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大乘論講記-16 甚深

16 甚深

非於此、非餘,非智、而是智,與境無有異,智成無分別。

非智而是智,餘譯本作『非智非非智』,世親釋論中具有二釋。

無分別智從它的所緣來說:並「非」就是「於此」依他起性的名言相上轉,因為它是無分別的;但也「非」離開依他性以其「餘」的境界為所緣。法性是諸法的普遍實性,就是以這依他分別法的真如法性為所緣。非於此表示與依他的非一,非餘表示非異。這就是說無分別智所證境界,不離依他起,是於依他起上知它的寂滅相。從它的能證智說:無分別智「非」是平常的尋伺相應「智」,世間共許的智的定義,並不適合它。但也不是非智,「而是智」的種類,從能通達諸法實性上說,最適當的名詞仍然是智,除了智以外,實在沒有更能表達它的名字。從它的智境關係上說:它「與境無有異」。所緣的法性境界是無分別的,能緣的「智」也「成無分別」,智境無異,所以皆成無分別。不然,或者有能所的別異,或者取有分別的境相,無分別智也就不成其為無分別了。這樣的非依他境,非非依他境,非智,非非智,說它有境智又沒有能所差別,這是甚深的自覺聖境,教相的安立,也只姑為擬議罷了。

應知一切法,本性無分別,所分別無故,無分別智無。

「一切法」從「本」以來,法「性」法爾是「無分別」的。它本來如此,並非因能證的智去通達它才成為無分別。法性無分別,就是說眾生一般有分別識所取的「所分別」義,本來就是「無」,但這卻引起一個問題:一切法既然本來就是無分別,一切眾生為何不本來就成佛呢?這因眾生無始時來名言熏習,顛倒計著,妄現有分別相,「無」有「無分別智」去通達諸法的無分別法性,所以受虛妄的分別所支配,不能成佛。也就因此,雖然法性無分別,是迷悟不二,而眾生還是眾生,要成佛還得努力!無分別智無,魏譯作『彼智無分別』,意義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