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師說「經說:『無分別無影像處』」,這『經說』是指《楞伽經》所說?

姓名或匿稱: 
陳思新

「從達摩「理入」的體悟同一「真性」,到慧能的「自性」(原本應為「法性」、「佛性」),南方宗旨的「性在作用」,達摩門下是一貫的「如來(藏)禪」。如來藏,是說來淺易,意在深徹。所以如來藏的體驗者,淺深不一。淺些的類似外道的神我見(慧忠國師評南方宗旨的話),深徹的是無分別智證的「絕諸戲論」(經說:「無分別無影像處」)。」(《中國禪宗史》,p.8)

請問導師說這『經說:無分別無影像處』,是指《楞伽經》說的「八地無影像」?

《楞伽經》說:「七地是有心,八地無影像;此二地名住,餘則我所得」。這是說:八地以上的菩薩,與佛的智證功德相近。《般若經》說第十地名佛地,龍樹解說為:如十四夜的月與十五夜的月一樣。所以雖還是菩薩地,也就名為佛地。這樣的佛地大菩薩,是久修二阿僧祇劫以上所到,如文殊、觀音等,初學是不容易學到的。」(《佛在人間》,pp.100-101)

回應

一、導師於《中國禪宗史》〈自序〉說:達摩門下是一貫的「如來(藏)禪」。

 

(一)《六祖壇經》中記載,五祖弘忍在寺中步廊擬請專人畫「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」,代表達摩初祖到五祖均是以「如來(藏)」思想的《楞伽經》為師資傳承血脈。

《六祖大師法寶壇經》卷1:「五祖堂前,有步廊三間,擬請供奉盧珍,畫楞伽經變相,及五祖血脈圖,流傳供養。神秀作偈成已,數度欲呈,行至堂前,心中恍惚,遍身汗流,擬呈不得;前後經四日,一十三度呈偈不得。」(CBETA, T48, no. 2008, p. 348, b15-19)

 

(二)弘忍弟子曹溪慧能的法門,實際上也還是《楞伽》的如來禪。慧能的再傳弟子馬祖道一,明白的說:

《祖庭事苑》卷8:「達摩大師從南天竺國來,躬至中華,傳上乘一心之法,令汝等開悟。又引楞伽經文,以印眾生心地。恐汝顛倒,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。故楞伽經云:佛語心為宗,無門為法門」。(CBETA, X64, no. 1261, p. 428, a11-15 // Z 2:18, p. 115, c17-d3 // R113, p. 230, a17-b3)

 

(三)導師於《無諍之辯》之〈禪宗是否真常唯心論〉表示:禪宗所傳是楞伽宗義

禪宗得自達摩,達摩以《楞伽》印心。有謂「可惜此經四世而後,變為名相」,並不說禪宗不是楞伽宗義。後來,《楞伽》「不為正系禪宗所依用」,只是道流南土,多少融攝空宗之方法而已。日子一久,不免數典忘祖而已。(《無諍之辯》,p.173)

 

二、導師是「以佛法研究佛法(三法印)」的原則,依「無我法印」不預設立場客觀的精神,以中國禪宗所依之經論來論析中國禪宗的思想,因此於《中國禪宗史》〈自序〉此處所論:深徹的是無分別智證的「絕諸戲論」(經說:「無分別無影像處」),我們可以從中國禪宗傳承的《楞伽經》中尋求其依據。

 

(一)《楞伽經》在中國之三種譯本

(南朝)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初譯 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

(北朝)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再譯 《入楞伽經》

唐朝(武周)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後譯 《大乘入楞伽經》

 

(二)經云:「無分別無影像處」出自唐譯本《大乘入楞伽經》;宋譯本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為「離妄想無所有境界」;魏譯本《入楞伽經》為「無所分別寂靜無相」

三種譯本中相關經文之比對:【「無分別無影像處」、「離妄想無所有境界」、「無所分別寂靜無相」】

 

1、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卷2〈一切佛語心品〉:「我說如來藏,不同外道所說之我。大慧!有時[5]說空、無相、無願、如、實際、法性、法身、涅槃、離自性、不生不滅、本來寂靜、自性涅槃,如是等句,說如來藏已。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,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,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。」(CBETA, T16, no. 670, p. 489, b4-9)

 

2、《入楞伽經》卷3〈集一切佛法品3〉:「大慧!我說如來藏常,不同外道所有神我。大慧!我說如來藏空、實際、涅槃、不生不滅、無相無願等文辭章句,說名如來藏。大慧!如來、應、正遍知,為諸一切愚癡凡夫,聞說無我生於驚怖,是故我說有如來藏;而如來藏無所分別寂靜無相,說名如來藏。」(CBETA, T16, no. 671, p. 529, b27-c3)

 

3、《大乘入楞伽經》卷2〈集一切法品2〉:「大慧!我說如來藏,不同外道所說之我。大慧!如來、應、正等覺,以性空、實際、涅槃、不生、無相無願等諸句義,說如來藏,為令愚夫離無我怖,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,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訶薩,不應於此執著於我。」(CBETA, T16, no. 672, p. 599, b15-20)

 

三、「無分別無影像處」(如來藏),導師論釋為:無分別智證的「絕諸戲論」。應屬於《楞伽經》所立四種禪之「如來禪」。

導師有簡略及深入的解說:

(一)

「第三階段的菩薩,是證得大乘甚深功德,與佛相近似的。《楞伽經》說:「七地是有心,八地無影像;此二地名住,餘則我所得」。這是說:八地以上的菩薩,與佛的智證功德相近。(《佛在人間》,pp.100-101)

 

(二)

楞伽經立四種禪……。四種禪中,第一名愚夫所行禪;這是外道、小乘的禪觀。第二名觀察義禪,就是觀一切境相(義)不可得。如觀境不可得,心也不可得,現起平等空性相,是第三緣真如禪。因緣真如空無性相,有空相在,還不是真知真如,等到空相也不起了,超越能所一切相,才是真實悟入真如,就是第四如來禪。凡是說唯心(識)的,從初修到悟入,都有這樣層次的。(《華雨集第一冊》,p.244)

 

(三)

《楞伽經》立四種禪:愚夫所行禪,觀察義禪,攀緣真如禪,如來禪。一、愚夫所行禪:是二乘所修的禪。……二、觀察義禪:以下是大乘禪觀。義(artha),是心識所現的境相,所以說:「似義顯現」,「似義影像」,「相義」等。心識所現的一切法(外道的、二乘的都在內)無我,就是一切「妄計自性」是沒有(自性)自相的。在禪觀的次第增進中,就是諸地的相義,也知是唯心(識)而沒有自相的。三、攀緣真如禪:上來觀人法無我,是「妄計自性」空。能觀的心識,是虛妄分別,如一切法(義)不可得,分別心也就「不起」。真如不是緣慮所可及的;所分別、能分別都不起了(境空心泯),還有無影像相(nirābhāsalakṣaṇa)在,所以說攀緣真如四、如來禪:「入佛地,住自證聖智三種樂」,那是如來自證聖智(pratyātmārya-jñāna)。三種樂的意義不明,可能如《楞伽經》說:「七地是有心,八地無影像,此二地名住,餘則我所得,自證及清淨,此則是我地」(大正一六‧六一九上)。在方便安立中,(從初地到)七地是有心地,知一切唯是自心所現,與觀察義禪相當。八地無影像,也就是境空心泯(「離心意識」),住於無影像相,與攀緣真如禪相當八地以上,九地,十地,普賢行地——三地,都可說是佛地,與如來禪相當。(《華雨集》第三冊,pp.185-188)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