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雨集第三冊-二

七百結集,是東方與西方比丘間的異議,所以先從東西方說起。佛時,以東方摩竭陀國的王舍城,西方憍薩羅國的舍衛城,為兩大重鎮,相去四十五由旬(一由旬約合三十里)。佛陀晚年,多住舍衛城,因而遊化東方的提婆達多,向佛「索眾」,引起了破僧事件(參閱拙作『論提婆達多之破僧』)。一直追隨佛陀的阿難,由於多住西方,也與久住東方的大迦葉,存有多少歧見(參閱拙作『阿難過在何處』,『論王舍城五百結集』)。這一情勢,佛滅後逐漸嬗變。在東方,摩竭陀的首都,由王舍城移到恆河南岸的華氏城,與恆河北岸相距五由旬的毘舍離,遙遙相望。七百結集時代,東方佛教的重心,以毘舍離為首;而跋耆族比丘為東方系的主流。在西方,舍衛城衰退了,佛教向西擴展,摩偷羅的佛教,逐漸隆盛起來,成為西方佛教重鎮。摩偷羅距離舍衛城,約四十由旬,東西的距離更遠了。佛在世時,摩偷羅的佛法,並不發達,傳說:「末土羅城有五種過失:一者土地不平,二者處饒荊棘,三者瓦石充滿,四者人民獨食,五者多諸女人,所以(釋尊)不入此城」(『根有律藥事』一一)。這是一片荒瘠的邊地,但已預記了此地佛教的未來隆盛。『增支部』(五‧二二〇)也有摩偷羅五失的傳說。摩偷羅城外,有優樓漫荼山(或作烏盧門荼山,牟論陀山),初由那吒,婆吒弟兄,在這裏建寺,負有盛名(『阿育王傳』三;『根有律藥事』九等)。該寺的建設,是阿難弟子商那和修的時代。還有優尸羅山,阿吁恆河山,都為後來西方大德的道場。

佛滅以後,比丘們雖多少有不同的意見,但大家依法修行,也以律持身,和合共住,並無強烈的宗派對立。以阿難來說,佛滅以後,大迦葉(『雜含』四一‧一一四四;『相應部』一六一一),優波離(《四分律》五七等),雖對之總是有點不調和,也不成大問題。王舍城結集以來,大體上大家尊重僧伽的意思,尊敬大迦葉;說到律,推重優波離;說到法,推重阿難,成為一般公認的,攝導僧伽的大德。從傳記上看來,王舍城中心的佛法──阿難與優波離的弟子,漸向西方宏化,而建樹了西方佛教重心,摩偷羅的佛教。如阿難的弟子商那和修,再傳弟子優波笈多(見『阿育王傳』等);優波離的弟子陀娑婆羅(『大眾律』三三);四傳弟子目犍連子帝須(『善見律』),都是以摩偷羅為住處,而向外開展的。阿難自身,經常以王舍城,華氏城,毘舍離為遊化區;他的晚年,特重於東方。所以阿難入滅,他的遺體──舍利,有分為兩半,為華氏城與毘舍離所供養的傳說(『阿育王傳』四;『根有律雜事』四〇;『西域記』七;『法顯佛國記』)。這表示了阿難晚年的弘法,得到了恆河兩岸的一致尊敬。阿難晚年的化導,對東方佛教,無疑會給予深遠的影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