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佛之道(增註本)-菩薩之學處

菩薩之學處,十善行為本,攝為三聚戒,七眾所通行。

大乘道,只是菩提心的修治歷程。上面所說的發菩提心,是願菩提心,以大乘的信願為體,也就是大乘的歸依。所以發菩提心時,先受大乘歸依。這不是盡形壽的歸依,而是:『從今日乃至菩提』(26)的歸依,歸依於佛法,不退菩薩僧。歸依表示了信心的所在,再發菩提願,願將所有的一切善根,如諸佛菩薩那樣的,為無上大菩提而發心:『未度者令度,未解者令解,未安者令安,未涅槃者令得涅槃』(27)。這也就是一般歸依文中,『從今日始,乃至命終,護生』的究極意義。論理說,歸依表示了信願,就依歸依得戒;再受五戒等,不過開示戒相而已。然在如來的善巧漸化中,也有但受歸依而不受戒的弟子。同樣的,受大乘歸依而發菩提心,就依菩提心而得菩薩戒,名為菩薩。其後再受菩薩戒,也不過開示戒相而已。但如來善巧化導,在大乘法中,也有但受願菩提心,而沒有受菩薩戒的。然經論中說:『菩提以正行而為堅實』;『若無正行,不得菩提』(28);不但以信願而能成佛,所以立菩提願以後,應進一步的受持菩提正行(行菩提心),也就是受持大乘「菩薩」的「學處」。

比丘戒名比丘學處,菩薩戒名菩薩學處。說到菩薩戒,是以「十善行為」根「本」的。不但菩薩初學,從十善學起,名為十善菩薩。如說:『十善菩薩發大心,長別三界苦輪海』(29)。就是大地菩薩,也就是十善正行的深廣實踐。除身語的正行清淨外,如不邪見而得甚深的正慧,不瞋恚而具廣大的慈悲,不貪欲而成無量三摩地。現從菩薩戒來說,就是十善正行,不過從善行的不同意義,總「攝為三聚」淨「戒」:一、從離惡防非來說,名律儀戒;二、從廣集一切善行來說,名攝善法戒;三、從利益救濟一切眾生來說,名饒益有情戒。總之,菩薩的戒行,是無惡不除,無善不行,無一眾生而不加利濟的。

在聲聞法中,律儀戒有男女,僧俗等差別,分為優婆塞戒、優婆夷戒,沙彌戒、沙彌尼戒,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、式叉摩那尼戒。因戒的不同,分佛弟子為「七眾」。但菩薩戒是不分男女及僧俗(小差別)的,所以是七眾弟子「所」共「通」奉「行」的。要受菩薩戒,應先受七眾的律儀戒。如優婆塞(受五戒的男眾)而受菩薩戒,就名菩薩優婆塞;沙彌尼而受菩薩戒,就名菩薩沙彌尼;比丘而受菩薩戒,就名菩薩比丘。說到戒法,聲聞藏中有廣律,菩薩藏雖傳說有菩薩的戒藏,但從傳譯到中國(西藏在內)來說,菩薩戒都是附見於經中的。現有傳說為羅什譯的《梵網》戒本,列十重四十八輕戒;曇無讖譯的《優婆塞戒經》,列六重二十八輕戒;玄奘譯的《瑜伽》菩薩戒本,列舉四重四十三輕戒。輕戒多少有出入,菩薩的重戒,大致相同,如《虛空藏經》、《菩薩本業瓔珞經》、《勝鬘經》等,也都有說到。我國一向採用《梵網》戒本,但廣說開遮持犯,犯輕犯重戒相的,《瑜伽》菩薩戒要明確得多!

註解:

[註 5.026]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經》(大正一二‧二一七中)。

[註 5.027]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三(大正九‧一九中)。

[註 5.028]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卷九引經論(六七頁上)。

[註 5.029]《仁王般若波羅蜜經》卷上(大正八‧八二七中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