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教弥勒与弥陀二大净土的问题?

姓名或匿稱: 
了梦

 

 

为何印顺导师说弥勒净土近、易、普及;弥陀净土需一心不乱,求生并非易事。而圣严法师在《净土思想考察》里说,求生弥勒净土非泛泛之辈,需自力好的行者;在他的另一书《念佛生净土》里说,弥陀净土仗佛本愿,凡夫即能往生。——两位大师何以讲得如此不同,此二大净土到底哪个才容易求生?

又为何圣严法师自己选择往生西方弥陀净土;太虚大师提倡人间菩萨道,自己却选择上生弥勒净土。他们为何不像印公一样愿世世生人间行菩萨正常道?我很有心向印公学习难行道,但圣严和虚大师如此大心佛子都选了易行道往生,那我们一般人不是更该选择易行道吗?

回應

一、有關「了夢法友」問及:「為何聖嚴法師自己選擇往生西方彌陀淨土」

答:

此一事實可能需要先予查證:雖然長老於其遺言中表示:「在我身後,....唯念『南無阿彌陀佛』,同結蓮邦淨緣。」但長老似未曾公開宣稱「願生西方彌陀淨土」。經筆者請教與長老生前有甚深法緣之林其賢教授(《聖嚴法師七十年譜》作者),林教授親函明確告知:「聖師並未求生西方或兜率」。此外,有隨侍長老養病的法師撰寫文章(《今生與師父有約(一)》,頁30)傳述長老「將再來人間」及「不一定去哪裡,有眾生需要的地方我就去」之心願

 

二、「了夢法友」另一疑問:「太虛大師提倡人間菩薩道,自己卻選擇上生彌勒淨土。他們為何不像印公一樣願世世生人間行菩薩正常道?……虛大師如此大心佛子都選了易行道往生…?」

這一點必須加以澄清:虛大師是提倡「人生佛教」重在現實人間,因此「虛大師真正的意思是希望再來人間」,他的悲願名言為:「眾苦方沸煎,遍救懷明達!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。人成佛即成,是名真現實。」(<<太虛大師年譜>>p.426)

 以下摘錄導師著作相關內容及厚觀法師請示導師的談話記錄供參:

(一)

大師說法且竟,忽中風舊疾復發。京滬杭甬間弟子,聞訊來集,多方醫護。而大師殆以化緣周畢,竟以十七日下午一時一刻,於玉佛寺直指軒安詳捨報。時玉佛寺主葦一;出家弟子大醒、亦幻、塵空、燈霞、月耀、松月、演培;在家弟子李子寬、謝健、沈仲鈞、衛立民、楊樹梅、過聖嚴、胡聖輪;侍者楊承多等侍側,助念彌勒聖號,祝上生兜率,再來人間(塵空〈虛公病室日記〉)。

(<<太虛大師年譜>>p.538)

 三十六年三月,大師於玉佛寺示寂,弟子們「助念彌勒聖號,祝上生兜率,再來人間」(《年譜》五三八頁)。虛大師提倡彌勒淨土,只要是大師門下,是無人不知的。(<<永光集>>p.260)

 (二)2003年10月10日至11月20日印順導師住錫於福嚴佛學院期間,厚觀院長每天向印公導師請法,以下是院長於11月16日請示有關「太虛大師往生彌勒淨土」之摘要記錄(摘自2004年1月《福嚴會訊》創刊號))

厚觀院長:有人說太虛大師也是希望往生彌勒淨土,是不是這樣?

導師:虛大師真正的意思是希望再來人間。… 

厚觀院長:師父是從什麼地方看出虛大師比較希望再來人間修菩薩行?

導師:虛大師是講「人生佛教」的,重視「現實人生」。…

厚觀院長:談「人間佛教」,有可能是生生世世在人間修菩薩行,如果能夠跟彌勒菩薩結個緣,再一起來人間也很好。

導師:跟彌勒菩薩結緣,並不是念一念彌勒菩薩的名號就好,要真正跟佛法相應去修學才可以。

厚觀院長:師父的《成佛之道》裡也有讚「彌勒法門」,有的人解讀不同,認為師父也是希望往生彌勒淨土的,是這樣嗎?

導師:其實我還有講東方淨土,不止一類的啊!我主要是重在人。

厚觀院長:雖然師父的《成佛之道》裡曾讚歎過「彌勒法門」,但師父的中心思想還是在人間。

導師:當然還是在人間啊!

 

所以導師說:

大師在佛法中之意趣,…沒有求即時成佛的貪心,正是本於依人生增進而直趣大乘行的佛道;也因此而超脫了聲聞行,天行的專為自己,專重現在。這樣,大師正面的吐露其意趣,即學菩薩發心──發長遠心,發廣大心,學菩薩修行──六度、四攝。也唯有依人生增進而進趣佛乘,才吻合佛心,適應時代,這就是「人生佛教」,「菩薩學處」。大師的心行,歸結於這樣的偈頌──「眾苦方沸騰,遍救懷明達。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。人成佛即成,是名真現實」。

(<<華雨香雲>>p.337 ~ p.338)

 太虛大師曾提出『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』,說到:「甲、非研究佛書之學者」,「乙、不為專承一宗之徒裔」,「丙、無求即時成佛之貪心」,「丁、為學菩薩發心而修學者。……願以凡夫之身,學菩薩發心修行,即是本人意趣之所在」(『優婆塞戒經講錄』)。想即生成佛,急到連菩薩行也不要了,真是顛倒!虛大師在佛法中的意趣,可說是人間佛教,人菩薩行的最佳指南

(<<華雨集第四冊>>p.67 ~ p.68)

 

(三)往生兜率「彌勒淨土」的真義:著重於實現人間淨土

往生兜率,當然值得隨喜讚歎,但導師所重視往生兜率「彌勒淨土」的另一層意義,乃是指向於「人間淨土的實現」,導師祈願「彌勒淨土的早日來到這個苦難娑婆世界的人間」,如同他的遺願:「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,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獻身!」所以導師所讚歎歡迎的「彌勒淨土」是

求生兜率淨土,目的在親近彌勒,將來好隨同彌勒一同來淨化的人間,以達到善根的成熟與解脫;不是因為兜率天如何快活。彌勒的淨土思想,起初是著重於實現人間淨土,而不是天上的。這如《彌勒下生經》所說。……人間淨土的實現,身心淨化的實現;這真俗、依正的雙重淨化,同時完成。佛弟子都祝願彌勒菩薩,早來人間,就因為這是人間淨土實現的時代。(《淨土與禪》p.16 ~ p.17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三、有關「為何印順導師說彌勒淨土近、易、普及;彌陀淨土需一心不亂,求生並非易事。而聖嚴法師在《淨土思想考察》裏說,求生彌勒淨土非泛泛之輩,需自力好的行者;在他的另一書《念佛生淨土》裏說,彌陀淨土仗佛本願,凡夫即能往生。——兩位大師何以講得如此不同,此二大淨土到底哪個才容易求生?」之疑問,讀者們可能要詳讀並思惟抉擇兩位大德之文章:

答:

(一)導師根據經論,在《成佛之道》「五乘共法章」(《成佛之道(增註本)》p.127 ~ p.130),依「下求增上生(心),現樂後亦樂。中發出離心,涅槃解脫樂。最上菩提心,悲智究竟樂」之原則闡發彌勒淨土「近、易、普及」之緣由不一定要發菩提心、出離心,只要發增上生心的人,歸依三寶,清淨持戒,如法布施,再加發願往生,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,即能隨願往生)。這與聖嚴長老在《淨土思想考察》專文中依據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之「若有眾生,清淨諸業,行六波羅蜜,必定無疑,當得生於兜率天上,隨遇彌勒,亦當隨從彌勒,下生人間聞法」而解說:「由此可知,求生彌勒的兜率淨土,不必斷盡煩惱,獲得六通,但能修十善法,行六度行,供養承事,憶念佛像,稱誦彌勒聖號,持戒守齋;讀誦經典而發弘願者,必可往生。」兩位大德之看法並無不同。

 也許「了夢法友」讀到聖嚴長老《淨土思想考察》後文的一段話而有誤解:「個人的修持而有了相當強的自信心者,求生彌勒淨土,是比較妥當而切乎實際的。如果戒定慧的三學之力微薄,仍能深信得以往生彌勒淨土者,恐怕較為困難。正因如此,古來求生彌勒淨土的兜率天宮者,均非泛泛之輩。」由於《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》前段經文中曾提示(有一些久學者):「諸信佛弟子,若有精勤修諸功德,威儀不缺,承事佛塔,供養香花,行眾三昧,深入正受,讀誦經典者,應當至心,念佛形像,稱彌勒名,雖不斷煩惱,不得六通,若一念頃,受清淨八關戒齋,修諸淨業,發弘誓願,命終之後,便如壯士展臂之間,即得往生兜率天上」,可能因此聖嚴長老才論及「戒定慧的三學之力」的因緣。其實往生彌勒淨土之重點是在於「(布施及)持戒」,而不在「定力」。至於中印佛教歷史上記載「求生彌勒淨土兜率天宮者」確實都是「具備戒定慧三學之力」的大德,或許因此長老隨順而說是「均非泛泛之輩」了。

 (二)此外,聖嚴長老另於《念佛生淨土》裏說「仗佛本願,凡夫即能往生(彌陀)佛國,其餘三等淨土,均當自修福智,始得現前。」不過長老也特別強調「易行道亦得有行者自己的善根福德為其基礎,方為安全可靠」(如『觀無量壽經』的「三福」,『阿彌陀經』的「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)。

 (三)至於「此二大淨土到底哪個才容易往生?」這還是要看行者之願行是立基於「五乘共土」、「三乘共土」或「大乘不共土」來討論導師是從「五乘共法」的立場,論斷「彌勒淨土」之「近、易、普及」!

 

有人說:為什麼不提倡往生彌陀淨土呢?要知道,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,是大乘的不共淨土,一般的聲聞佛教,就不信不知。這要到大乘法中去說現在是說貫徹始終的五乘共法(<<成佛之道(增註本)>>p.129 ~ p.130)

四、綜觀「易行道與難行道」,或許讀者可以參考詳讀印順導師《淨土與禪》之〈淨土新論〉的第九節「易行道與難行道」而得更深入的理解,筆者試摘錄部分重要的內容供參:

(一)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差別

弘揚淨土的大德居士,都以龍樹《十住毘婆沙論》為據,明念佛是易行道。然龍樹也還是依《彌勒菩薩所問經》來的,大家卻不知道。此經,菩提流志譯,編於《大寶積經》的一百十一卷;西晉竺法護已有翻譯。經中說:「彌勒菩薩於過去世修菩薩行,常樂攝取佛國,莊嚴佛國。我(釋尊)於往昔修菩薩行,常樂攝取眾生,莊嚴眾生」。這可見,釋迦以下度眾生為行,彌勒以攝取淨土為行。這即是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差別。(<<淨土與禪>>p.64 ~ p.65)

 (二)「易行道與難行道」是眾生根機的差別(菩薩行初修時的偏重)

如龍樹《智度論》說:「菩薩有二種:一者有慈悲心,多為眾生;二者多集諸佛功德。樂多集諸佛功德者,至一乘清淨無量佛世界」。這可見,彌勒所代表的淨土法門,即多集諸佛功德的善巧方便行。菩薩初學佛道,可以有偏重一門的,一以成就眾生為先,一以莊嚴佛土為先。理解得佛法真義,這不過是菩薩行初修時的偏重,所以有智增上,悲增上;或隨信行,隨法行等。而圓滿究竟菩提、莊嚴佛國與救度眾生,是不能有所欠缺的。這樣,學佛最初下手,有此二方便:或從念佛、禮佛等下手;或從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等下手。後是難行道,為大悲利益眾生的苦行;前是易行道,為善巧方便的安樂行。其實這是眾生根機的差別,在修學的過程中,是可以統一的(<<淨土與禪>>p.66)

 (三)「易行道難成,難行道易成」,但學菩薩法而成佛,一切功德都是要圓滿修集的

 禮佛、念佛、讚佛、隨喜、迴向、勸請,特別是口頭稱名,這比起捨身捨心去為人為法,忍苦忍難的菩薩行,當然是容易得多,這是易行道的本義。通常以為由於彌陀的慈悲願力,所以能念佛往生,橫出三界,名易行道,這並非經論本意。修此等易行道,生淨土中,容易修行,沒有障礙,這確是經論所說的。但易行道卻是難於成佛,難行道反而容易成佛。這如《寶積經‧彌勒菩薩所問會》中說:釋迦過去所行的是難行苦行道,彌勒所行的是易行樂行道。彌勒發心,比釋迦早四十劫;「久已證得無生法忍」──得不退轉。結果,釋迦比彌勒先成佛,彌勒還待當來下生成佛。不是易行道難成佛,難行道易成佛的鐵證嗎(<<淨土與禪>>p.70 ~ p.71)

 

這如畫龍與點睛,都是不可缺的,如攝取眾生與莊嚴淨土,是成佛所一定要圓滿的。釋迦修難行道,如先畫龍身。等到龍身畫成,精進讚佛如點睛,一點即成龍了。彌勒從易行道入手;如先點龍睛:睛雖一點就成,而龍身卻不能倉卒畫好,如利他功德的不能速成。這樣,釋迦的超九劫而先成佛,實由於久修難行道,「饒益眾生心多」。其實,這都為初學者作方便說,學菩薩法而成佛,一切功德都是要圓滿修集的。易行道難成,難行道易成,這確是古聖經論的正說(<<淨土與禪>>p.72)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