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概論-存在與否定

存在與否定

平常以為愛著只是佔有的戀著,實則愛的意義極深,不但是如此的。經中常說有三愛:欲愛,有愛,無有愛。「欲」即五欲──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欲;對此五塵的貪愛和追求,是欲愛。貪著物質境界的美好,如飲食要求滋味,形式貪求美觀,乃至男女的性愛,也是欲愛之一,這是屬於境界愛的。「有」即存在,佛法以有情為本,所以每稱有情的存在為有。如三有:欲有,色有,無色有。四有:生有,本有,死有,中有。有愛,即於有情自體起愛,即自體愛。無有愛,此「無有」極難解,近人所以或解說為繁榮欲。這仍應依古代的解說,即否定自我的愛。凡是緣起的存在,必有他相對的矛盾性,情愛也不能例外。對於貪愛的五欲,久之又生厭惡;對於自己身心的存在,有時覺得可愛而熱戀他,有時又覺得討厭。這如印度的一般外道,大都如此,覺得生活的苦惱,身心的難以調治,因此企圖擺脫而求出離。中國的老子,也有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的見解。這還是愛的變相,還是以愛為動力;這樣的出世觀,還是自縛而不能得徹底的解脫。這三愛,經中又曾說為三求:欲求,有求,梵行求。梵行求,即是修遠離行,以圖否定存在的愛求。

有人說:佛法是否定生命──反人生的。這是對的,也是不對。如西洋某哲學家說:「道德的目的,在於不道德」。這不道德,並不是殺人放火等惡行,是說:道德的究極目的,在使人到達超越一般的道德。佛法說了生死,說無生,也是如此。一般的人生,愛染是他的特性,是不完善的。情本的有情,含有不可避免的痛苦,有不可調治的缺陷,故應透視他,超脫他。佛法的體察有情無我無我所,不但離有愛,也要離無有愛。所以佛法說無生,不是自殺,不是消滅人生,是徹底的洗革染愛為本的人生,改造為正智為本的無缺陷的人生。這樣,無生不但無此生,更要無此不生。如龍樹的解說無生,即生、無生等五句皆絕。如佛與阿羅漢等,即是實現了情愛的超越,得到自由解脫的無生者。
導師:

回應

導師在文中說:

無有愛,此「無有」極難解,近人所以或解說為繁榮欲。這仍應依古代的解說,即否定自我的愛。

請教,這個“繁榮欲”做怎樣的理解好呢?

摩訶般若波羅蜜多

很是冒昧,个人回复不是关于[繁荣欲],是见到您提到[无有爱],就想着弄个明白。 

以下是在庄先生阿含经对读中搜索[无有爱]与[无色爱]的结果。

增壹阿含49品5經 彼云何名為愛?所謂三愛身是也。欲愛、有愛、無有愛

北傳:雜阿含298經 緣受愛者,彼云何為愛?謂三愛: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。

中阿含29經/大拘絺羅經 云何知愛如真?謂有三愛: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,是謂:知愛如真。
 

北傳:中阿含114經 癰本者,謂:三愛也,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,是謂癰本

北傳:雜阿含490經 舍利弗言:「有三愛,謂: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。」

雜阿含895經 「有三愛,何等為三?謂: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,為斷此三愛故,當求大師。」

北傳:雜阿含747經
河者,譬三愛: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

 

那么,明显的是,[有爱]=[色爱],[无有爱]=[无色爱]。三爱与三有对应,难道不是这样吗?若是这样,为何导师说极为难解呢?

 


 

請善知識參考:

三愛者。一欲愛。二色愛。三無色愛。欲愛云何。答於諸欲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欲愛。復次於欲界繫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諸法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欲愛。復次下從無間大地獄。上至他化自在天。於此所攝色受想行識諸法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欲愛。色愛云何。答於諸色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色愛。復次於色界繫十四界十處五蘊諸法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色愛。復次下從梵眾天上至色究竟天。於此所攝色受想行識。諸法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色愛。無色愛云何。答於無色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無色愛。復次於無色界繫三界二處四蘊諸法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無色愛。復次如欲色界決定處所上下差別不相雜亂。無色界中無如是事。然可依定依生勝劣說有下上。謂下從空無邊處天。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。於此所攝受想行識諸法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無色愛。如世尊說。

 有愛諸士夫  長世數流轉
 數受胎藏苦  往還諸有中
 斷愛諸有情  瀑流已斷故
 無愛潤生故  不流轉後有

復有三愛。一欲愛。二有愛。三無有愛。欲愛云何。答於諸欲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欲愛。有愛云何。答色無色界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有愛。無有愛云何。答欣無有者。於無有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無有愛。此復如何。如有一類怖畏所逼。怖畏所惱。憂苦所逼。憂苦所惱。苦受觸故。作是念言。云何當令我身死後斷壞無有。永絕眾病豈不樂哉。彼欣無有。於無有中諸貪等貪。執藏防護耽著愛染。是謂無有愛。如世尊說。

 愛所執有情  心貪有無有
 魔軛所軛故  身常不安樂
 流轉諸有中  生已歸老死
 如犢子愛乳  隨母嘗不離
(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四)

從上文來看,有愛包含了色愛和無色愛,而無有愛則是對有愛的否定,希望“身死後斷壞無有”,本質上仍是因有常、斷的不正見而產生的,與緣起的正見的無我相違背。
這樣理解妥否,請指教,謝謝。

摩訶般若波羅蜜多

導師所說的繁榮欲(vibhavatańhā)可能出自日本學者木村泰賢的《原始佛教思想論》(p.221~p.223,台灣商務印書館,1990年9月臺六版)第七章: 對於存在之價值判斷及其根據,其內容如下:

 

四、常樂我淨心理的根據  

今當再進而研究者。為佛陀緣何而得此常樂我淨之理想。自歷史言。不待論為自奧義書一方。引伸其系統而來。然佛陀既不認稟賦之梵我。則自理論言。固當別求其根據。惟此為後來大乘思想。最有關係者。以之為原始佛教問題。雖似僭越。但以為於此。有略加討論之必要耳。依佛說。一切均以欲為基礎。是雖佛陀自身。未嘗明言。然此種理想之心理根據。仍不能不求之於欲即無明之中。按無明之性質。自其表面之活動觀之。要不外為生之欲求之基礎。冀以滿足其欲之蒙昧的衝動。但自其內容之意義考之。是即為無窮生命之暗示所潛在也。如前所述。依佛說。吾人之欲。以有欲(bhavatańńhā)為中心。而為愛欲(kāmatanhā)繁榮欲(vibhavatańhā)之三種。但此等欲之活動。自表面言。雖不外為要求個體及種族之保存繼續。與擴大之本能。然若推擴其意義。則不達到於生命之無限。即所謂備具常恒、普遍、與自主之絕對的生命之理想而不止。且細加檢校。縱為無意識的行動。然一切生物。尤其為人類亦直接問題。以此絕對的生命。為最後之目標。而施設一切。此洵為不可否定之事實也。(1)夫常樂我淨之理想淵源。亦實以此絕對的生命理想為中心而發生。若以之配合於上述三欲考之。則「常]可認為由有欲而來。為由愛欲而來。為由自主欲(即繁榮欲)而來。惟則當為由於以此等欲之絕對淨化為理想而來耳。常人於其生命之內容。雖抱此理想。乃不以此為意識。僅立於此表面活動所拘束之中。佛陀則大聲疾呼。以啟發其內容之深邃強大。並以之為直感。置人生至高之理想於此。參照比較。而判斷一切。一言以蔽之。常人僅為目前之小欲所拘束。佛陀則驀直進於無限之大欲。絕對之欲是也。迨後大乘教理。謂人人悉有佛性。乃至謂煩惱即菩提。實可謂洞徹此理之言也。蓋僅在欲望之表面者。雖為煩惱。若一經潛至於其內的意義。是為營求不死無限之菩提心。又一切生物。苟有自爾而備之可能性。亦即所謂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矣。

我請教莊春江兄,其看法如下:

繁榮欲(vibhavatańhā)
「欲」應該是taṇhā的對譯,漢譯阿含都譯為「愛」,水野弘元譯為「渴愛」。
「繁榮」應該是vibhava的對譯,水野弘元譯為:
vibhava:
m. [vi-bhave] 富, 繁栄, 権勢; 非有, 無有, 虚無. -taṇhā 無有愛, 虚無への渇愛. -diṭṭhi 無有見, 虚無説 (水野弘元)
此字為vi-bhava,vi-有幾種意思:
vi-:
pref. [〃] 分, 離, 別, 異, 反 (水野弘元)
vi-:
pref. 1. 擴大 2. 離 3. 逆 4. (強意).(廖文燦)
bhava,就是「有」(愛、取、有的有):
bhava:
m. [〃<bhū] 有, 存在, 生存, 繁栄, 幸福. (水野弘元)
將vibhava譯為「繁榮」就是取vi-[1. 擴大/4. (強意)]+bhava[繁栄],但如果後面連taṇhā,就不能譯為「繁榮」,只能譯為「無有愛;虚無」(vi-[2. 離 3. 逆]+bhava[有;存在;生存]),「繁榮欲」確定是錯誤的翻譯。

 

「欲的渴愛」(kāmataṇhā,另譯為「欲愛」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為求感官快樂的渴望」(craving for sensual pleasures)。

「有的渴愛」(bhavataṇhā,另譯為「有愛;存在的渴愛」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為求存在的渴望」(craving for existence)。「有」(bhava)即十二緣起的「有支」
 
「虛無的渴愛」(vibhavataṇhā,另譯為「無有愛;非有愛」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為求根絕的渴望」(craving for extermination)。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

「欲有、色有、無色有」(kāmabhavo, rūpabhavo, arūpabhavo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感官-領域的存在,色-領域的存在,非色-領域的存在」(sense-sphere existence, form-sphere existence, formless-sphere existence)。「無色」即「無色界」,「有」(bhavo),即十二緣起的「有」。

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」(kāmadhātu, rūpadhātu, arūpadhātu.)

「欲的渴愛、有的渴愛、虛無的渴愛」(kāmataṇhā, bhavataṇhā, vibhavataṇhā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首先,可以知道的是,只是依靠巴利文字的拼装,难以得到佛陀真意。有时,还会弄出如[繁荣欲]这样失败的解释。

我们应做的是纵贯阿含经文本身。后来的阿毘達磨暂不议,让史学家去评述把。

要注意到,阿含经中,「欲愛、有愛、無有」只出现在[增壹阿含49品5經] 、[長阿含13經/大緣方便經];其他俱是「欲愛、色愛、無色」;与之对应的南传是「欲的渴愛、有的渴愛、虛無的渴愛」。

如果认为「欲愛、有愛、無有」与「欲愛、色愛、無色」是不同的两组,而对应南传的翻译只有一个。那么,北传经文中更多出现的「欲愛、色愛、無色」是错误的翻译吗?

或者,若南传经文中「欲的渴愛、有的渴愛、虛無的渴愛」只是对应「欲愛、有愛、無有」,则与「欲愛、色愛、無色」对应的南传译文在哪里呢?

这是疑点之一。

再来看「有的渴愛」bhavataṇhā,当你把这个[有]直接看作[色有]+[无色有],也即[欲的渴爱]+[有的渴愛」已然覆盖三界之有:[欲有]+[色有]+[无色有],这也确实由此出现了一个难题:

在三界之爱以外,还有一爱与之同日而语。这也难怪导师说极为难解。

但是,若许可这说法,那么我是否可说:即便舍断三界之爱,也不足以解脱呢?

这是说不通的!

导师引来[中國的老子,也有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的見解。]。个人以为老子,对身的否定,也不过是对[欲界]的超越,终究还落在[色界]与[无色界]之中。

这是疑点之二。

那么,要读懂,融通这阿含经文,唯有超越沉积于其之上的历史演说。

我只能说:「欲的渴愛、有的渴愛、虛無的渴愛」、「欲愛、有愛、無有」、「欲愛、色愛、無色」三者是一,与「欲界、色界、無色」相呼应。

其中[有愛]之[有]指向[色有];[無有愛]之[無有]指向[色的超越](南传经文中有[色想的超越]),即区别于[色有]的[无色有],并非以往认定的[对存在的否定]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除了在長阿含13經/大緣方便經之外,在長阿含中,“無有愛”還有兩次出現(卷八佛說長阿含第二分眾集經第五[0050a07],卷九第二分十上經第六[0053a19]),並且都是以 

謂三愛:欲愛、有愛、無有愛。

的句式出現的,請參考。

摩訶般若波羅蜜多

手头上只有庄先生的阿含对读好搜索,目前还没有出到长阿含。

您也不妨搜索[無色愛],数量远多于[無有愛]。

末學對“無有愛”的理解是,無有愛是有愛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,正如“斷見”是“常見”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。

就比如一個人對生命的痛苦極端失望而自殺,不希望這樣的生命的存在。這個自殺是對生命狀態的否定,但其實未嘗不是一種對生命狀態的祈求,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了。

摩訶般若波羅蜜多

一.就自杀这一具体事相,本人无意过多考虑。然阿含经中也有阿罗汉自杀的实例,自杀并非就一定是爱。

刚才吃饭,也连带着想到[無色界]是否有色?

如今自己有想明白。[無色界]明确有细微色。原因暂时有一个。无论是在[欲界]/[色界]/[无色界],一期生命的成长/死亡均由色主导,即死亡是四大之色的败坏之死。

基于此,与一期生命生死相关的根本之[色有],将其称作bhava,与[有爱]之[有]并谈,应不为过。

[無色界]中的「有想無想處」,依庄先生阿含辞典:

在(未解脫的)生存中最高境界者。「第一有」,南傳作「有之頂點」(bhavaggaṃ,另譯為「有頂」),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存在的頂點」(the pinnacle of existence)。

[無色界]看来也势必占有三爱中[無有]一席。

另附一经供揣摩

北傳:雜阿含463經

尊者阿難答瞿師羅長者: 
  「謂:三種出界,云何三?謂:從欲界出至色界,色界出至無色界,一切諸行、一切思想滅界,是名三出界。」 
  即說偈言: 
  「知從欲界出,超踰於色界,一切行寂滅,勤修正方便。 
   斷除一切愛,一切行滅盡,知一切有餘,不復轉還有。」 

二.在种种思量之后 我可能需要把最初的想法继续

欲爱:境界之爱 五欲之爱

有爱:存在之爱

无有爱:虚荣,我找到这个词来说明此爱,不定准确,确是直观:虚荣。见解之执取(我见,我慢),法境之爱。容以后详说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