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佛之道(增註本)-於中殊勝者

於中殊勝者,往生極樂土,彌陀佛力持,不退於菩提。

以信願而趣入佛道,是樂行的,他力的法門。如大乘經論所說,法門也是很多的,但其「中殊勝」的,為中國佛教界所特重的,不能不說是稱念阿彌陀佛,「往生極樂」淨「土」了。極樂世界,在西方十萬億國土以外;阿彌陀佛,現在那邊說法教化。佛佛道同,功德願力是不能說有優劣的,那到底彌陀淨土,有什麼殊勝呢?在佛佛道同的平等一法界中,確也不礙差別而顯出諸佛的特勝。在大乘經中,雖廣說十方淨土,稱揚種種易行道,而確是多稱揚讚歎彌陀淨土的。阿彌陀佛所表顯的特色,是因中立二十四大願(或作四十八願),以無邊的悲智功德,現起極樂世界。肯定的宣說:不論什麼人,只要信賴彌陀願力,願生極樂世界,稱念阿彌陀佛,不問一日,二日,以及十念,做到了專誠虔敬,一心不亂,就能為「彌陀」的「佛力」所加「持」,死後往生極樂世界。在極樂世界中,物資非常豐富,所以沒有所求不得苦。與諸上善人在一處,精勤佛道,所以沒有怨憎聚會,恩愛別離的苦惱。蓮花化生,在這生中,一定會悟得無生法忍,所以沒有老病死苦。往生極樂淨土的上品上生,當下就華開見佛,悟無生忍。其餘中品、下品根機,雖還沒有了生死,而可說生死已了,也就是必了無疑。雖還沒有得不退轉,但可說已得不退。總之,在極樂淨土修學的,不論時間多長,一定要了生死,「不退於」無上「菩提」的。所以,如覺得自己心性怯弱,菩薩道難行,恐怕會墮落二乘,或者隨業力而漂流,不能趣向佛道,那麼稱念阿彌陀佛,是最穩當的了!也就是最能攝護初心眾生,不致退失信心的妙方便了。

稱念阿彌陀佛,應該禮拜、讚歎、懺悔、勸請、隨喜、迴向。依淨土論的五門漸次成就來說,應從禮拜、讚歎,而進入止、觀、迴向,也就是漸成智慧、慈悲、方便。這所以能速得不退轉於無上菩提,與龍樹的論義一樣,『求阿惟越致地者,非但憶念、稱名、禮敬而已』(42)

註解:

[註 5.042]《十住毘婆沙論》卷五(大正二六‧四五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