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心遠獨行」是何意?

姓名或匿稱: 
SJ

各位師長好,導師著作『佛法概論』第111頁,倒數第3行

提到「心遠獨行」。不知此四字是何意?與心之統一性有何關係?

回應

(一)「心遠獨行」之經典依據:

【CBETA 元亨寺版《漢譯南傳大藏經》】《法句經》卷1:「遠行與獨動,無形隱胸窟,若誰制彼心,脫出魔繫縛。」(CBETA, N26, no. 9, p. 17, a4 // PTS.Dhp.6)

 

【了參法師譯《南傳法句經》】〈心品〉:「行與獨行,無形隱深窟,若能調伏心,解脫魔羅縛。」

【北傳】《法句經》卷1〈11 心意品〉:

 制意為善,  自調則寧。 意微難見,

 隨欲而行,  慧常自護, 能守即安。

 獨行遠逝,   覆藏無形, 損意近道,

 魔繫乃解。   ……

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63, a1-19)

 

(二)除了《佛法概論》外,印順導師在《攝大乘論講記》中對「心遠獨行」及「心之統一性」亦有解釋,請法友參考

 

此中有頌:若遠行,獨行,無身寐於窟,調此難調心,我說真梵志。又如經言:

如是五根所行境界,意各能受,意為彼依。又如所說十二處中,說六識身皆名意

處。(《攝大乘論》之頌文)

(以下為印順導師對頌文之解說)

    有一分學者,不信受一意識的理論,所以要引《阿含》本教來證明:

一、引《法句經》的獨行教:一切時、一切處無不隨心所至,所以心叫「遠行」。心又是「獨行」的,每一個有情,唯有一意識,並非有多識共同取境。「無身」是說心沒有質礙的色法,這無質礙的住在身中,所以上面說『依止於身』,這叫「寐於窟」。有的說:窟是心臟。這猿猴般的心,難調難伏,假使能「調」伏「此難調」伏的「心」,就能得自在,可以自己控制自己,遠離一切三業不淨,這才可說他是「真梵志」(淨行)。引此經證明一意識,重要在獨行二字。

    二、引《中阿含》的意能遍受教:又有經中說:「五根所行」的「境界」,「意」「能」一一的領「受」;同時「意」又「為彼」五根起用的所「依」。意能總受一切的境界,它又是五根要作取境活動的所依,意實在是精神活動的大本營。本經是把一切心識的活動,總括在意中。五根所取的,它一一能領受,可見一般所說的五識,只是意的別名。因此,五根取境,也得依意為依。一意的見解,明白可見。從識的自性上說,意是統一的,根本的心識的總名。從識的作用差別上看,意又現起六識的活動。

    三、引意處教:又如經中常常「說」到「十二處」,這十二處是攝盡一切法的。十二處就是眼等的六內處與色等的六外處,並沒有談到六識,那怎能攝盡一切法呢?內六處不是有意處嗎?「六識身」都是攝在這意處中,六識「皆名意處」。由此看來,六識唯有一意識,是很可成立的。

    一意識師,引三經來證明,無著論師沒有加以批判,可見一心論的思想,至少在無著論中與多心論有同等的地位。(<<攝大乘論講記>>p.214 ~ p.216)

 

(三)印順導師對「心之統一性」之另一解釋:

一切內心種種差別,是都可以稱為心的,如善心,不善心等。在他心智所知的他有情心,『相應部』分為十六心:有貪心,離貪心,有瞋心,離瞋心,有癡心,離癡心,攝心,散心,廣大心,非廣大心,有上心,無上心,定心,不定心,解脫心,不解脫心(南傳一六下‧一一四)。各經論所說,雖有出入,但泛稱為心,都是一樣的。由於心是內心(心心所)的通稱,也可說內心的統一,所以『雜阿含經』說:「心惱[染] 故眾生惱[染] ,心淨故眾生淨」(大正二‧六九下、南傳一四‧二三七);心可說是染淨、縛脫的樞紐所在了!(<<華雨集第三冊>>p.143)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