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讀佛法最優先次第——「得要」(建構修學佛法經緯圖)

印順導師博通三藏,世所欽佩,他老人家研讀佛法的經驗及提供的「修學次第」(如下所引),值得我們參考學習。以個人為例,筆者早年跟隨先父學佛,曾囫圇吞棗讀了一些淨土宗及禪宗典籍,但均一知半解,而於整體佛法更是不得宗要,後來讀了印順導師的《成佛之道》及《佛法概論》這二本「綱要書」以及《妙雲集》其他論著,才於佛法全貌有一概要了解。但是對於不同經論間,在義理上的矛盾,卻仍有滯礙之處,之後再讀印順導師的《印度之佛教》、《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》及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等有關印度佛教思想史方面的論著,另外瀏覽了《印度哲學宗教史》(日人高楠順次郎等著,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)以及「南傳佛教史」、「中國佛教史」及「西藏佛教史」等佛教史相關著作,才真正打開眼界,疏解了法義上的困惑。

因此,筆者以為,若先於佛法有一概要的認識,則能對「共法」(各宗各派共同所依之教法)得一佛法總綱之鳥瞰,而知道佛法的重心,均是要解答「眾生為何會生死流轉及如何得涅槃解脫」的大問題,從而了解它的「修道次第」。

此外,由於佛教教法在宏傳中,為適應時空環境遞變及眾生不同好樂之需求(「契理與契機」的考量),於是,印度不同的時代均有各自不同的佛教思潮及修行風貌。如導師於《印度之佛教》所劃分的「五期佛教」:「聲聞為本的解脫同歸」、「菩薩傾向之聲聞分流」、「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」、「如來為本之菩薩分流」及「如來為本之天佛一如」,這五期的佛教分別在「修聲聞行」、「修菩薩行」、「修如來行」等三個不同的「發心、修行、證果」的風格上,就各有所重。

因此,導師觀察印度之佛教,就表示:「法海汪洋,入之者輒莫知方隅焉。試聚世界佛徒於一堂,叩其所學,察其所行,則將見彼此之不同,遠出吾人意料外。」

誠如導師所指引的,若能於「佛教的共法」及「佛教史觀」有基本的認識,則能「得佛法全貌之大要」。筆者的經驗是,依此大要,我們即可以某時代的人物為「經」,以該時代佛教思潮及修行風貌為「緯」,建構出一幅「修學佛法經緯圖」,進而衡酌當前的環境因緣,抉擇一個適合自己根性的法門通往菩提之道,而避免迂迴之苦。

以下摘引導師所提供的「修學次第」:

聽聞佛法,也要有個程序。有人問我:佛法應該怎樣研究?這實在是不易答覆。但我覺得,學習佛法,無論是全體的或是專宗的,都應有三個過程。依照這過程修學去,多少總能夠得些利益。三種是:一、得要,二、深入,三、旁通。

第一是得要:佛法廣大無邊,從何處學起?東鱗西爪的學習,不能認識佛法的宗要。就是世間學問,要想去學習它,首先須知其大概,選些較淺顯而扼要的書來讀。學習佛法也要這樣,對於佛法先要有一概要的認識,知道佛法的重心是什麼,包含些什麼重要的宗派等等;對於佛法從印度弘傳來的歷史也得知道一點。這樣,才能進一步去深入研究。如開始為東鱗西爪的認識,或一開始就去學習深廣的經論,那不是不知宗要,便是因難於了解而退學。所以對於整個佛法,先要知道佛法之所以的大概。

全文請詳閱《教制教典與教學》p.178 ~ p.180

回應

印順導師關於‘十善业道’論述摘錄
十善业道

1摘录印顺导师《中观论颂讲记》283页

壬二 别立善业

能成福业者    是十白业道    二世五欲乐    即是白业报

人能降伏心    利益于众生    是名为慈善    二世果报种

业有福业、罪业。「能」够「成」为「福业」的,是不杀、不盗、不欲邪行、不妄言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、不瞋、不邪见的「十白业道」。白,即清净善的意义。那现生未来「二世」的「五欲」快「乐」,就「是」十「白业」道的果「报」。微妙的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)五欲快乐,不能说他的本质不好。如说地狱苦痛,就因没有微妙的五乐。然佛法所以呵斥五欲,是因为这样的:第一、五欲的快乐,还是不彻底的;解脱的快乐,才是究竟的。为令有情离有漏乐趣无漏乐,所以不遗余力的呵斥他。第二、五欲本是给有情受用的,有情自己没有把握,不能好好的受用他,反而被他所用,这就要不得了。如吃的饭,煮得好好的,适当的吃,可以充饥,也能增进健康,有精力才能做自利利他的事业,这是谁也不能说他不对。但普通人贪食,吃了还要吃,好了还要好,超过营养与维持生存的正当需要,那就成为不好了。众生的欲望无穷,佛才种种的呵斥五欲,免为五欲所包围,埋没自己。就五欲境界的本身说,大乘佛法以之庄严净土,这有什么不好呢?二世的五欲乐,为学佛者应积集而努力的去实现他,以作为自利利他的资粮。这是白业感得的妙果,所以特别的成立他。十善业为什么是善的?因为修十善业的「人能」够调「伏」自己的内「心」,使内心的烦恼,我见、我爱、瞋恨等不起;烦恼不起,使自己的身心高洁、安和、喜乐、坚忍、明达,得身心修养的利益。同时,修十善業道,也能「利益于众生」的。不杀、不盗等的十善业,看来是消极的禁止的善法,实际上也能利益众生。如不杀,能使有情减少畏惧的心理;不盗,能使有情的生活安定;不邪淫,能使人们的家庭和乐融洽,也能保持自己家庭中的和乐,这不是有益众生吗?进一步,不但消极的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,而且积极的救生,施舍,行梵行;不但自己行十善业,而且还赞叹随喜别人行十善業道。十善业的扩大,不是通于大乘行吗?所以不要以为十善業道,是人天的小行;能切实的履行他,是可以自利利他的。十善业,是道德律,确立人生道德的价值,指出人类应行的正行。因为有了这,人们就能努力向上向解脱,提高自己的人格,健全自己的品德,不会放逸堕落。这十善業道,为佛教的人生道德律。行十善业,能够自利利他,所以说他「是名为慈善」的事业。能实行这十善业,才能把握自己,才能创造现生未来「二世」快乐的「果报」。唯有如此,才能受用福乐。善业才是微妙五乐的因「种」;否则,受用欲乐,不过是欲乐的奴隶,那里能得到有意义的可乐的受用!

2摘录印顺导师《佛法概論》232页

如《中含‧波罗牢经》佛为波罗牢伽弥尼说:「自见断十恶业道,念十善業道已,便生欢悦;生欢悦已,便生于喜;生于喜已,便止息身;止息身已,便身觉乐;身觉乐已,便得一心。伽弥尼,多闻圣弟子得一心已,则心与慈俱,……无结、无怨、无恚、无诤」──悲喜舍同。依五戒、八戒、十善业而说到四无量心,这是经中常见的教说。尤其是《增一含‧三宝品》,以施为「施福业」,五戒四无量为「平等福业」,七觉支为「思维福业」,这即是施、戒、定三福业,而佛称戒与四无量为平等福业,属于戒善,这是极有意义的。平等即彼此的同一,大乘所说的平等慈,同体悲,即是这一深义的发挥。慈悲喜舍与定心相应而扩充他,即称为四无量。这本是戒的根源;由于戒业清净,同情众生的苦迫,即引发慈悲喜舍的「无上人上」法。戒与四无量的相关性,可证明佛法──止恶、行善、净心的一切德行,本出于对人类──有情的同情,而求合于和乐善生的准则。戒与慈悲,是侧重于「无瞋」善根的。

3摘录印顺导师《成佛之道》110页

不杀盗邪淫,不妄语两舌,不恶口绮语,离贪瞋邪见。

诸善之根本,佛说十善业,人天善所依,三乘圣法立。

净戒第三,十善业也称十善戒。在如来制订的律仪──有授受仪式的律仪中,并无十善业。但依《华严经‧十地品》,《优婆塞戒经》等,《入中论》,《摄波罗蜜多论》等,同说十善業道为菩萨戒。从《阿含经》以来,十善业为主要的德行,与五戒并称。佛法中,戒与律仪,是同而又多少不同的。无论是自誓受,从师受,都是戒,根本为十善业。依据修学者环境,根性,制订不同的应守规律,如五戒,八戒等八种律仪(摄尽声闻法的戒律),是戒,也是律仪。所以在这戒福业中,再说德行根本的十善业。

十善业,分身口意三类。身善业有三:「不杀」生,不「盗」,不「邪淫」,与五戒的前三相同。语善业有四:「不妄语」,不「两舌」,「不恶口」,不「绮语」。不妄语,与五戒同。不两舌是:不存破坏他人和好的动机,东家说西,西家说东,搬弄是非,挑拨离间。不恶口是:不说粗恶的,使人难堪的语言,如呵骂,冷嘲热讽,尖酸刻薄的批评,恶意攻讦等。不绮语是:不说无意义语,如诲盗诲淫,情歌艳曲,说笑搭讪,或者天南地北,『言不及义』。这不但浪费时光,而且有害身心。十善业的重视语业,正说明了这是人类和乐共处的根本德行。人类以语言而传达彼此的情意,如人与人间,尽是些妄语,两舌,恶口,绮语,试问人类的和乐──齐家治国平天下,从何说起?语言的传达,虽说『人口快如风』,到底还不易传播。自从有了文字,就能传远传久;加上近代发明的电话,电视等,这一世界的人类意识,更是息息相通。然而息息相通的,充满了妄语,两舌,恶口,绮语(黄色黑色等),我们现在正进入这样的世界。宣传建设人类的永久和平,而违反人类的正常德行,真是缘木而求鱼了!意善业有三:「离贪」欲,离「瞋」恚,离「邪见」。离贪欲是:对于他人的财物,妻室(丈夫),权位,不起贪恋而欲得的心理,不作取得他财等计划,自己安分知足,离贪欲心。离瞋恚是:对他不起瞋恚忿恨心,不作损害他人的设想。离邪见就是正见,正见有善恶,业报,前生后世,凡夫圣人等。意业虽是内心的,但发展出来,就会成为身语的行为。十善业的反面,是十恶业。离十恶,行十善,实为任何人所应行的德行。「诸善」业,原是极多的,但从显见的重业来说,是十善。所以善业的「根本」,「佛说」就是「十善业」。在大乘法中,这是菩萨戒;也是声闻,缘觉,天,人──一切善行的根本,所以说:「人天善所依」止,「三乘圣法」由之而成「立」。在佛法中,十善业是彻始彻终的德行,如《海龙王经》说:『诸善法者,是诸人天众生圆满根本依处,声闻独觉菩提根本依处,无上正等菩提根本依处。何等名为根本依处?谓十善业』。又说:『十善業道,是生人天,得学无学诸沙门果,独觉菩提,及诸菩萨一切妙行,一切佛法所依止处』。

4摘录印顺导师《佛法是救世之光》94页

(三)、「若诸有情,未得法忍,有能受行十善業道,亦劝众生令受学者,我亦听许」。又说:「十善業道……得名菩萨摩诃萨也。于一切恶皆得解脱,一切善法随意成就,速得盈满大涅槃海」。有些众生,虽然未开悟,若能奉行十善業道,也教他人行十善業道。这样,虽作国王大臣宰官等有权势者,也决不会作破坏三宝的重罪。十善業道是:身三善业,不杀,不盗,不淫;口四善业,于语言文字方面,不妄语欺骗,不两舌挑拨离间,不恶口咒骂,不绮语诲淫诲盗等;意(思想)三善业,不贪五欲,不发瞋恚,不邪见愚痴,深信善恶因果。这样的十善業道,自作教人作,此人的道德品格提高,作事如法,自然不作毁法破僧事。所以虽没有开悟,若受富贵而能修行十善業道,也就不会作重罪了。大乘经都说,菩萨发菩提心,初修十善,也就是要从十善业做起。《仁王护国般若经》称为十善位菩萨。自己以道德修行,以道德化世,以十善菩提心化世间,虽然还未开悟,也能走上大乘正道。这类自利利他的十善菩萨,成就十善功德,断除一切恶法,所以虽拥有财富权位,决定不作破三宝的重罪。

(四)、「未得法忍,不受行十善道……亦有别缘得方便救。……而有信力,尊敬三宝」。「不毁法,不恼僧,不夺僧物,于三乘相应正法,听受奉行……免堕无间地狱,及余恶趣」。若未得无生法忍,也没有奉行十善業道的,这种人作起国王大臣来,似乎非常危险。但另有一种因缘,也可以方便救护,不会因此造重罪,堕入地狱。这种人有了权势富贵,信心很深,能恭敬三宝。如上面所说的破戒比丘,虽然已破戒,但对佛法信心充足,还是有功德的。此在家弟子,虽未开悟,也不修十善業道,恶行在所难免。但由于尊敬三宝,信心充足,也不会做出毁法恼僧,破坏三宝,侵夺僧物等重罪。三宝的东西,是属于三宝的,出家人尚且不能随便取用,更何况在家弟子自饱私囊?只要对三宝深具信心,对三乘佛法尊重恭敬,虽没有开悟或修十善道,还是有功德善力,可以控制恶力,不会因造重罪而堕于地狱恶趣。

这一节,是为一般有权势富贵的在家弟子而说。能悟证无生法忍,当然是最理想,若不能,也应修行十善業道;再不,也应做到对三宝具足清净信心,这才能不作以上所说的五无间、十恶轮等罪。生富贵家,具权力,有势位,能这样,也就能于佛法中作种种事,增长功德护持佛法了。

本版隨喜「慧輪法友」的回應,此外,對您的回應有以下建議:

首先謝謝您將印順導師有關「十善業」的開示張貼給網友們分享,不過,它的內容似與「研讀佛法最優先次第——得要」這項主題無關。因此,本版仍然希望您未來能參照本中心所擬訂的「回應規則(第三點)」(所有的回應必須與主題有關),將您閱讀或聞思的心得陳述發表供大家參考。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

版主的經驗正正也是很多人學佛經驗!
得要的確是很好的指導。
問題是:這個「要」是甚麼呢?
個人覺得有一點可以參考:佛陀為何目的出家呢?最後他悟到甚麼呢?達到目的了嗎?
當然,每個人學佛的目的都有些差別,但如果其目的與佛陀的目的相背,那麼他的「要」,很大可能就不是佛陀的「要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