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大乘論講記-丁 通餘經

丁 通餘經

一 長行

世尊有處說一切法常,有處說一切法無常,有處說一切法非常非無常,依何密意作如是說?謂依他起自性,由圓成實性分是常,由遍計所執性分是無常,由彼二分非常非無常:依此密意作如是說。如常無常無二,如是苦,樂,無二,淨,不淨,無二,空,不空,無二,我,無我,無二,寂靜,不寂靜,無二,有自性,無自性,無二,生,不生,無二,滅,不滅,無二,本來寂靜,非本來寂靜,無二,自性涅槃,非自性涅槃,無二,生死,涅槃,無二亦爾。如是等差別,一切諸佛密意語言,由三自性應隨決了,如前說常無常等門。

佛陀在其餘的經中,「有處說一切法」皆是「常」住的,「有處」又「說一切法無常」,「有處」更「說一切法」是「非常非無常」的,這不同的說法,到底是「依何密意」而說的呢?這還是依依他異門安立三相說的。「依他起自性,由圓成實性」法性真如體的常住分,所以佛陀說一切法「是常」。同時依他起中又「由遍計所執性」的虛妄無常分,所以又說一切法「是無常」。而依他起的本身,在隨染遍計性無常的方面看,不能說是常,在隨淨圓成性常住方面看,不能說是無常,由「彼」依他的通「二分」,所以佛陀說一切法「非常非無常」。經中似乎矛盾的解說,只是「依此」三性的一性「密意作如是說」。「如常,無常,無二」,是依依他安立三性的一性而說的,「如是苦、樂、無二」等「差別」,凡是「一切諸佛密意語言」,也是依三性的密意而說。所以「由三自性」的見解,都「應隨」他所說的而給以「決」擇明「了」。像「苦」是遍計性,「樂」是圓成性,「無二」(非苦非樂)是依他起的具二分。「淨」是圓成實,「不淨」是遍計性,「無二」(非淨非不淨)是依他起。「空」是遍計,「不空」是圓成實,「無二」(非空非不空)是依他起。依真我說,圓成實是我,遍計是無我;依妄我說,「我」是遍計性,「無我」是圓成實,「無二」(非我非無我)是依他起。「寂靜」是圓成實,「不寂靜」是遍計性,「無二」(非寂靜非不寂靜)是依他起。「有自性」是圓成,「無自性」是遍計,「無二」(非有自性非無自性)是依他起。「生」是遍計性,「不生」是圓成實,「無二」(非生非不生)是依他起。「滅」是遍計性,「不滅」是圓成實,「無二」(非滅非不滅)是依他起。「本來寂靜」是圓成實,「非本來寂靜」是遍計性,「無二」(非本來寂靜非非本來寂靜)是依他起。「自性涅槃」是圓成實,「非自性涅槃」是遍計性,「無二」(非自性涅槃,非非自性涅槃)是依他起。「生死」是遍計執,「涅槃」是圓成實,「無二」(非生死非涅槃)是依他起。這不過是一往之談,其實不一定如此,像本來寂靜等,都可以通遍計圓成二性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