大小乘甚至外道所共,由於發心的不同而有外道定、聲聞定或大乘定的區別。

  1. 關於「俱解脫」之定義,如依據說一切有部之講法:「得滅盡定的阿羅漢」才是「俱解脫」;若得「未到定」的阿羅漢,是「全分慧解脫阿羅漢」,得「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定」的阿羅漢,則是「少分慧解脫阿羅漢」。參見釋厚觀編《成佛之道》講義第四章p.111-p.113。
  2. 《成佛之道》p.240:俱解脫阿羅漢,不消說是能得「六通及三明」功德的。其他的阿羅漢,凡能得四根本禪的,都能修發三明、六通。
    阿羅漢與六通:
    1. 全分慧解脫阿羅漢(未到定):具漏盡通但無前五通。(如《雜阿含經》卷14(347經)〈須深經〉所說,大正2,96b-98a)
    2. 少分慧解脫阿羅漢(四禪八定):具根本禪者,可修發三明、六通。
    3. 俱解脫阿羅漢(滅盡定):一定具備三明、六通。
    ※三明阿羅漢:
    1. 或是具根本禪的慧解脫(《雜阿含經》卷45(1212經),大正2,330a-c)
    2. 或是具滅盡定的俱解脫(《大毘婆沙論》卷143,大正27,734b-c)
    參見:
    1. 《發智論》卷9大正26,966a:
      慧解脫無願三摩地現在前時……他心智(現在前)。
    2. 《大毘婆沙論》卷109大正27,564 b5-15):

      問:此中數說慧解脫者起他心智,此起必依根本靜慮,若慧解脫亦能現起根本靜慮,豈不違害蘇尸 摩經。彼經中說:慧解脫者,不能現起根本靜慮?
      答:慧解脫有二種,一是少分,二大全分。少分慧解脫於四靜慮能起一二三;全分慧解脫於四靜慮皆不能起。此論中說少分慧解脫,故能起他心智。
      蘇尸摩經說全分慧解脫,彼於四靜慮皆不能益。
      如是二說俱為善通,由此少分慧解脫者,乃至能起有頂等至但不得滅定。若得滅定名俱解脫。

  3. 「心解脫」之種類舟橋一哉教授「阿含中解脫思想之展開---心解脫與慧解脫」一章中提到幾種「心解脫」之用法,收於《原始佛教思想之研究》(法藏館,昭和58年1月第7刷)p.204-p.228,略述大意如下:
    1. 心解脫:表示「心」離開束縛得到解脫,不是「身」得解脫。所以此「心解脫」是指「心的解脫」。
    2. 心解脫即是慧解脫:「心」之所能得到解脫,主要是依著「智慧」才能得解脫,所以此「心解脫」即是「慧解脫」。
    3. 離貪欲,得「心解脫」;離無明,得「慧解脫」。如《雜阿含經》卷26(710經)(CBETA, T02, no. 99, p. 190, b9-20)

      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、世尊告諸比丘:「聖弟子清淨信心,專精聽法者,能斷五法,修習七法,令其滿足。何等為五?謂貪欲蓋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,此蓋則斷。何等七法?謂念覺支,擇法、精進、猗、喜、定、捨覺支,此七法修習滿足。淨信者謂心解脫,智者謂慧解脫。貪欲染心者,不得、不樂;無明染心者,慧不清淨。是故比丘離貪欲者,心解脫;離無明者,慧解脫。若彼比丘離貪欲,心解脫,得身作證;離無明,慧解脫。是名比丘斷愛縛、結,慢無間等,究竟苦邊」。(《雜阿含經論會編(中)》p.333)

      從「淨信者謂心解脫,智者謂慧解脫」文句看來,此處「智的慧解脫」似乎比「淨信的心解脫」來得高一些。

    4. 「心解脫」與「定」之關連:「心增上學」即是「定增上學」,所以有些經典也將「心解脫」與「禪定」拉上關係。
    5. 「俱解脫」:表示「慧解脫」之外,也沒有「禪定的障礙」(定也解脫=心解脫)。
    6. 其他還有種種的「心解脫」,其中有的是「心三昧」的不同翻譯,不一定是聖者的解脫,如下文所說:「無所有心解脫,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定」,這只是「禪定而已」,還不是真正的解脫。
      1. (《空之探究》p.7):
        《相應部》的「質多相應」,說到了四種心解脫cetovimutti──無量心解脫,無所有心解脫,空心解脫,無相心解脫(《雜阿含經》作四種心三昧)。四種心解脫,名字不同,意義當然也不同了。但都是心解脫,也就可說文異義同。約意義不同說,空心解脫是「我、我所有空」,與「空世間」義一致。如約意義相同說,無量、無所有、無相──三種心解脫,修到最第一的,是不動心解脫。「不動心解脫者,染欲空,瞋恚空,愚癡空」(1.017)。這是說,無量等心解脫修到究竟處,是不動心解脫,也就是空心解脫。貪、瞋、癡,是煩惱的大類,可以總攝一切煩惱的。離一切煩惱的不動心解脫,就是阿羅漢的見法涅槃。
      2. (《空之探究》p.20 - p.21):與空有密切關係的定法,主要是四種心三昧(citta-samādhi),《相應部》作心解脫ceto-vimutti。《雜阿含經》卷二一大正二•一四九下說:

        「質多羅長者問尊者那伽達多:此諸三昧,為世尊所說?為尊者自意說耶?尊者那伽達多答言:此世尊所說」。

        從那伽達多與質多羅的問答,可見當時所傳的定法,有些是佛說的,有些是弟子們傳授時自立名目的。這四種心三昧(或心解脫),那時也還沒有達到眾所周知的程度,所以有此問答。與此相當的《相應部》經,問答者是牛達多與質多長者(3.001)。又編入《中部•有明大經(四三)。是舍利弗為大拘絺羅說的(3.002)。依《相應部》,四種心解脫是:無量心解脫,無所有心解脫,空心解脫,無相心解脫。問題是。這四種心解脫,到底是文異義異,還是文異義同呢?依質多長者的見解,可從兩方面說。
        一、名稱不同,意義也就不同。不同的是:無量心解脫,是慈、悲、喜、捨──四無量定;無所有心解脫,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定;空心解脫,是思惟我我所空;無相心解脫,是一切相不作意,得無相心三昧。
        二、名稱雖然不同,而意義可說是一致的。這是說:貪、瞋、癡(代表了一切煩惱)是量的因,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,不動心解脫最為第一;不動心解脫是貪空、瞋空、癡空,貪、瞋、癡空即超越於限量,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(不動阿羅漢)。同樣的意義,貪、瞋、癡是障礙,貪、瞋、癡空即超越於所有(3.003),不動心解脫是無所有心解脫中最上的。貪、瞋、癡是相的因,貪、瞋、癡空即超越於相,不動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。經中說無量、無所有、無相,卻沒有說到空心解脫,這因為空於貪、瞋、癡的不動心解脫,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。從文異而義同來說,無量心解脫,無所有心解脫,無相心解脫,達到究竟處,與空心解脫──不動心解脫,平等平等。依觀想的方便不同,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,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,這是一致的目標,如萬流入海,都是鹹味那樣。

在《俱舍論》、《大毘婆沙論》等說一切有部的看法,對俱解脫的定義較嚴格,要有四禪八定以上的「滅盡定」阿羅漢才叫俱解脫。依《俱舍論》的定義,四禪八定與未到定都是慧解脫。定義的嚴格,主要是「俱解脫」的「俱」,必須是沒有慧與定的障礙(不是具足禪定與智慧,如果具足禪定與智慧,只能說是具根本定的慧解脫)。阿羅漢已沒有慧的障礙,如果達到滅盡定就沒有定的障礙,定與慧都沒有障礙才稱為俱解脫。

在北傳,初禪以上就可以得神通。(初禪至四禪之根本禪定)

補充: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才稱為「俱解脫阿羅漢」
依據說一切有部的看法,得滅盡定的阿羅漢才稱為「俱解脫阿羅漢」,其他得四禪八定或未到定的阿羅漢都名為「慧解脫阿羅漢」。

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25:

「何等名俱及慧解脫?頌曰:『俱由得滅定,餘名慧解脫。』論曰:諸阿羅漢得滅定者名俱解脫,由慧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,所餘未得滅盡定者名慧解脫,但由慧力於煩惱障得解脫故。」(CBETA, T29, no. 1558, p. 131, c8-14)

另參見《成佛之道》講義第四章p.111-p.113。若得「未到定」的阿羅漢,是「全分慧解脫阿羅漢」,得「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定」的阿羅漢,則是「少分慧解脫阿羅漢」。

補充「解脫知見」
  1. 《發智論》對五分法身之定義,參見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卷2:

    「如契經說:『彼成就無學戒蘊、定蘊、慧蘊、解脫蘊、解脫智見蘊。』
    云何無學戒蘊?答:無學身律儀、語律儀、命清淨。
    云何無學定蘊?答:無學三三摩地,謂空、無願、無相。
    云何無學慧蘊?答:無學正見智。
    云何無學解脫蘊?答:無學作意相應心,已勝解、今勝解、當勝解。
    云何無學解脫智見蘊?答:盡智、無生智。(CBETA, T26, no. 1544, p. 923, c25-p. 924, a2)

  2. 如果從五分法身來看,「慧」與「解脫知見」有些不同,《發智論》卷2提出三種說法:
    《發智論》卷2(CBETA, T26, no. 1544, p. 924, a2-7)

    「無學慧蘊」與「解脫智見蘊」有何差別?
    答:無學苦集智是無學慧蘊,無學滅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。
    復次,無學苦集滅智是無學慧蘊,無學道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。
    復次,無學苦集道智是無學慧蘊,無學滅智是無學解脫智見蘊。
    是謂差別。

  3. 關於「見、智、慧」之關係,參見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卷7 (CBETA, T26, no. 1544, p. 952, a3-28)
    • 云何見?
      答:眼根五見,世俗正見,學、無學見。
    • 云何智?
      答:五識相應慧。除無漏忍,餘-意識相應慧。
    • 云何慧?
      答:六識相應慧。
    • 諸見是智耶?
      答:應作四句。
      1. 有見非智。謂眼根及無漏忍。
      2. 有智非見。謂五識身相應慧。盡、無生智。除五見及世俗正見,餘意識相應有漏慧。
      3. 有見亦智。謂五見。世俗正見,除無漏忍,及盡、無生智。
      4. 有非見非智。謂除前相,餘無漏慧。
    • 諸見是慧耶?
      答:應作四句。
      1. 有見非慧。謂眼根。
      2. 有慧非見。謂五識身相應慧。盡、無生智。除五見及世俗正見。餘意識相應有漏慧。
      3. 有見亦慧。謂除盡、無生智。餘無漏慧,及五見、世俗正見。
      4. 有非見非慧。謂除前相。
    • 諸智彼慧耶?
      答:諸智皆是慧。有慧非智,謂無漏忍。
    • 見攝智?智攝見耶?
      答:應作四句。
      1. 有見非智攝。謂眼根及無漏忍。
      2. 有智非見攝。謂五識相應慧。盡、無生智。除五見及世俗正見,餘意識相應有漏慧。
      3. 有見亦智攝。謂五見世俗正見。除無漏忍及盡、無生智,餘無漏慧。
      4. 有非見亦非智攝。謂除前相。
    • 見攝慧?慧攝見耶?
      答:應作四句。
      1. 有見非慧攝。謂眼根。
      2. 有慧非見攝。謂五識相應慧,盡、無生智。除五見及世俗正見,餘意識相應有漏慧。
      3. 有見亦慧攝。謂五見世俗正見。除盡、無生智,餘無漏慧。
      4. 有非見亦非慧攝。謂除前相。
    • 智攝慧?慧攝智耶?
      答:慧攝智。非智攝慧。不攝何等?謂無漏忍。

    從以上看來,「盡智、無生智」可以稱為「智」或「慧」,但不能稱為「見」。

補充溫宗堃老師的看法供大家參考。

依《雜阿含》,有:

  1. 漸次修(念->擇法->…捨):雜711雜723雜733
  2. 對治修(無次第):雜714
  3. 個別修(無次第):雜715
  4. 一時俱修:雜741742744746747

正見,有世間正見、出世間正見,正見是修學的引導也是完成,是徹始徹終的。
導師談「聞、思、修、證」時,在八正道中各有正見的詮釋,所以,正見並不局限於「聞所成慧」。如果從引文前後完整來看就不會矛盾。

  1. 「正見」在佛法的修學中是徹始徹終的,不但是末後的目標,也是開始的根基,遍於一切支中。
    1. (《佛法概論》p.226):三增上學是有次第性的:依戒起定,依定發慧,依慧得解脫。八正道的以正見為首,這因為正見(慧)不但是末後的目標,也是開始的根基,遍於一切支中。
    2. (《中觀今論》p.14 - p.15):如實的說: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的中道行,都以出世的正見為主導的。依正見而後有信解,依正見而後能修行趣證,就是悟證了以後,也還是不能離此正見的攝導。故深觀雖共於三乘,在大乘中,仍是徹始徹終的,唯佛所究竟的。
  2. (《華雨集第二冊》p.23 - p.24):
    八支聖道,在聖者是具足的;如從修學來說,八聖道也有次第的意義。修學而求解脫的,一定要依善知識(後代也通於經論)聽聞正法,經如理作意,才能引生出世的正見。所以說:「二因二緣,起於正見」(3.009)。聖道如日輪,正見如日出前的明相,如《雜阿含經》卷二八(大正二•一九八中)說

    「如日出前相,謂明相初光。如是比丘正盡苦邊,究竟苦邊前相者,所謂正見。彼正見者,能起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」。

    正見能引起正志[正思惟]等,正見是先導的,也是正道所不能離的。
    如依修學次第說:

    • 聞正法而起(一)正見,是聞所成慧。
    • (二)正思惟不是單純的義理思惟,而是正思惟要從實行以達成理想,古人譯為正志或正欲,表示了行踐的趣向。因此,依正思惟而起的,對外事就有(三)正語,(四)正業,(五)正命,(六)離惡行善的正精進,這就是戒清淨。那時的正見,就是思所成慧。
    • 進而在內心方面,依正精進而修(七)正念,(八)正定,就是心清淨。那時的正見,是與定相應的修所成慧。 如定慧相應,引發無漏聖慧,那就是見清淨了。從見清淨進修到斷智見清淨,都是聖慧。

    (《華雨集第二冊》p.23 - p.24)

  3. 「慧」與「見」的關係,參見:《阿毘達磨發智論》卷7:(CBETA, T26, no. 1544, p. 952, a10-15)

    諸見是慧耶?答:應作四句。

    1. 有見非慧:謂眼根。
    2. 有慧非見:謂五識身相應慧,盡〔智〕、無生智,除五見(有身見、邊執見、邪見、見取、戒禁取)及世俗正見〔之〕餘意識相應有漏慧。
    3. 有見亦慧:謂除盡、無生智,餘無漏慧,及五見、世俗正見。
    4. 有非見非慧:謂除前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