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三要-思慧

思慧

依多聞熏習而成就聞慧,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驟;其次、就是對於所聞的佛法,加以思惟抉擇。思慧,已不再重視名言章句的聞慧,而是進入抉擇義理的階段了。這在四預流支,即如理思惟;衡以四依,則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。合乎正理的思惟抉擇,應依了義教,以了義教為準繩,然後衡量佛法,所得到的簡擇慧,才會正確。否則所思所惟,非偏即邪,怎能契合佛法的本義!佛陀的教法,原是一味平等的,但因適應世間種種根性不等的眾生,而不得不隨機施設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,於是一味平等、圓滿究竟的佛法,有了了義不了義之分。修習思慧,抉擇義理,其原則是:以了義抉擇不了義,而不得以不了義抉擇了義,因為衡量教義的是否究竟圓滿,絕不能以不究竟不圓滿的教義為準則的。比方說,佛常宣示無我,但為了引度某一類眾生,有時也方便說有我;無我是了義教,究竟說;有我是不了義教,非究竟說。那麼我們要衡量這兩者孰為正理,必定要依據無我,去抉擇有我,解了佛說有我的方便意趣,決不能顛倒過來,以有我為了義的根據,而去抉擇無我,修正無我。假使不把了義不了義的正確觀點認清,而想抉擇佛法的正理,那他所得結論,與佛法正理真要差到八萬四千里了!所以對佛法的思惟抉擇,必須根據了義教為準則,所得到見解,方不致落入偏失。

了義與不了義的分野,到底是怎樣的呢?大體說來,小乘不了義,大乘是了義;而大乘教裡,大部分為適應機宜,也還有不了義的。佛說法時,為鼓勵眾生起信修學,往往當經讚歎,幾乎每一部經都有「經中之王」等類的文字。後世佛子,如單憑這些經裡的讚歎語句,作為究竟圓滿的教證,而去抉擇佛法的了義不了義,那是不夠的。像這類問題,參考古代著名聖者們的意見,也許可以獲得一些眉目。古代的論師們,不大重視經典裡的勸修部分,而著重於義理的論證,所以他們的了義不了義說,是可以作為我們依循的標準的。這在印度,有兩大系的說法:一、龍樹、提婆他們,依《無盡意》、《般若經》等為教量,判斷諸教典:若說一切法空、無我、無自性、不生不滅、本性寂靜,即是了義教;若說有自性、不空、有我,為不了義教。他們本著這一見地,無論抉擇義理,開導修行方法,自有一嚴密而不共泛常的特色。談到悟證,也以極無自性為究竟的現證慧境,這就成了中觀見的一大系。二、無著、世親他們,依《解深密經》等為教量,認為凡立三自性,遍計執無性,依他起、圓成實有性,才是了義教;若主張一切法空,而不說依他、圓成實為有性,即非了義教。他們以此為判教的準繩,衡量佛法教義,另成唯識見的一大系。其修行方法,也就與中觀者不同,並以二空所顯性為究竟現證。抉擇了義不了義,單在經典方面,不易得出結論,那麼我們祇有循著先聖所開闢的軌則,為自己簡擇正理的依憑了。這無論是印度的中觀見,或是唯識見,甚至以《楞嚴》、《起信》為究竟教證的中國傳統佛教,都各有他們審慎的判教態度,和嚴密的論證方法,我們不妨採取其長處,揚棄其偏點,互相參證,彼此會通,以求得合理的抉擇觀點,完成明利而純正的思慧。
導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