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概論-緣起的內容

緣起的內容

有情的生死流轉,即在這樣──十二支的發展過程中推移。這十二支,可以約為三節:一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五支,側重於「逐物流轉」的緣起觀。有情都要「老死」,老死是由生而來的,生起了即不能不死;所以生不足喜,死也不足憂。可見想長生不死或永生不滅,是永遠不可能的。有情為什麼會生起呢?即由於「有」。有指過去業力所規定的存在體,三有或者五有。既有業感存在體,即不能不生起,如種子得到水、土、溫度等緣力,即不能不萌芽一樣。何以會有?這原因是「取」──欲取、見取、戒禁取、我語取。取是攝持追求的,由內心執取自我,所以在家人執取五欲,出家者又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,與毫無意義的戒禁。人類的所以執取趨求,又由於「愛」。這即是有情的特性,染著自體與境界,染著過去與未來。因為愛染一切,所以執取趨求,所以引起業果,不得不生,不得不死了。從愛到老死的五支,說明了苦與集的主要意義。

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五支,是在逐物流轉的緣起觀中,進求他的因緣,達到「觸境繫心」的緣起。有情的染愛,不是無因的,由於苦、樂、憂、喜等情緒的領「受」,所以引發染愛。染愛不但是愛著喜樂的,凡是感情掀動而不得不愛,不得不瞋,戀著而難以放下的一切都是。論到情緒的領受,即知由於(六)根的取境、發識,因三者和合而起的識「觸」。沒有觸,反應對象而起的領受,也即不生。這十二支中的觸,專指與無明相應的觸。這樣,即是不能沒有「六處」的。六處即有情自體,這又從「名色」而有。名色是嬰胎初凝,還沒有完成眼等六根的階段。這名色要有「識」的執持,才能不壞而增長;此識也要依託名色,才能發生作用。所以不但識緣名色,名色也緣識,到達色心交感,相依互存的緣起。如《雜含》(卷一二‧二八八經)說:「譬如三蘆,立於空地,展轉相依而得豎立。若去其一,二亦不立;若去其二,一亦不立,展轉相依而得豎立。識緣名色,亦復如是,展轉相依而得生長」。

三、從識到受,說明現實心身的活動過程,不是說明生死流轉的根源。所以進一步說:無明緣行,行緣識。這一期生命中的情識──「有識之身」,即有識的有情的發展,即是生。所以識依於行的「行」,即是愛俱思所引發的身行、語行、意行,也等於愛取所起的有。「無明」也等於無明觸相應的愛等煩惱。由於無明的蒙昧,愛的染著,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,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。苦因、苦果,一切在沒奈何的苦迫中,成為「純大苦聚」,這即是有情的一切。
導師:

回應

師長您好:

關於12支緣起,愚者十分不明,(1)識依於行的「行」,即是愛俱思所引發的身行、語行、意行,也等於愛取所起的有。(2)由於無明的蒙昧,愛的染著,生死識身即不斷的相續,不斷的流轉於生死苦海。

愚者不明的地方,在於無明、行的當下,在還未有識、名色、六處等身心交感時,如何發動愛的染著身語意三行

請師長慈悲為愚者解惑!

我非师长,只做个人之回应。

「行」在我看来,可有两种表示:

1.「行」即是「爱」「取」,向于」与「爱」「取」」与」的束缚,取著。这是根本之「行」,内在之「行」

2.表外在的身行、語行、意行,外在的爱、取,我不认为是」;」应该指向」与」。未有識、名色、六處等身心交感時,意行总还是有的。

我想先請您閱讀導師《唯識學探源》的解說,或許有助於您之理解,以下摘錄一部分內容給您參考:

第五項 諸說的融貫

 

從上面看來,五支、十支、十二支,是由簡略而到詳細。好像簡略的沒有說得完美,而詳細的不但完備,而且還能夠包含簡略。只要比較對照一下,就很容易生起這樣的見解。

圖片

 逐物流轉──老病死← 生← 有← 取← 愛─────┬──五支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觸境繫心─┬愛←─受← 觸← 六入← 名色  ──┐└┐
      │                 ┌─┼─┼─十支說
 生命依持─└名色←→識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┤ │ 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└┐└┐└┐
 死生本源← 識← 行← 無明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┴─┴十二支說

 

其實不然。詳細的並沒有增加,簡略的也並無欠缺。像五支,在形式上,好像有些欠缺;但體察它的意義,還是具足十支的,如《雜阿含》(卷一二‧二八三經)說:

 

「若於結所繫法(二八五、二八六經,作「於所取法」,都是指十二處說的),隨生味著,顧念心縛則愛生;愛緣取」。

 

在五支以前,說到「結所繫法」;這結所繫法,就是內六入,與外六入(見《雜阿含》卷九‧二七九經)。又說到「隨生味著」,這味著就是受。說到「顧念心縛」,這心就是識。這樣看來,五支與十支,豈不是同其內容而沒有什麼增減嗎?十支與十二支,也不過三世兩重因果,與二世一重因果的差別。緣起觀的目的,在說明前生和後生,因果相續的關係;至於三世、二世,倒並不重要。雖然說生死的根源在無明,其實無明早就含攝在十支中的觸支裡。觸有種種的觸,而緣起中所說的是無明觸。因無明相應的觸,所以對所取的境界不能了知;不了知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不了知三寶、四諦,不了知善惡業果,所以起了味著(受);因味著才生愛、生取。十支說中的識、名色、六入,是構成認識的條件,觸才是認識的開始。這認識有著根本的錯誤,因以引起了觸境繫心的緣起。也就因為這點,十支說談到還滅的時候,每不從識滅則名色滅說起,卻從觸滅則受滅開始。經裡所說的觸緣受,指以無明觸為認識的開始說的,不是說有觸就必然的生受、生愛。不然,佛教應該和外道一樣,把眼不見色、耳不聞聲作為解脫。因為一有認識,就成為生死流轉的主因呀!

 

再把惑、業、苦的開、合、隱、顯,總說一下:十支說的無明,隱在觸支裡,並不是以愛支、取支為無明的。十二支說的無明,雖說可總攝過去世的一切煩惱,但建立無明的本意,主要在指出生死根本的迷昧無知:愛取不是無明所攝,卻是攝在行支裡。上面曾經說過:有支,不必把它看成業因,業是攝在愛取裡;這是以愛、取支攝業。行支是身、口、意,或罪、福、不動,愛、取就攝在行支裡,這是以業攝愛取。行支可以含攝愛、取,有經論作證。像《雜阿含經》(卷一二‧二九四經)說:

 

「愚癡無聞凡夫,無明覆,愛緣繫,得此識身。內有此識身,外有名色,此二因緣生觸。此六觸入所觸,愚癡無聞凡夫,苦樂受覺因起種種。……彼無明不斷,愛緣不盡,身壞命終,還復受身」。

 

「無明覆,愛緣繫,得此識身」,這在《阿含經》是隨處可以見到的。這就是無明、行、識三支的次第。行是「愛緣繫」,只要比較對照一下,自然可以明白。又像《雜阿含經》(卷一三‧三〇七經)說:

 

「諸業愛無明,因積他世陰」。

 

這與無明所覆,文義上非常接近。《俱舍論》卷二十二,也曾引過這個經文,但它是約業、愛差別的觀點來解說。像成實論主的意見,(表)業的體性是思,思只是愛分,不過約習因方面叫它煩惱,從報因方面叫做業。經典裡,往往依起愛必定有業,造業必定由愛而互相含攝著。四諦的單說愛是集諦,理由也就在此。又像「殺害於父母」的父母,是密說無明與愛為後有之因。《法蘊足論》,也還說行支是「愛俱思」。這都可證明原始佛教的愛與業,是可以相攝的。後代論師,偏重在形式上的惑業分別,只說愛取是惑,不知業也攝在愛、取裡,反而把有限定在業的意義上。以為行只是業,不知它總攝著愛、取,反而說愛、取支是無明所攝。望於過去的無明行,而說觸受是現果,不知觸受正是逐物流轉的前提,無明正隱在觸支裡。自從十二支的三惑、二業、七苦說判定以來,釋尊開合無礙的本義,早就很難說的了。

詳細的內容請参考:

http://www.yinshun.org.tw/books/04/yinshun04-03.html

 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

 

再補充2013-02-21 23:34之回應(摘錄導師之開示如下)

 

依緣起而有的緣生,佛法是在彼此關涉的和合中,前後相續的演變中去體會的。這是組織的、流動的因果觀。這和合相續中的因果必然程序,與一般所說的──從豆生豆、從瓜生瓜的因果不同,佛沒有說無明緣生無明,而說無明為緣行。如人的構造是很複雜的:生理方面,有眼、耳等的差別;心理方面,有貪、瞋、癡等。人是眾緣和合成的,在這和合的相續中,觀察前後因果的必然關係,所以說為十二支。如由父精母血的和合而起情識的活動;由識能執取名色;名色能漸漸生長,發展到六處完成;有了六處,就有六觸,不過在胎中的觸相還不大明顯,等到出生與外界的五塵相觸,這才有顯著的識觸。因此,古人傳說緣起因果,是「約位」說的,這就是在和合相續的一一階段上說。這等於現代的社會學者,把幾千年歷史的演變,劃成若干時代。然而工業時代,也還是有種莊稼的;同樣的,農業社會,也不能說沒有漁獵生活。緣起十二支也是這樣,名色階段也有識,六處中也有名色,每一階段都可以有(不一定有)其他的。不過從一一階段的重心、特色不同,分作多少階段。這不過依人生和合相續發展中──佛法本來是依人而立的去說明不同的階段罷了。知道了這一點,佛法的因果觀,才會契合于組織的、流動的,即無常、無我的。(<<佛法概論>>p.153 ~ p.154)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

謝師長及羽生法友的指導:

經愚者進一步思索師長所授後,理解之意為,其12支各各差別中,皆含攝其餘各支的可能,即類似天台家所說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

並非由早先愚者所惑,需要有道家所述,需要有其一才能生二,有其二才能生三;而不能由一直接生萬物的絕對關係,「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!

 

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或者「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」,在我看来,这类对存在的思量,并非佛陀讲法的取向。缘起是名色的集与灭,我们应作意于此,而不是其他-迷惑于存在。

爱-取-有-生-死 是缘起的根本,在其根本之上,可以有多样式的表达。阿含经文是佛陀与弟子在人间的所说,我们应当充分去体会,那是[那时那地那人的所说],如理作意,以向解脱的行为突破内心的思虑。

要突破对时间的困惑,无须对其过多的思量;请努力作意于[此有彼有 此无彼无],而真正的佛法正是引导我们去现观缘起,那是即时的知道,绝非虚幻、想象与信仰所得。我们能够知道名色无常,终将消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