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大乘論講記-二 別釋諸門

二 別釋諸門

1 自性

於如所說無分別智成立相中,復說多頌:諸菩薩自性,遠離五種相,是無分別智,不異計於真。

「無分別智」能「成立」的十六「相」,現在一一的解說。第一是自性相;頌中的「諸菩薩自性」,與第三句「是無分別智」,文勢隔裂,或許是照梵文直譯的。若讀作『是諸菩薩無分別智自性,遠離五種相,不異計於真』,比較要明顯得多。下文都可以這樣讀。「遠離」的「五種相」,已在上說過。前四相雖都要離,但還沒有接近真義;第五相的「異計於真」,最易使人誤認為無分別智,所以又特別點出。

2 所依

諸菩薩所依,非心而是心,是無分別智,非思義種類。

心心所法生起,都要有其所依;智是無漏心所,自然也有所依。有漏心所是依於心的,「菩薩」「無分別智」的「所依」是不是心呢?心有思量分別,無分別智是不能以思量分別為所依的,所以說它「非心」。雖非平常的分別心,但無分別智終究是一種絕對精神的直覺,那它的所依,還可以說「是心」。「非思義種類」,是非心而是心的理由。無分別智的所依,不是思量分別境義的,所以非心。它是思慮有分別心為加行所引起的,是心的種類,那也不妨說是心。

【附論】大乘說通達一切法無分別的,叫它真心、正覺、智慧等。實際上它與平常的心、智不同,所以龍樹說,般若叫智慧,這是很勉強而不相稱的,般若是甚深,智慧是淺薄,怎麼可以符合呢?不過世間本沒有與它相同的名字,從它的因心觀察等所起,勉強的以心、覺、智慧來代表。

3 因緣

諸菩薩因緣,有言聞熏習,是無分別智,及如理作意。

無分別智的生起,有兩種「因緣」,就是從聽「有」名「言」的教法而成的「聞熏習」,「及」從聞熏習所起的「如理作意」。因如理作意而聞熏習展轉增勝,使賴耶中的雜染分漸減,無分別智才得現前。

4 所緣

諸菩薩所緣,不可言法性,是無分別智,無我性真如。

心法有它的所緣,「菩薩」的「無分別智」雖然能所一如,但同樣可以安立它的「所緣」。「不可言」說的諸「法」真實「性」,於依他起諸法上把名義相應遍計所執性離去,遣離假說自性,才是諸法的離言實性。這就是「無」補特伽羅及法「我性」所顯的真常一味的「真如」。這無我真如,是無分別智的所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