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1 正信歸依者

甲一
乙一: 正信歸依者,應修於正見,及修於正命,勝進不為難。

  凡「正信」三寶而受「歸依」的,就成為佛弟子,佛教信徒。佛弟子修學五乘共法,要從那裡入手呢?在學佛的理解方面,「應」該先「修於正見」。在學佛的行為方面,先要能夠「修」習「正命」。佛曾說:正見與正命的人難得。對這二項,如能修習成就,那「勝進」也就「不為難」了。向上修學出世法還不難,何況求生人間天上呢!

  正見,是正確的見解,見與知識不同,見是從推論而來的堅定主張,所以正見是『擇善而固執之』的。學佛要有正見,如開始旅行,要對旅途先有一番正確的了解,而確信這是到達目的地的正路。正確的認識,不一定成為正見。如現在聽說地球繞日而轉,可說是知識;但伽利略為了這一知識,不惜為基督教所迫害,囚禁,這才是見。所以,要將正確的知識,時時修習,養成堅定的 [P65] 正見。正見,有世間正見,出世間正見。五乘共法中,還只是世間的。正見雖只是堅定不移的見地,但力量極強,如經上說:『假使有世間,正見增上者,雖復百千生,終不墮惡趣』(1)。

  什麼是正命?命是生存,生活。無論是在家出家,都不能不生活;衣食住行等一切經濟生活,合法的得來受用,就名為正命。正常的經濟生活,是非常重要的;大部分的罪惡,都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。學佛的在家眾,不但要是國法所許可的,而且還要不違於佛法的。如以殺生(如屠戶,獵戶等),盜,淫(如賣淫,設妓院等),妄語(以欺騙為生,走江湖的,多有這一類),酒(如釀酒,設酒家等)為職業的,佛法中名為『不律儀』,是邪命,障礙佛法的進修。出家眾,凡依信眾布施而生存的,是正命。如兼營醫(完全義務,不犯)、卜、星、相等為生,或設法騙取信施,就是邪命。如法的經濟來源,不奢侈不吝嗇的消費態度,是正命。要這樣,才能與佛法相應,否則人身也許不保,還說得上了生死嗎?在抗日戰爭初期,香港某居士,念佛極虔誠,有一 [P66] 所廣大而幽靜的別墅,他函請印光大師,離開戰區,來香港安住。印老問他,才知他世代以釀酒起家。印老說:你把酒業歇了,我才能來香港,可是這位老居士,捨不得。學佛而不修正命,也許就是中國佛教衰落的原因。學佛法,一定要職業合法,寧可短期內因職業改變而受到苦痛,決不能長此邪命下去,自害害人!

  

乙二
丙一
丁一: 所說正見者,人生之正觀。

  上面「所說」的「正見」,到底是什麼?依人世間的正見來說,就是「人生之正」確見解。也就是正確的人生「觀」。觀察人生的意義,人生應遵循的正道,從正確觀察而成為確信不移的定見,便是正見。對於修學佛法,正見是太重要了,如航行的舵一樣。佛曾說:得正見的,特別是在家信眾,極為難得。如有人虔誠的信仰三寶,樂善好施,明白佛理,看來是一位典型的良好佛弟子。可是到了衰老到來,有的就聽人胡說,為了什麼營養問題,素食幾十年,又重開殺戒了。有的遇到疾病纏綿,一時不得全癒,於是求神,問卜,扶乩, [P67] 求耶穌,什麼也去試試看。有的經濟情形不好,就去求財神;為了想中獎券,去仙公廟求夢。有些人修持精進,到了晚年,為了愛著那必朽的身體,就去修精煉氣,向外道看齊。幾年前,臺北一位佛弟子,聽說有修有學,可是為了長壽與健康,去接受移殖猴子腦下垂腺的手術,結果送了命。這都是正見不具足,不能修成堅定不移的確信,這才身體與環境不良,就動搖而轉向了。學佛的,慢談了生死,開悟,先修成正見再說。

  

丁二
戊一: 心淨或不淨,利他或損他:善行不善行,佛子應諦察。

  佛說的世間正見,經中說有一定的文句,現在略分為四類。一、正見有善有惡。確信我們的起心作事,有善的與不善的,也就是道德的與不道德的。佛法的正見,從確見世間(出世間)有道德的定律著手。如堅決的否定道德,那便是邪見了,如印度的六師外道,懷疑哲學,唯物論的共產主義等。

  什麼是善不善呢?從自己的內心說:「心淨」是善的;如「或不淨」,那就是不善的。我們的內心,經常有一些煩動惱亂(煩惱)的不淨因素,如不起 [P68] 雜染的煩惱,而心起清淨的因素,就是善。這如與貪,瞋,癡,相反的無貪,無瞋,無癡,崇尚賢善而輕拒暴惡的慚,愧,使心安定清淨的信心,實現止惡行善的精進。這些,都是淨的,善的;反之,如貪,瞋,癡,無慚,無愧,不信,放逸等,就是不淨的不善了。從見於事行的對他影響來說,那麼如有「利」於「他」的,是善;如「或」有「損」於「他」的,是不善。人與人(人與眾生),都有著關係,應該是互助共濟的合作,遵行自他共處的和樂法則。如所作為而有害於他,那即使有利於己(損他利己),也是不善而不可為的。如有利於他,那即使有損於己(損己利他),也是善的而應該做的。從內心與對外影響,決定「善行」與「不善行」的差別。行,是動作,內心的動作名意行,身體的動作名身行,語言的動作名語行,這都是有善與不善的,所以說善行不善行。這一切,佛弟子,或繼承佛陀家業的「佛子」,「應」該審「諦」的觀「察」。不但要確實信有善與不善,而且要分別什麼是善,什麼是不善,修成堅定不移的正見,作為我們起心作事的準繩。 [P69]

註【3-001】《雜阿含經》卷二八(「大正」卷二.二0四頁下)。

導師:

回應

五乘:即人、天、聲聞、緣覺、(菩薩)佛。(<<學佛三要>>p.14)

多聞思版主

就衣、食、臥具等日常生活所需而言《中阿含經卷第七(31)》說:

「不為種種伎術咒說邪命活,但以法求衣,不以非法,亦以法求食、床座,不以非法。是名正命。」

多聞思版主

第67頁說明「世間正見」,茲將《雜阿含785經》有關正見的經文節錄如下供參考,其中包括世間正見及出世間正見,有關出世間正見將留待第四章討論。

何等為正見?
謂正見有二種:
有正見是世、俗,有漏、有取,轉向善趣。
有正見是聖、出世間,無漏、無取,正盡苦,轉向苦邊。

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,向於善趣?
若彼見有施有說...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,不受後有,是名世間正見,世、俗,有漏、有取,向於善趣。

何等為正見是聖、出世間,無漏、不取,正盡苦,轉向苦邊?
謂聖弟子苦苦思惟,集、滅、道道思惟,無漏思惟相應,於法選擇,分別推求,覺知黠慧,開覺觀察,是名正見是聖、出世間,無漏、不取,正盡苦,轉向苦邊。

多聞思版主

第67頁說明善行與不善行,行,也可說是業,不禁聯想到《中觀論頌講記》p.277的一段論頌與導師對七法(七業)的說明,謹節錄如下供參考:
(論頌:)

身業及口業 作與無作業 如是四事中 亦善亦不善
從用生福德 罪生亦如是 及思為七法 能了諸業相

(導師的說明:)

「依我看,七業應該是身、口、作、無作、善、不善,與思。從用生福德,罪生亦如是二句,是身口業所以成為福業罪業的說明。意思是說:作無作業的善惡,不僅在於內心的思慮,也不僅在於身口的動作,要看此一動,是怎樣的影響對方,使他人得何種受用而定。如布施,決不單單作布施想,也不單是用手把財物丟出去,必須施給人,人受了受用快樂,受者能得到好的受用,所以成為善的福德業。又如殺人,他人受痛苦以至命絕,所以也就成為罪業。所以,善惡二業的分別,就看對方受用的結果是怎麼樣。醫生的針割病人,不是罪業﹔以毒施人,使人或病或死,也不是福業。罪福必須注意對方的受用。凡說明業力,至少要講這七種:內心的動機,表現於身口的動作,及因此而起的無作,影響他人而成善不善的分別﹔明白了這七業,佛法中所說種種的業,就能正確了解。」

多聞思版主

這只是分享,非提問,請版主寬心 :-)

在分享前,已先把其中部份貼在個人部落格(末學有註明出處),提醒學佛者,也很希望大家能夠連結到此,至少把這一整段銘記於心,因為太太重要了,尤其是大家都可能碰到病苦痛!

接著,謝謝版主用心,引出相關的經、論,讓讀者能夠對讀,加深印象!

再來是末學的心得。

心得一:

導師的提醒非常務實,因為不管出家、在家,都先需要活命!由於之前讀雜阿含(夾雜一些其他阿含),八正道都是一系列列出,讀過菩提長老解釋的八正道(末學也覺得受益良多),不過,一開始就將同時強調「正命」的重要(「正見」是諸位先進學長一定會提醒的),還真是少見!(當然,這也可能是末學寡聞,但由於有過一些些經歷,看到這段,感受特別深,就覺得這實在是很貼近尋常人家的狀況...)

心得二:

週邊看到的「學佛」者,還真的不少是如導師指出的這樣:

如有人虔誠的信仰三寶,樂善好施,明白佛理,看來是一位典型的良好佛弟子。可是到了衰老到來,有的就聽人胡說,為了什麼營養問題,素食幾十年,又重開殺戒 了。有的遇到疾病纏綿,一時不得全癒,於是求神,問卜,扶乩, [P67] 求耶穌,什麼也去試試看。有的經濟情形不好,就去求財神;為了想中獎券,去仙公廟求夢。有些人修持精進,到了晚年,為了愛著那必朽的身體,就去修精煉氣, 向外道看齊。......

而且他們都說自己學佛學很久了!想想自己也可能變成這樣(因為身體常常不適),就忍不住要捏把冷汗......這真是好重要的提醒!

心得三:

導師提到印光大師點滴,更是令人看到佛法修學有成者臨危不亂、謹慎小心!在此讚嘆印光大師的修持,更要以此自勉。

心得四:

這一章節值得記憶,時時提醒自己:)

感恩佛,感恩法,感恩僧。

也感恩諸位學長們的用心。

願所有修學佛法者都能早聞正法、得正知見,淨法眼!

南無佛。

 

順著剛剛發表的「往生「彌勒『人間』淨土」應有兩種方式?」,再回頭讀導師提到這句經文,就覺得格外有意義:

   『假使有世間,正見增上者,雖復百千生,終不墮惡趣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雜阿含卷28, 788經)

除了強調「正見」的重要外,這四句偈更重要的應該是「正見『增上』」,強調正見修習是次第增上的;一輩子一輩子地增上。

對於發願「生生世世生在人間」的菩薩行者而言,這「正見增上」就是確保「能得人身」的方法(不墮惡趣)。換句話說,如「發願見佛聞法」,也能以「正見增上」的方式「一直」生在人間,「等著」彌勒菩薩下生人間,「見(彌勒)佛」、「親聞」彌勒佛說法。

順著這個,想到一個問題,跟龍華三會相關。下次再問(以免造成版主負荷)。

 

祝福 所有修習佛法者,能夠得聞正法,正見增上,早淨法眼!

 

這是接續之前末學想到的問題。後來想了想,其實也沒有這麼重要,本來想就不問了,但又因末學已經提了,還是提供諸位思考、參考。

如果末學之前的推論(往生「彌勒『人間』淨土」應有兩種方式?「正見增上者,雖復百千生,終不墮惡趣」!唯有「人身」,「才可能」修習「正見增上」)說得通,那麼,不管是從兜率內院下生人間,或者是人間修習正見增上的菩薩行者,都可能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時,值遇未來佛(彌勒佛),親聞佛說法。龍華三會,聞彌勒佛說法,隨應各自根機,各得其果。

由於三會聽者,有從天道隨彌勒菩薩下生,有原來就在人間不斷修習正見增上者。若是從天道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者,其根機、佛法修習應是保持在她/他在往生兜率內院前的狀態。相對地,在人間不斷修習正見增上者,由於不斷增上(最基本應該都具足世間正見,可能還更多),在龍華三會上,應該會更容易證得果位(如欲自證)?因為若照世尊讚嘆人身三勝,那麼,在彌勒菩薩下生人間時,選擇在人間修習者,應該是增上不少才是。

以上種種,若有誤,還請版主、諸位學者、法友不吝指教。

感恩。

 

祝福各位 聽聞正法,正見增上,早淨法眼!

南無佛。

 

昨晚離站、回住處的路上,突然想起了導師區分「知識」與「正見」的差異...末學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,應該也足以說明「人間」佛教,以及「人身的難能可貴與重要性」。

根據正文:

正見,是正確的見解,見與知識不同,見是從推論而來的堅定主張,所以正見是『擇善而固執之』的。正確的認識,不一定成為正見。如現在聽說地球繞日而轉,可說是知識;但伽利略為了這一知識,不惜為基督教所迫害,囚禁,這才是見。所以,要將正確的知識,時時修習,養成堅定的 [P65] 正見。

在後段也提到「正見」:

上面「所說」的「正見」,到底是什麼?依人世間的正見來說,就是「人生之正」確見解。也就是正確的人生「觀」。觀察人生的意義,人生應遵循的正道,從正確觀察而成為確信不移的定見,便是正見。

兩段說法應該是相當一致。前者強調「推論」進而「確信」的重要,後者強調「正確觀察」而後「確信不移」。這兩者看起來好像都是知識學問上,然而,若以伽利略之例,這是在現實人生「活生生地遭受迫害」;若以後者觀察人生的意義,也需要有善/惡或正確/不正確之對照,也就是,有外在他人顯惡,讓我們想要斷惡生善,在那之後,要接著將學到的佛法知識應用於自身所面臨的一切內外境界,如此才可能學習揀擇(擇法)、「真正」確認人生的道路。

或許也可以說,「正見增上」的過程,其實是在「現實生活(內、外)境界考驗」時,不斷應用七覺支之「擇法」覺支的過程(當然前提得要有佛法知識,也就是這些法);透過「不斷應用擇法」(因為人的習氣實在太重了),「不斷地斷惡生善」(邁向「四正斷」)。

總言之,佛法知識若沒有應用出來,則只是知識,很快就會忘記。而能夠讓我們應用佛法知識的地方,唯有「人身」/「人間」;唯有「人身」/「人間」,「方能」修習「正見增上」。

這裡就是「人間」,修習「正見增上」的道場。既已聽聞佛法,應該要好好把握此生,至少讓自己「這輩子」能夠「正見增上」(雖然很難),而非等到「彌勒菩薩下生」才要修習。

想到此,只能說,內心無比崇敬 本師釋迦牟尼佛!
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。
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。
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。

--

以上只是末學心得分享。

祝福諸位 聽聞正法,正見增上,早淨法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