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如何契應於佛教的修行──以五毒為例

       感恩有助於佛法修行,如《俱舍論》以五位七十五法對一切法作分類,在「心所有法」中,與無明相應之「小煩惱地法」的忿、慳、嫉、惱、害、恨、誑、憍等,可說是感恩心之不足;相對的,若有充足感恩則不易生起此等煩惱。再就唯識五位百法之劃分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等為「根本煩惱」(mūla-kleśa),其中瞋、慢、疑等可說是感恩之欠缺,而感恩的培養可相應於「善心」(如慚、愧、無瞋、不害等),而可免除或減少忿、恨、惱、嫉、慳、誑、諂、害、憍等「隨煩惱」的作用。

  如此,感恩之於煩惱對治,在佛典中雖未必有明確討論,但兩者關聯性不言可喻。若以更大的範疇來說,如印順法師所說,佛教所謂的善或不善,主要從自己的內心來說,「心淨」即是善,「不淨」就是不善,亦即在煩動惱亂(煩惱)的不淨因素中,心生清淨的因素就是善,一如與貪、瞋、癡相反的無貪、無瞋、無癡,凡使心安定清淨、實現止惡行善,即是淨的、善的。[1]如此,感恩心的升起,可使人遠離惡行、增進善行,如是而成為佛教修行法目之一當是可以理解的。
  進一步說,佛教之三毒「貪、瞋、痴」,甚或五毒「貪瞋痴慢疑」,乃至六根本煩惱「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見(邪見)」,某個向度而言都是感恩的缺乏。例如,感恩心之升起,乃在於體認到「緣起」的相關性與平等性,因為人我之間密切關聯(緣起相關),「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為備」,因此感恩他人的付出,成就自己的存在,進而去回饋與回報,此知恩圖報可說體現緣起平等。所以念恩和報恩可以是緣起相關和緣起平等的確知,感恩即是一種緣起正見的把握,某個角度而言對治了痴暨邪見。[2]
  其次,感恩是對自己所獲得的一種肯認,內心得到一種知足、滿足感,如此可說懂得感恩的人即是珍惜自己所擁有,而與欲求不滿之貪得無厭相對。相對的,貪欲重的人通常不會感恩,一心只想多還要更多,沒有飽足的一天。如Philip Watkins說,感恩的人有富足感(sense of abundance),而且為簡單的樂事而心懷感激(appreciation of simple pleasure),[3]因此感恩可說是簡單、知足與不貪的實踐。
  再者,一個心懷感恩、事事感恩的人,心中沒有敵人、沒有仇恨,只會覺得自己虧欠他人的多而卻付出給予的少,對人少了瞋怒,可說是瞋心淡薄的人。甚至,感恩心深重的人,對傷害我們的人亦心存感恩,象徵著「逆增上緣」的激勵與刺激,又或視為是一種心性砥礪,化瞋恚惱怒之心為向上動能,甚把他人的傷害視為一種還債,能為出清債務、缷下重擔而心生感恩,如此感恩亦為去瞋的修行。
  此外,不知感恩的人,乃慣於以自我為中心,目中無人,這便是一種驕慢心。如Philip Watkins指出,自以為是之妄自尊大(arrogance)或自戀者(narcissism)有礙於感恩心的滋長,認為自己優於他人,而別人為他所做實則是有求於他,這樣的自大、自傲,都和感恩的心理狀態相互抵觸,驕傲的人很少是感恩的人,總認為一切是應得的,而且自己得到的還不夠多;相對的,唯有愈謙卑的人才愈容易升起感恩,[4]可知感恩與驕慢心相對。
  最後,感恩心的升起,可說是對自己與他人的信心,確信別人對自己的恩情,以及確信自己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、回報些什麼,這樣的信心正是「疑」的反面;如《靜思語》:「增一分感恩心,即減一分猜疑心」,也如Philip Watkins 所說,猜疑(suspiciousness)抑制感恩心的升起,當一個人懷疑布施者的動機,他將很難認可這給予是出自善心,因此也無從感恩。[5]反之,當我們感恩他人,也就是相信對方的善意、好意,而願開誠佈公接納之,如此對治了「疑」的偏失。 

相關文章   感恩作為一種佛教修行

[1]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:( Y 42p68)
[2] 心懷感恩在佛教修持中,既可深、亦可淺,可以一種「假想觀」(或勝解作意),亦可是一種「如實觀」(或真實作意);關鍵在於是否扣緊緣起正見的行持,如果念恩、求報恩是相應於緣起的修持,可謂一種「如實觀」。
[3] Philip Watkins, Gratitude and the Good life toward a Psychology of Appreciation, Netherlands: Springer, 2014, p. 243.
[4] Ibid., pp. 218-222.
[5] Ibid., pp. 213-214、21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