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廣五蘊論講記-3、十一善心所

3、十一善心所

(1)信

云何信?謂於業、果、諸諦、寶等,深正符順,心淨為性。於業者,謂福、非福、不動業。於果者,謂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果。於諦者,謂苦、集、滅、道諦。於寶者,謂佛、法、僧寶。於如是業、果等,極相符順,亦名清淨及希求義。與欲所依為業。

我們佛法之中,總是要離惡行善,這離惡行善,主要是離心裡面的惡念,起善念。什麼叫做善念?內心裡有十一個善心所法,第一個是「信」,這對學習佛法而言,當然是最重要的。

「云何信?謂於業、果、諸諦、寶等,深正符順,心淨為性。」我們普通人有信仰的名稱,但內心真正的信心還是差一點,真正的「信」,是一種心理的活動,是內心的一種作用。信,不是隨便信,「我相信你講的話一定不錯的」,信「一加一等於二」,這都不是佛教裡講的信。上面這句總標,就說明了佛法裡「信」的對象,大分為業、果、諦、寶等四類,是對這些事情知道,生起信心。

第一個,我們要信「業」,業分三種:一種叫福業,一種叫非福業,一種叫不動業。「福業」,就是一種善的行為,比方布施、幫人忙、慈悲、做種種好事、善心等,假使這種善業能令生在人間或天上的,這就叫做「福業」。不過,能夠生在天上,這個天也只到欲界為止。欲界有六天: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生人間,雖然我們有很多苦惱,其實生人間是善業所生,沒得善業,是生不到人間的。不過,雖然是善業感到我們這個人間的報體,但是還有許多不太好的業,所以有的一生下來的環境有種種的不理想。原則上講,生人間並不壞,是善業所感的。

「非福業」,就是罪業、惡業。將來要墮落地獄、畜生、餓鬼的這種惡趣業,就叫非福業。佛法向來講不殺、不盜、不淫、不妄、……不邪見等十善業,這十種善業和布施這種,平常就說是人天善業、福業。那麼,非福業當然就是殺、盜、淫、妄、……這許多事情,是不善業、墮落的業。不過,這當然是簡單的說法,真正細細講起來,不是這樣。畜生、餓鬼當中還有一點福業的,只是他感到地獄、畜生、餓鬼這個報的,決定是惡業。業的內容很多,現在是簡略大要的講:善業,生在人間、天上,這個天上是六欲天,叫福業。墮地獄、畜生、餓鬼三惡趣的,叫非福業。

還有一個叫「不動業」,這一定要修定。得到了初禪定,可以生初禪天;得二禪定,生二禪天;……得到非想非非想定,生到非想非非想天。修這一種四禪八定的定力,能夠感生到色界天、無色界天,沒有定力,不能上去。依禪定的力量能夠生到色界、無色界天,因為色界、無色界有不動的意思(特別是四禪以上),所以叫做不動業。比方說初禪,初禪就要離欲,離惡不善法(五蓋),內心清淨不動,才能得初禪。所以廣義來說,色界、無色界的禪定都是不動的。不過,這種定不能了生死的,還是在生死裡面。

信仰的對象,第一種是業。佛弟子要信業,簡單地講其實就是要信因果--善因善果,惡因惡報。不過,講信因果,範圍廣,也可以說是信業果,有業有報。假使一個佛弟子信些神神怪怪的,真正的善惡業果,反而有點懷疑「真的啊?」那就表示他心裡沒得信心。真正的信心,沒得懷疑的,有了信,就沒有懷疑。

第二種叫「果」,這個果是四果,要信有四果聖者。修行證聖的,就有初果須陀洹、二果斯陀含、三果阿那含、四果阿羅漢,這是了生死的人。證悟真理、斷煩惱,決定了生死了,但還有七番生死,這一種已經是聖人了,這叫初果須陀洹。假使只剩下一番生死,叫做二果。假使再生上去以後,不會回來欲界了,這叫三果,叫「不還」。究竟徹底解脫生死,再也不會有生死了,這叫阿羅漢果。

有的人覺得「能不能了生死?」「真的啊?」那這就有懷疑了。上面的信業是相信有業、報,這裡的信果,是相信有凡、聖。不要拿我們凡夫的想法去想,以為人就是這個樣子,怎麼會成聖呢?什麼叫聖人?真的會了生死嗎?假使心裡對普通的凡夫經過修行能夠解脫生死成為聖人這一種信仰,沒有信心的話,那是不成的。當然,沒有這種信心,也不會相信有僧寶,因為真正的僧寶就是四果聖者。

第三,「於諦者」,就是要相信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這四諦的道理、原則。簡單講,像我們人的生死,像我們這個五蘊身,就是「苦諦」。所以,八苦的最後一種叫做「五取蘊苦」,我們這個有漏的生死身,本質就是苦。

「苦」,並不一定是一天到晚苦啊痛的,偶而歡喜、快樂,有錢、有勢,家庭幸福,好得很,歡喜得很;但是不成的,世間法不徹底的,沒有一個永久性的。不管現在怎麼好,最後還是要壞的,沒有永恆的。生到非想非非想天,將來還是要墮落下來的。所以,要瞭解這個生死界、世間法是不徹底的,這才是「苦」的真正意義。比方我們這個世間,不論家庭、社會、國家,或者天下大事,稍微好一點是有的,但永不得徹底解決,永久是問題,這是佛法的一個根本的肯定。

這個肯定了以後,就研究原因,為什麼會這樣呢?這叫「集諦」。真正講起來,集諦就是「愛」。這個愛,不單單是指男女淫欲的愛,男女的愛只是其中一種,這個愛是愛自己,對一切自己所關係到的東西,永久抓住不肯放。「放下!放下!」太不容易做到,到了要緊關頭,誰也不肯放。這個愛的意義非常廣泛,是繫縛生死最重要的力量,好的放不下,不好的也放不下,黏住了一樣。所以,什麼是苦?「五取蘊苦」。我們這個身體叫「五取蘊」,這個「取」就是煩惱,十二因緣裡叫「愛緣取」,有了愛,就取,抓得緊緊的,這就是生死不得解脫的根源所在。

找不到問題在那裡,那沒有辦法解決;已經知道問題在什麼地方,瞭解了生死根源在那裡,那就可以解決了。所以,為什麼我們眾生生死輪迴不能解決呢?知道原因在這個地方,用方法來解決它就成了。因此,第三個叫「滅諦」。

我們中國人都說要消業障,其實初期佛法裡不說消業障。不是要解決這個業,而是重在煩惱的解決,煩惱解決了,業就根本解決了。煩惱當中,愛很重要,我愛、我見,特別加個「我」字在裡面。煩惱可以滅,可以解決,煩惱滅,就是滅諦了,能夠解決生死。所以經裡形容滅諦,很多就說貪瞋癡滅、貪瞋癡空,或者是愛滅無餘。

盡管後來大乘佛法裡說本來是清淨的,本來不生不滅的,本來沒有的,可是我們眾生煩惱重重,本來清淨有什麼用呢?非得要用一種方法去修行、達到,才能解決,這就是「道諦」。道,最主要就是八正道、戒定慧、四諦的道理。四諦它有兩重因果,從生死出發的苦,知道苦的原因--集;苦的集(原因)滅了,證得滅諦,要證滅諦,一定要修道,沒有說不修就成道的。大乘佛法講理可以講到「無修無證」,那是講理的,事實上還是要去做。不做,從來沒有這回事。

第四種是「寶」,最主要是三寶--佛寶、法寶、僧寶。四諦、十二緣起、八正道的理,就是「法寶」,特別是滅諦的理是最根本的。修行正法、體悟正法,究竟圓滿的,叫做佛。佛是得無上正等正覺的,叫做「佛寶」。慢慢慢慢在四諦各法門依法修行、證悟諦理的人,已經進了門,證了聖了,但還沒有究竟,還要前進、前進、前進,到究竟解脫,到阿羅漢,這叫「僧寶」。佛是證悟了法,看到我們,教導我們;僧寶是修行證悟、可以領導我們的人,所以值得恭敬。我們現在講對出家人要恭敬,出家人是僧寶,這叫做住持僧寶,因為假使有聖人的話,也是在出家人裡面。嚴格的講,真正要夠得上「寶」的資格,那就要四向四果(四雙八輩)的聖者。

佛法講信,不是信仰別的什麼靈感的東西,而是信業、果、諦、寶等。這些就是信仰的對象,信仰這些才能真正了生死的。

怎麼樣才叫做信呢?「深正符順,心淨為性。」比方拿四諦的道理來講,對苦、集、滅、道這四諦的理,要「深」刻、「正」確的理解,不是迷迷糊糊迷信一樣的。假使自己的心意很「符」合,相「順」,不相違反,這時候,心裡真正的信心就發生了,心就清淨了,「心淨為性」。在經上講,這種信心真正生起的時候,煩惱都退開了,心理上當下就清淨、安定。但這還不是成聖人,這是真正初步的信心發了。佛法中講信三寶、信四諦、信業、信果,是這樣的一個信。

所以,學佛的人,無論在家、出家,第一要有「信」。因為有信心,就會有一種成就、有一種受用。真正有信心的人,相信這個對象,決定不會錯,好像有把握一樣,內心就很安定。當然,這時候還沒有做,還沒有走,沒有達到,可是,絕對有這麼一種信心。所以,下面說「亦名清淨及希求義」,有了這個信心,一定會發生一種要求,要去達到它、得到它,這才表示有信心了。比方知道了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諦的道理以後,自己就生起想要了生死,非要了生死不可的這一個希求出來。信了三寶以後,非要修這個法,達到這個目的不可。有這個信心,發生這種心理的動機,這就表示有了信心了。

所以我時常說比喻,假使一個人生一種怪病,病得不得了,一般醫生沒有辦法醫。聽說什麼地方有一個醫生,他能醫這個病,曾經有治好過的例子。這個病人如果對這個醫生有信心的話,他一定要去找他。假使問「你信嗎?」「我信。」「你去找他嗎?」「算了。」這就表示沒有信心。「唉呀!我很信,不過我現在很忙,過幾年我再來。」這個有問題了。怎麼有了信心,還要過幾年再來呢?這就表示他沒有信心。真正講佛法的道理,和普通好像不同的。信心是深刻瞭解,正確把握,決定如此;這條光明的路看到了,我非這樣走不可,這才是信心。所以,心理上是清淨,而且有希求、有要求的。這在《成唯識論》講得非常清楚。

我們中國人,很多人的信,他不知道信什麼東西。他信靈感,信「靈得很」;再不然的話,這個也信、那個也信,這個也去拜、那個也去拜。你問他信什麼?其實他什麼都不信。凡是什麼都信的人,就表示他什麼都不信。不講佛法,講政治也是這樣,三民主義也信,什麼主義也信,樣樣信。你說他信不信?當然他不信的。從前我們中國革命的時候,一信仰,要去革命,拋頭顱,灑熱血,奉獻生命都敢,為什麼?他對這個有信心啊!世界上的事情尚且這樣,這只是對信稍稍有一點的世間信心。

佛法的信心是清淨的,這在修學佛法當中是最重要的。《華嚴經》云: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信心是一切修行,一切功德的根本,沒有這,都只是在外面轉圈圈。這和普通「我相信、我相信」的相信是不同的,所以佛法要信的是業、果、諦、寶,對於這些,非常符合相順,心裡清淨,發生要求要去做。「信為欲依,欲為勤依。」有了信心就有欲、有希望了,這叫「正法欲」;有了這個希望,就一定會精進,努力去做了。當然,凡夫修行的過程當中,免不了偶然一下子忘了,但這個事情一定就是要有推動的力量。這是真正純就宗教來講的。

「與欲所依為業。」有了信心就有欲,所以「與欲所依」是信的作用。這個「欲」,不是淫欲的欲,是一種希望、要求。當然,講起來人的欲望無邊,要求這樣、要求那樣,都是要求;可是,沒有要求,還成嗎?壞的要求當然愈搞愈壞,好事情,要有要求啊!在佛法的名字,這就叫做「正法欲」。所謂出家人的出離心,所謂菩提心裡面,這個欲的成份都是最重要的。就是真正的皈依三寶,也有欲、有願在那裡面,沒有的話,那皈依就不成了。我們眾生向來在生死流轉當中,好像永遠向生死這邊追逐,找不到一條解決的路。現在既然發現了,就要轉迷向悟,向光明這一邊來。所以經論裡講「欲為諸法本」,欲是一切法的根本,這是以信心起的正法欲,有了這個欲以後,就要起精進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