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學問答集 - 歸敬三寶及聞法趣入

由於提問人未具體敘述其理解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是從什麼角度來談歸依,厚觀試著回答如下,請參考。

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談歸依或許從三個層次來談:有的是基於世事不順,想求歸依(發心近於人天增上生心);有的是希望求出離三界苦海而求歸依(近於出離心);有的是效法佛菩薩希望成佛度眾生而歸依的(發菩提心)。因為我們過去世因緣不同,確實有人早已修菩薩道在來人間的,其歸依三寶的動機自然與一般人不同。

「歸依三寶」確實有多種層次,我們剛入佛門的歸依稱為「翻邪歸依」;每天早晚課都還有歸依三寶;受五戒乃至比丘戒等,還是依「歸依三寶」而得戒。

《成佛之道》「歸敬三寶章」談歸依的動機,從「有海無邊際,世間多憂苦,流轉起還沒,何處是依怙」及「積聚皆銷散,崇高必墮落,合會要當離,有生無不死,國家治還亂,器界成復毀:世間諸可樂,無事可依怙」來談,著重在「翻邪歸依」,較少提到「發菩提心求歸依」。因為《成佛之道》之以五乘共法、三乘共法、大乘不共法之次第安排,「發菩提心求歸依」的是少數,所以導師在「歸敬三寶章」談歸依時先不觸及此問題。

  1. 「達實性」之意義,如呂勝強老師引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卷1所說:「達實性者,是殊勝慧學,是謂通達法無我性,或以現證真實為正。此若無者,說由教理通達亦成。」(宗喀巴造、法尊譯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台灣新文豐1987年9月3版,p.34)
    如依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所說:「實性」即是「殊勝慧學」。
  2. 印順導師的《以佛法研究佛法》提到:「以般若慧為法」,「阿毘達磨即是無比法」。
    如《以佛法研究佛法》p.118 - p.119云:

    「以聖道,聖道的主體──般若為「法」的,上座說一切有部,及初期大乘經,都正確的傳承下來。說一切有部中,重於阿毘達磨的論師,雖也以八聖道為法,而特重於慧。法──達磨,佛教界偏重於「一切法」,法的根本義,不免晦昧不明。所以,阿毘達磨abhidharma──大法,無比法,究竟法,在一切法中被舉揚出來。甚深無比的法──阿毘達磨,據《大毘婆沙論》(卷一)說:「阿毘達磨自性云何?答:無漏慧根以為自性。」(CBETA, T27, no. 1545, p. 3, b5-17)無漏慧是勝義阿毘達磨,也就是真實的阿毘達磨。能引發無漏慧的有漏修慧、思慧、聞慧、生處得慧,詮表阿毘達磨的論典(教),是阿毘達磨的資糧,依此能得阿毘達磨(無漏慧),所以也名阿毘達磨;這都是世俗(假名)阿毘達磨。依《大毘婆沙論》所說,依論典而引生有漏慧,依有漏修慧而得無漏慧,該攝了聖道修學的歷程。」

  3. 「阿毘達磨」(abhi-dharma)的「abhi」有兩個意義:一是「對於、關於」,另一是「殊勝的」;所以「阿毘達磨」(abhi-dharma)也有兩個意義:一是「對於法的論究」(古德也有將「阿毘達磨」翻成「對法」),另一是「殊勝的法」。如果採用後者的解說,或許「正法」也可以理解為「無比法(殊勝法)」。

    據《大毘婆沙論》的解說:本來「無漏現證慧」才是真正的「殊勝法」(真實的阿毘達磨),我們姑且稱之為「勝義阿毘達磨」;而現證慧之前的聞慧、思慧、修慧等有漏慧本來不能稱為「殊勝法」(阿毘達磨)的,但因為透過聞慧、思慧、修慧的熏習可以達到無漏慧,所以聞慧、思慧、修慧這些也方便稱之為「阿毘達磨」。

  4. 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83也提到有二種正法:世俗正法、勝義正法。
    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83 (CBETA, T27, no. 1545, p. 917, c20-27)

    「此中有二種正法:一、世俗正法,二、勝義正法。

    世俗正法,謂名、句、文身。即素怛纜、毘柰耶、阿毘達磨。
    勝義正法,謂聖道。即無漏根、力、覺支、道支。

    行法者亦有二種:一、持教法,二、持證法。
    持教法者,謂讀誦解說素怛纜等。
    持證法者,謂能修證無漏聖道。

    若持教者相續不滅,能令世俗正法久住。
    若持證者相續不滅,能令勝義正法久住。」

  5. 「正法」之內容:
    1. 導師解釋善知識五德時說:「達實性:實性是正法的別名,這或者由現證慧通達,或是從聞思教理得通達。」而在此文稍前,導師也有提到「正法」,如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42 - p.43偈頌說「趣入正法者,應親近善士,證教達實性,悲愍巧為說。」緊接著長行解釋:「正法,雖可以從經典去了解,但主要還是要從說法師去聽聞。法師的開導,比起自己閱誦,到底迅速而容易得多。所以為了要「趣入正法」,進求佛道,應該「親近善士」──善知識,尤其是大乘善知識。」(p.42 - p.43)
    2. 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22偈頌說:「正法妙難思,善淨常安樂,依古仙人道,能入於涅槃。」緊接著長行解釋:「從智慧的境界說,名為正法。如從智慧證入正法而得真自由來說,名為涅槃,所以,正法就是涅槃,只要「依」著往「古」──過去諸佛大「仙人」的正「道」,就「能」證「入於涅槃」的解脫。」
    3. 由上二文看來,「正法」好像有深有淺,深的可解作「證入涅槃法」,淺的可解作「聽聞正法,並加以瞭解、通達」。
    4. 再對照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所說:「達實性者,是殊勝慧學,是謂通達法無我性,或以現證真實為正。此若無者,說由教理通達亦成。」或許由此可以理解導師所說:「實性是正法的別名,這或者由現證慧通達,或是從聞思教理得通達。」
  6. 補充「證德」之內容
    1. 《瑜伽師地論》提到「善知識具有八種特性」,如卷25云:「云何名善友性?謂八因緣故,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。何等為八?謂如有一,1、安住禁戒,2、具足多聞,3、能有所證,4、性多哀愍,5、心無厭倦,6、善能堪忍,7、無有怖畏,8、語具圓滿。」(大正30,417a27-b1)
    2. 其中的第三項「能有所證」與導師所說的「證德」(戒清淨成就、定成就、觀慧成就)有關。

      《瑜伽師地論》卷25云:「云何名為能有所證?謂能證得勝無常想、無常苦想,苦無我想、厭逆食想,一切世間不可樂想、有過患想,斷想、離想,滅想、死想,不淨想、青瘀想,膿爛想、破壞想,膨脹想、噉食想,血塗想、離散想,骨鎖想、觀察空想。
      復能證得最初靜慮、第二靜慮、第三靜慮、第四靜慮、空無邊處、識無邊處、無所有處、最後非想非非想處。又能證得慈、悲、喜、捨。
      或預流果、或一來果、或不還果、或神境通、或宿住通、或天耳通、或死生通、或心差別通、或阿羅漢。具八解脫靜慮等定,有大堪能、具大勢力,能善為他現三神變教授教誡。三神變者:一、神力神變,二、記說神變,三、教導神變。
      如是名為能有所證。」(大正30,417b9-22)

    3. 由《瑜伽師地論》來看,「能有所證」包括了「無常想、苦想、無我想、四禪、四無量心、四無色定、四聖果、六神通、三神變」,不一定是指現證無漏慧。如以此與導師所說的相對照,或許可以更清楚明了「證德」之內涵。
    4. 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43:「證德:指三學修證:戒清淨成就,定成就,觀慧成就。」

「十六分之一」是佛典中常用的譬喻,如《大智度論》說:「聲聞法中,常以十六不及一為喻;大乘法中,則以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(為喻)。」

  1. 《大智度論》卷35(CBETA, T25, no. 1509, p. 320, b9-19)
    「譬喻有二種:一者、假以為喻;二者、實事為喻。今此名為假喻。所以不以餘物為喻者,以此四物叢生稠緻、種類又多故。舍利弗、目連等比丘滿閻浮提,如是諸阿羅漢智慧和合不及菩薩智慧百分之一,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
    問曰:何以不但說算數譬喻所不能及,而說百分、千分不及一?
    答曰:「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」者,是其極語。譬如人有重罪,先以打縛楚毒,然後乃殺。如聲聞法中,常以十六不及一為喻;大乘法中,則以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」
  2. 《大智度論》卷11(CBETA, T25, no. 1509, p. 136, a7-13)
    「問曰: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法,佛何以故告舍利弗而不告菩薩?答曰:舍利弗於一切弟子中智慧最第一,如佛偈說:

    一切眾生智  唯除佛世尊
    欲比舍利弗  智慧及多聞
    於十六分中  猶尚不及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