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學者心行中論三乘與一乘

出處:釋印順,《佛法是救世之光》,新竹:正聞,1998,頁144。

摘要:

佛法的因機設教,三乘一乘,都在學佛者的心行上立論。所以如忽略這點,以為那部經是大乘,那部經是小乘;或者說那部法是三乘,那部法是一乘,都是不相干的!學大乘法而證小果,墮入外道,這是常有的事。學者如修學大乘,修學一乘,應時時檢點自己心行。看看自己的發心如何──為了生死,還是為度眾生?行踐如何──還是修出離行,還是慈悲六度行?悟解如何─ ─還是取相滯有,還是即心空而入無生?雖然一切眾生終究是要成佛的,是要入一乘平等大慧的,但未到這步田地,決不因為讀一乘經,學一乘法,就算一乘行者了!

編按: 大小乘之爭、入世與出世之爭,歷來學者爭論而累積的資料已經繁多且雜,若不回到宗教實踐層面檢驗,再多的討論,也只徒然顯得喧聒了。若自詡是佛弟子,無論誓願行菩薩道者,或是志求解脫道果者,還請時時刻刻檢點自己心行,看看自己的發心如何!而檢驗修學成果的標準或許可以是:在日常生活諸多事緣中,自我確認煩惱是否已一分分減少?是否待人更見柔軟、慈悲,遇事更能耐煩地善巧應對?共勉之!

回應

列出一乘、三乘、大乘、小乘詳義,使會友能瞭解該段文章意涵
要瞭解導師對一乘、三乘、大乘、小乘的評析,就必須掌握這四個佛學名相的詳確意義,引之如下:
1.一乘:依照法華經(方便品)的記載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」。所以法華經專說此「一乘(一佛乘)之理」,是謂成佛唯一之教。
2.三乘:後來衍說成「三乘(佛乘、聲聞乘以及緣覺乘)」,乃是佛「方便」之說(「方」者,方法;「便」者,便用。針對種種契機,便用種種契於之眾生方法,謂之方便)。
3.大乘:法華經譬喻品記載:「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,勤修精進,求一切智、佛智、自然智、無師智、如來知見、力、無所畏,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,是名大乘,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。」
4.小乘:求佛果為大乘,求阿羅漢果(「聲聞乘」最高果位)或辟支佛果(「緣覺乘」最高果位)為小乘。佛果者,開一切種智,為盡未來際眾生化益之悟。阿羅漢,是聞佛之聲教,悟四諦之理,斷見思之惑,而入於涅槃者;辟支佛果,皆為灰身滅智歸於空寂涅槃之悟。緣者,依照十二因緣法,始從無明,乃至老死。觀察斯理而得到悟解,也就是「從緣得覺」,號稱「緣覺」。另就得道因緣而言,如拂迦沙見風動樹、飛花落葉等事因緣,而得悟道,亦稱「緣覺」。
 

見龍在田

這樣的解釋意涵,是與導師有所不同的,如「阿羅漢,是聞佛之聲教,悟四諦之理,斷見思之惑,而入於涅槃者;辟支佛果,皆為灰身滅智歸於空寂涅槃之悟。」導師在中觀論頌講記裡提到:

「如來在世時,破斥外人有無的推論,以不答覆表示此意。可是,「如來滅度」以「後」,有所得人,邪見深厚,又紛紛的「分別」他的是「有」是「無」,是有無。灰身滅智的無,與常住微妙的有,同樣的是戲論。戲論是虛妄分別,以為是確如所說所知的。「如來」超「過」了「戲論」,其實阿羅漢等都過戲論的。所以外道以有無等問佛,一概不加答辯。可是世間的「人」偏要妄自推度,「生」起種種的「戲論」,分別如來的是有是無。從自性見出發的「戲論」,是「破」壞「慧眼」,障覆了真智的。有此等戲論,即不能體悟寂滅性,不見法,也「不」能真「見佛」了。這唯有破自性見,遠離種種戲論,開般若慧眼,才能真見如來法身。」

有人認為阿羅漢等涅槃為灰身滅智,但導師則指出,這不過是屬於自性見的戲論,當要理解導師的著作思想時,建議還是要清楚導師對於名相的解釋,否則看了也是沒什麼交集的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廣參學版主按語: shenshiun法友您好: 「引言部份呈現文字網底」,已先幫您做了修改設定,爾後,如何在引言部份設定灰色區塊,請參考以下圖解說明: 如何標示「區塊引言」?(PDF, 線上瀏覽)

吾愛吾師 更愛真理 佛學的研究,必須多聞,導師在成佛之道一書中,是贊成的;不能僅侷促於導師的名相定義為一尊。相信他老人家也不希望被「獨尊一家」。 對於灰身滅智,不要誤解了:兩本佛學大辭典均有解釋:

1.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:灰身滅智,謂二乘之人,斷三界之煩惱後,入火光三昧,燒身滅心,歸入空寂無為之涅槃界也。是為二乘最終之目的。輔行三之一曰:「灰身故無身,滅智故無智。獨一解說,故云孤調。」四教儀曰:「若灰身滅智,名無餘涅槃,又名孤調解脫。」 2.陳義孝《佛學常見辭匯》:灰身滅智,係二乘人斷了三界的煩惱之後,便入於火光三昧中,燒身滅心,而歸於空寂無為的涅槃境界,這也是二乘行者的最終目的。

由上觀之,「灰身滅智」,並不是斷滅空之惡見(並非執著於「無」),而是入了「火光三昧」的境界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廣參學版主按語: 法友您好: 「引言部份呈現文字網底」,已先幫您做了修改設定,爾後,如何在引言部份設定灰色區塊,請參考以下圖解說明: 如何標示「區塊引言」?(PDF, 線上瀏覽)

見龍在田

摘錄導師「治學風格」與「教學態度」之銘句,提供法友們參考

法友提到:佛學的研究,必須多聞,導師在成佛之道一書中,是贊成的;不能僅侷促於導師的名相定義為一尊。相信他老人家也不希望被「獨尊一家」,令人心有所感。 以下,略略摘錄導師「治學風格」與「教學態度(學尚自由,不強人以從己)」之銘句,除供自我檢視外,也提供法友們參考: 一、導師談「討論的根本條件」與「教學態度」: 1.導師在《教制教典與教學》p.200提到「討論的根本條件」:

師友間的口頭討論,文字的商榷,都是有利於學術風氣之培養的。不過,法義的商討,要「虛心」,有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。要「真誠」,有接受別人意見的勇氣。切勿以自己為真理的代表;自己決不能錯,錯了也不能認帳。如這樣,那就缺乏了討論的根本條件,不討論最好。

2.導師在《教制教典與教學》p.220~221提到「教學態度」:

關於我的教學態度,一向是絕對尊重自由的。前年續明法師的『時論集』在港出版,我底序文中說:「予學尚自由,不強人以從己」。這是我的一貫作風,絕非聳人聽聞之言。因為我自覺到,我所認識的佛法,所授與人的,不一定就夠圓滿、夠理想。因此,我從未存心要大家學得跟我一樣。眾人的根性、興趣、思想,是各各不同,勉強不來的。大家所學祇要是佛法,何必每個人盡與我同?

二、導師治學風格蘊含「無我」的修養 1.《永光集》p.265

我的論究佛法,有一原則:在大乘法中,依中觀來說中觀,依唯識來講唯識,依真常來講說真常的經論。在論到聲聞乘的解脫道時,也依聲聞法說,決不依自己所宗重的而附會歪曲。

2.《華雨集第五冊》p.14

我的講解,從不會拈出一字一句,發揮自己的高見,也沒有融會貫通。雖然所說的未必正確,但只希望闡明經論的本義。為了理解三系經論的差別,所以講解時,站在超宗派的立場,而不是照著自己的見解去解釋一番。

3.《華雨集第五冊》p.46 ~ p.47

在研求的態度上,應有「無我」的精神。「無我,是離卻自我(神我)的倒見,不從自我出發去攝取一切。在佛法的研究中,就是不固執自我的成見,不(預)存一成見去研究」,讓經論的本義顯現出來。「切莫自作聰明,預存見解,也莫偏信古說」

佛法珠璣集版主:廣參學

「shenshiun法友」引據導師在《中觀論頌講記》所說「有所得人,邪見深厚,又紛紛的「分別」他的是「有」是「無」,是有無。灰身滅智的無,與常住微妙的有,同樣的是戲論。」解讀為「有人認為阿羅漢等涅槃為灰身滅智,但導師則指出,這不過是屬於自性見的戲論」,這恐怕有斟酌討論之處。個人的看法如下:

(一)在上文中,導師並非針對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(與經部)的涅槃觀(「灰身滅智」)及大眾部的涅槃觀(「常住微妙」)的內涵,作直接的解讀與評論,其解析重點是就「有所得人」對於「如來滅度」以「後」陷入「有」及「無」兩種邊見的破斥。

(二)有關「灰身泯智」乃是部派佛教中「說一切有部」及「經部」的涅槃觀,但是導師並未指稱「灰身滅智」是屬於自性見的戲論,反而在《以佛法研究佛法》(詳見下面之引文)說明「這不是否定了如來證入涅槃,執著什麼都沒有,而是說涅槃無為是不可思議不可分別的,不能說它有這樣那樣的。」

如來涅槃以後,如來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?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。如說如來涅槃以後,還是生前一樣的存在,這便成了常見;若說如來涅槃後,什麼也沒有,這就成了斷見。這本是十四不可記中,不作答覆的問題。但為了眾生的信受,也就不能不說明這一問題。在小乘學派中,約有三派解說不同:

一、依有部與經部說:如來涅槃後是灰身泯智的。涅槃是解脫了生死輪迴的苦痛,而不再受生的,不再起此身心作用。如將樹根截斷,從此再也不會發芽生葉。如來證入涅槃,滅去有漏的身相,當然沒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存在了。依他們說,智慧是身心和合而發生的,身心既然沒有了,智慧當然也是泯滅不起了的。但這不是否定了如來證入涅槃,執著什麼都沒有,而是說涅槃無為是不可思議不可分別的,不能說它有這樣那樣的。在聖典中,有很多經論,對如來的涅槃,作這一意義的解說。不過這一解說,是不容易為一般世俗知見所信受的。

二、依上座部說:如來涅槃後是灰身而不泯智的。如來涅槃後的身相,雖然沒有了,但如來的功德智慧,是經多劫而修成的,不能說與身相也同樣的泯沒了,如來的智慧德,證入涅槃,是存在的。這說明了如來涅槃後,沒有身相的物質作用,而如來的無漏心力依然是存在的。這雖然存在,但對於有漏三界,似不再起作用,也不再來人間度生,祇是自己圓成了究竟的功德。

三、依大眾部說:如來的壽命、身相、神通威力,都是無量無邊遍一切處的。釋尊的雙樹入涅槃,祇是捨棄了人間的應化身,如來的真身,是永恆常在莊嚴圓滿的。這種說法,與大乘經的思想,非常一致。大乘經,特別是開示如來真常不變的經典,針對如來涅槃無色的見解,而一再說到有色。如來涅槃的相好莊嚴,屬於清淨的微細的物質,不同於一般的有漏色相。如《央掘魔羅經》說:「解脫色是佛,非色是二乘」。這說明大乘涅槃,不同於小乘涅槃的灰身。小乘是以涅槃為無色(無智)的。《大涅槃經》也說:「捨無常色,獲得常色」。如來雖然捨棄了五蘊假合的無常之身,而獲得了常住不變的清淨色身。這在真常妙有的大乘經中,處處都如此說。(<<以佛法研究佛法>>p.313 ~ .315)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

補充導師著作中對大乘、一乘之間關連性之探討,提供法友們參考

1.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57 ~ p.58

一乘與大乘,有些人覺得不同,其實是一樣的。如《法華經》及《勝鬘經》,都說一乘法,有時也就稱為大乘。不過,大乘一名,多用在與二乘相對處;而一乘,多用在一切都要成佛的說明上。同樣的情形,如著重因位,就稱為菩薩乘;如著重果德,就名為佛乘。這只是隨義而立名不同,在修學佛道的全體歷程上,都先後貫攝而沒有勝劣的差別。

2.《勝鬘經講記》p.12 ~ p.15

關於一乘,古來諍論極多。為三乘中的大乘,就是一乘呢,還是離大乘之外另有一乘?中國自光宅法雲,天臺智者以來,都傾向於後說。……佛法中,有的地方說五乘: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。有的地方說三乘: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或大乘。現在說一乘,即簡別不是(五乘)三乘。……。為簡別聲聞和緣覺乘,否定聲聞與緣覺乘的究竟,而說一乘,這是無諍的。但一乘,是三乘中的大乘──即無二唯一大乘呢?還是於聲聞、緣覺、菩薩──三乘之外另有一乘呢?這就有異說了。其實,對二說一,或對三說一,是一樣的。……。所以,無論說無二唯一,或無三唯一,大乘是貫徹始終,即是一乘,而不可破的。不過,約菩薩的修行說,都名為大乘;約簡別聲聞緣覺果的不究竟說,唯有佛果才是究竟的,這稱為一乘,也即是大乘。
總之,一乘的重心,在說明二乘非真,在顯示如來果德。大乘是貫徹因行果德的,而多少側重菩薩因行(本經《勝鬘經》可為確證)。

3.《佛在人間》p.34 ~ p.35

一乘,即一大乘。三乘中也有大乘,與一乘有什麼差異呢?如說:三乘同入無餘涅槃,聲聞,緣覺的無學果是究竟的,這即是三乘說。如說:不但菩薩決定成佛,聲聞與緣覺將來一定要回心向大,同歸於唯一大路──成佛,這即是一乘說。一開始就發菩提心的,叫直往大乘;先修二乘,再回心向大乘,叫迴入大乘。從學菩薩行,成如來果說,大乘與一乘,並無實質的差別。

而關於「一乘與大乘」異同部份,如有後續討論,請移駕《成佛之道》讀書會。該進度約為「第二章聞法趣入」,偈頌:「依下能起上,依上能攝下;隨機五三異,歸極唯一大。」

佛法珠璣集版主:廣參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