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雨集第二冊-第五章 往生極樂淨土

第五章 往生極樂淨土

第一節 彌陀淨土與三輩往生

菩薩在發心修行的過程中,不退菩提心bodhi-citta是最重要的。於菩提心得不退轉avivartika,才能不斷進修,成就佛道。如退失了菩提心,那就是退轉──退入二乘,或退在五趣生死,那就不能成佛了。可是菩薩道廣大難行,容易退失,非怯劣眾生所能成辦,所以經說「往生淨土」的易行道。中國佛教界,說到「淨土」,似乎就是西方極樂世界;說到「往生」,就是往生西方:這表示了中國佛教界,對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信仰的普遍、深遠。如依「大乘佛法」來說:十方的清淨國土,是無量無數的。「往生」是死此往彼的一般用語,如往生天上,往生地獄。以「往生淨土」來說,「十方淨土,隨願往生」,所以也並不等於往生西方極樂國土。然往生西方極樂,在大乘經中,有他獨到的意義,這才會形成中國淨土宗那樣的盛況。

十方的淨土雖多,然專說淨土的經典,並不太多。主要是東方不動──阿閦Akṣobhya佛Akṣobhya佛的妙喜Abhirati淨土,西方阿彌陀Amitābha佛的極樂Sukhāmatī, Sukhāvatī淨土。大乘經中,說到這東西二佛與二淨土的非常多,可說二淨土是旗鼓相當。但說東方阿閦佛土的,僅有『阿閦佛國經』一部(二種譯本),而說西方阿彌陀佛淨土的,有三部經,更多的譯本。差別的理由何在?阿閦佛淨土是重智證的甚深行,阿彌陀佛淨土是重信的易行道;在通俗普及的情況下,念阿彌陀佛,往生極樂淨土的法門,當然要比阿閦佛淨土法門盛行得多了。其實,在中國佛教界,阿閦淨土法門,可說已經忘失了。

專明阿彌陀佛淨土的經典,漢譯的有三部。一、大本『阿彌陀經』,共存五種譯本,經考定為:1.『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』,二卷,(傳為吳支謙譯),後漢支婁迦讖Lokarakṣa譯。2.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,四卷,(傳為支婁迦讖譯,或作曹魏白延譯),吳支謙譯。這二部,是二十四願的古本。3.『無量壽經』,二卷,(傳為曹魏康僧鎧譯),晉竺法護Dharmarakṣa譯。4.編入『大寶積經』的『無量壽如來會』,二卷,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譯。這二部,是四十八願本。『無量壽經』保存了「五大善」(五戒)及乞丐與國王的譬喻,可說是從二十四願到四十八願間的經本。5.『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』,三卷,趙宋法賢譯,是三十六願本(1)。二、小本『阿彌陀經』,有兩種譯本:1.『佛說阿彌陀經』,一卷,姚秦鳩摩羅什Kumārajīva譯。2.『稱讚淨土佛攝受經』,一卷,唐玄奘譯。小本雖不說阿彌陀佛的本願,也沒有說到三輩(九品)往生,然敘述極樂國土的依正莊嚴,而勸人念佛往生,簡要而容易持誦,所以最為流通。三、『佛說觀無量壽經』,一卷,宋畺良耶舍Kālayaśas譯。立十六觀,九品往生,是屬於觀相念佛的。

在十方佛淨土中,阿彌陀佛與極樂淨土的特勝是:在彌陀淨土法門集出時,表示了一項信念:一切佛中的阿彌陀佛,一切佛土中的極樂國土,是最殊勝的。阿彌陀佛初發心時,是世自在王Lokeśvararāja門下的出家弟子──法藏Dharmākara。法藏菩薩願求佛道,希望成佛時的國土,在一切佛國土中是最理想的。世自在王如來為他顯示了二百一十億佛國土(唐譯作「二十一億」;宋譯作「八十四百千俱胝」)。在這麼多的佛國土中,選取最理想的,綜合為一,從菩薩大行中,成就圓滿莊嚴的淨土。換言之,這不是某一淨土所可及的,這是集一切淨土莊嚴的大成,所以「令我為世雄,國土最第一」了。依菩薩大行而莊嚴佛土,成佛也就勝過一切佛,如初發大心時說:「於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中最尊」(2)。如來智慧光的殊勝,表示身光明第一,如說:「阿彌陀佛光明最尊,第一無比,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」;「阿彌陀佛光明姝好,勝於日月之明,百千億萬倍。諸佛光明中之極明也!光明中之極好也!光明中之極雄傑也!光明中之快善也!諸佛中之王也」(3)!經中廣說諸佛的光明差別;極力讚揚阿彌陀佛為「諸佛中之王」,表示了阿彌陀佛第一的意境。依「佛法」說:諸佛的法身是平等的,而年壽、身光、國土等,是有差別的。依「大乘佛法」說:佛與佛是平等的,但適應眾生的示現方便,是可能不同的。這樣,阿彌陀佛與極樂淨土的最勝第一,雖不是究竟了義說,而適應世間(印度)──多神中最高神的世俗心境,在「為人生善」意趣中,引發眾生的信向佛道,易行方便,是有其特殊作用的!這可以說到佛的名號:阿彌陀Amitābha,是「無量」的意思。無數無量,「佛法」是形容涅槃nirvāṇa的。與阿彌陀音聲相近的阿彌利哆amṛta,譯義為甘露,也是表示涅槃的。涅槃──現實生死的「彼岸」,「佛法」是究竟寂滅;「大乘佛法」是畢竟寂滅中,起不思議的妙用。據大本的古譯本,阿彌陀(在一切無量中,)特重於光明的無量,所以也名阿彌陀婆Amitābha,也就是無量光佛。如『往生咒』作:「南無阿彌多婆耶,哆他伽多夜」(南無無量光如來)。『楞嚴咒』作:「南無阿彌多婆耶,跢他伽多耶,阿囉訶帝,三藐三菩陀耶」(南無無量光如來、應、正遍知)。『普賢行願品』也說:「速見如來無量光」(4)。光明ābhā與清淨śubha的音相近,所以古譯經名為『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。這都可以看出,無量光是阿彌陀──無量佛的主要意義。這使我們想起了東西二大淨土:東方阿閦佛土,如旭日東升,象徵了菩薩的初發大心,廣修六度萬行,長劫在生死世間度眾生,而歸於成佛、入涅槃;是重智的。西方阿彌陀佛土,如落日潛暉,不是消失了,而是佛光輝耀於那邊──彼土(彼岸,也就是涅槃異名);重於佛德的攝受,重於信行。這所以極樂世界在西方;佛告阿難Ānanda:「西向拜,當日所沒處,為阿彌陀佛作禮」(5);十六觀中,初觀落日,「見日欲沒,狀如懸鼓」(6)。阿彌陀佛起初是重於無量光的,應有適應崇拜光明善神的世俗意義,但晉竺法護譯本以下,都作無量壽Amitāyus佛了。生命的永恒,是世間眾生所仰望的,所以有「長生成仙」,「永生天國」的宗教。無量光明──慧光普照與慈光的攝受,對一般信眾來說,不如無量壽,所以後代都改為「無量壽」了。小本『佛說阿彌陀經』(大正一二‧三四七上)說:

「彼佛何故號阿彌陀?舍利弗!彼佛光明無量,照十方國,無所障礙,是故號為阿彌陀。又、舍利弗!彼佛壽命,及其人民,無量無邊阿僧祇劫,故名阿彌陀」。

鳩摩羅什的譯本,以阿彌陀──無量佛為本,綜合了無量光明與無量壽命,還是無量光在先。玄奘譯本及現存梵本,以無量壽在先而無量光在後,這是適應世俗所起的轉化。

阿彌陀佛因地,發二十四大願(或三十六願,或四十八願),建立清淨莊嚴的佛土。生在這佛國中的,有種種功德,特別是:十方世界眾生,發願往生阿彌陀佛國的,一定能往生極樂,當然是有條件的,也是有高低的。經有三輩往生說,各本略有出入,如下(7):【圖片

    A   │   B    │   C   │   D
   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│
[上]去家作沙門‧│[上]捨家作沙門‧│ 發菩提心‧ │ 聞此經典受
 作菩薩道‧  │ 發菩提心‧  │ 專念無量壽 │ 持讀誦書寫
 奉行六度‧  │ 修諸功德‧  │ 佛‧恒殖眾 │ 供養‧晝夜
 慈心精進‧  │ 一向專念無  │ 多善根‧發 │ 相續求生彼
 不瞋不貪‧  │ 量壽佛    │ 心迴向願生 │ 剎

 常念至心不  │        │ 彼國    │
 斷絕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│
[中]在家布施‧ │[中]發無上菩提 │ 發菩提心‧ │ 發菩提心‧
 深信佛語‧  │ 心‧一向專  │ 不能專念‧ │ 持戒不犯‧
 飯沙門‧起  │ 念‧多少修  │ 不種眾多善 │ 饒益有情‧
 寺塔供養‧  │ 善‧飯沙門  │ 根‧隨己修 │ 所作善根迴
 慈心精進‧  │ ‧起塔像供  │ 行諸善功德 │ 向‧憶念無
 齋戒清淨‧  │ 養‧奉持齋  │ ‧迴向願欲 │ 量壽佛及彼
 不瞋斷愛‧  │ 戒‧     │ 往生    │ 國土
 一日一夜不  │        │       │
 斷絕     │        │       │
[下]斷愛欲‧不 │[下]發無上菩提 │ 住大乘‧清 │ 發十種心─
 瞋怒‧慈心  │ 心‧一向專  │ 淨心向無量 │ ─十善‧晝

 精進‧齋戒  │ 意乃至十念  │ 壽佛乃至十 │ 夜思惟極樂
 清淨‧念欲  │ ‧聞深法信  │ 念‧聞深法 │ 國依正莊嚴
 往生‧晝夜  │ 樂不疑‧乃  │ 信樂不疑‧ │ ‧志心歸依
 十日不斷絕  │ 至一念念於  │ 乃至一念淨 │ ‧頂禮供養
        │ 彼佛     │ 心念無量壽 │
        │        │ 佛     │

上表所列的,a.是漢、吳的古譯──二十四願本;b.是晉譯,c.是唐譯,都是四十八願本;d.是趙宋譯的三十六願本。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世界的,a.b.分上、中、下──三輩人;c.d. 沒有說「三輩」,但顯然也有高下的三類差別。依a.本說:上輩是出家的,修菩薩道的;中輩是在家的,廣修供僧、建寺、起(佛)塔等供養功德,齋戒(五戒及八關齋戒)清淨的;下輩也是(在家)齋戒清淨的。三輩往生的,都是不貪不瞋,慈心精進的。所以分上中下三輩,在乎生前的智慧、福德不同,而戒行清淨,卻是一致的。b.本大致與a.本相同,但三輩都是發菩提心的。c.本沒有說到出家與在家。三類人中,初是發菩提心而廣殖眾多善根的;中是多少修善根的;後是心住大乘,聞深法而信樂不疑的。依初後來說,中類也應是心住大乘,與b.本相同。三類的差別,是廣殖善根,不廣殖善根,少少殖善根的不同。d.本:初是對『阿彌陀經』的受持、讀、誦、書寫、供養,與「念法」的易行方便相同;中是發菩提心,持戒,饒益有情的;後是行十善的。晚出的經本,出入很大!但總之,三輩的高下,雖與念佛有關,而主要是由於生前的施、戒、慈、慧等德行的不同。小本『阿彌陀經』說: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(8),可說是簡化大本所說的金句!對於「念佛」(及極樂國土),a.本上輩是「常念至心不斷絕」,中輩是「一日一夜不斷絕」,下輩是「一心清淨晝夜常念……十日十夜不斷絕」。中輩一日一夜不斷絕,下輩卻是十日十夜不斷絕,可能是譯文的不善巧!b.本都是一向專念,而下輩說:「一向專念,乃至十念」。c. 本三類是:專念;不專念;「以清淨心向無量壽如來,乃至十念」,與b.本相同。從三輩的次第來說,下輩的「十念乃至一念」,比a.本十晝夜說要合理些。d.本通泛的說:「晝夜相續」,「憶念」,「晝夜思惟」。事實上,往生淨土品位的高下,由於生前的施、戒、慈、慧等功德的不同;而念佛多少能往生阿彌陀佛土,論理是不能限定時間的。如『佛說阿彌陀經』(大正一二‧三四七中)說:

「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(淨土的依正莊嚴),執持名號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一心不亂,其人臨命終時,……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」。

念佛而能往生極樂淨土,是要「專念」、「繫念」的,而時間不一定。「若」是不定詞,也許一日(夜),或者二日、三日,能念到「一心不亂」(avik-ṣiptacitta──心不散亂的意思),就能臨終往生。事實上,有的一日、半日就可以,有的一年、十年了,還是不能「心不散亂」。總之,以念得「心不散亂」,為往生西方極樂國土的主要條件;而往生品位的高下,以生前的德行而差別。念smṛti是憶念、繫念,念為定samādhi所依;「心不散亂」,雖還不是達到禪定,但念到心無二用,淨念相續,心中唯有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的一念了。念是內心的憶念、繫念(可通於稱名、觀相),並不等於我國佛弟子所想像的口念(因而造了個「唸」字)。然口稱佛名,內心同時憶念,依稱名而導入「心不散亂」,那就是「稱名念佛」而可以往生極樂了。大本『阿彌陀經』的專念、憶念,是不限於稱名念佛的。小本『阿彌陀經』說:「執持名號」,名號的梵語為nāmadheya,所以是重於「稱名念佛」的。不知為什麼,玄奘譯nāmadheya為「思惟」,也許是不滿當時提倡的口頭散心念佛,而故意改為「思惟」吧!依上來所說,可見「一心念乃至十念」,是內心不散亂的念。王日休編寫的『大阿彌陀經』,說下輩「每日十聲念佛」(9),專在稱名的數目上著想,那是中國佛教的習俗,與印度的「大乘佛法」不合!

註解:

[註 19.001]參閱拙作『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』第一一章(七五九──七六二)。

[註 19.002]『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』卷上(大正一二‧三〇〇下)。

[註 19.003]『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』卷上(大正一二‧三〇二中──三〇三上)。

[註 19.004]『大方廣佛華嚴經』卷四〇(大正一〇‧八四八上)。『普賢菩薩行願讚』(大正一〇‧八八一上)。

[註 19.005]『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』卷下(大正一二‧三一六中)。

[註 19.006]『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』(大正一二‧三四二上)。

[註 19.007]a.『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』卷下(大正一二‧三〇九下──三一一上);『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』卷三(大正一二‧二九一下──二九三上)。b. 『佛說無量壽經』卷下(大正一二‧二七二中──下)。c.『大寶積經』(五)『無量壽如來會』(大正一一‧九七下──九八上)。d.『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』卷上(大正一二‧三二三中──下)。

[註 19.008]『佛說阿彌陀經』(大正一二‧三四七中)。

[註 19.009]『佛說大阿彌陀經』卷下(大正一二‧三三七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