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大乘論講記-乙 相

乙 相

一 六種最勝

此六種相云何可見?由六種最勝故:一、由所依最勝,謂菩提心為所依故。二、由事最勝,謂具足現行故。三、由處最勝,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。四、由方便善巧最勝,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。五、由迴向最勝,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。六、由清淨最勝,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。

「相」是六波羅蜜多的體相,要怎樣才能成為六度呢?六度的體相,「由六種最勝」來顯示:一、「所依最勝」:菩薩修習波羅蜜多,是以大「菩提心為所依」的;離卻上求下化的菩提心,布施持戒等都不是波羅蜜多了。二、「事最勝」:如布施,內而身心,外而資財,一切的一切,都能施捨;其他的五度也如此。在六度的量上,是非常廣大,「具足現行」的。三、「處最勝」:菩薩修習六波羅蜜多,不是為自己,「一切有情」的「利益安樂事」,為六度的「依處」。這與前所依最勝不同,前是與菩提心相應,這是大悲心為根本。四、「方便善巧最勝」:在修六度的時候,為通達一切法性空的「無分別智所攝受」。如布施時,不見有施者、受者及布施的財物,三輪體空。《般若經》說:『以無所得為方便』,就是這個意思。平常說六波羅蜜多中,般若是智慧,前五是方便,其實無分別智,正是大方便。能真實巧用無所得空,才能動,能出,能領導萬行,圓成佛果。五、「迴向最勝」:將修波羅蜜多所得的一切功德,「迴向無上正等菩提」,不作其餘人天或小果的資糧。前面的發菩提心上求下化,是約修習六度的動機說;現在是約修習以後的歸趣說,兩者不同。六、「清淨最勝」:這六度,在無分別智斷除「煩惱所知二障」的雜染時,以「無障」的清淨心去修習「集起」的,所以叫清淨最勝。具有這六相的布施持戒等,才是真實的波羅蜜多。

二 四句分別

若施是波羅蜜多耶;設波羅蜜多是施耶?有施非波羅蜜多,應作四句。如於其施,如是於餘波羅蜜多,亦作四句,如應當知。

根據前面的定義,分別施等是否就是波羅蜜多,這一一度有四句分別,現在且以布施波羅蜜多為代表:一、布「施非波羅蜜多」,就是離六種最勝的布施。二、是波羅蜜多非布施,這是依六種最勝所行的持戒忍辱等。三、是布施亦是波羅蜜多,就是依六種最勝所行的布施。四、非布施亦非波羅蜜多,凡是離六種最勝所行的其餘戒等五度。依這布施「作四句」,「於餘」戒等「波羅蜜多,亦作四句」,可以例「知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