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大乘論講記-第五章 彼入因果

第五章 彼入因果

第一節 總明因果

如是已說入所知相,彼入因果云何可見?謂由施,戒,忍,精進,靜慮,般若六種波羅蜜多。云何由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?復云何六波羅蜜多成彼入果?謂此菩薩不著財位,不犯尸羅,於苦無動,於修無懈,於如是等散動因中不現行時心專一境,便能如理簡擇諸法得入唯識。菩薩依六波羅蜜多入唯識已,證得六種清淨增上意樂所攝波羅蜜多。是故於此設離六種波羅蜜多現起加行,由於聖教得勝解故,及由愛重,隨喜,欣樂諸作意故,恆常無間相應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速得圓滿。

「入所知相」,重在從妄入真的唯識觀,「已」在上面「說」過。大乘現觀是般若方便相助成的,無論是「彼入」的「因」,及彼入的「果」,都不是偏修智慧的,所以對能入的因及所得的果──布「施」,持「戒,忍」辱,「精進,靜慮,般若」的「六種波羅蜜多」,有加以解說的必要。

先說「由」修「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」的入因:修唯識觀的「菩薩」,理解一切唯識無義,於是「不著」世間的一切「財位」──利祿,並且能將自己所有的施濟群眾。他對自己所受的清淨「尸羅」(戒法),能嚴持「不犯」,就是一點小小的過失,也要慚愧懺悔,決不放過。在修行的過程中,遇到什麼自然的,人事的,身體的種種痛「苦」,為了向自己所希求的目標前進,能忍受一切的磨練,不會移「動」為道的意志。那麼,對於止惡行善的「修」行,便能精進不「懈」再接再厲去做。著財位,犯尸羅,不能忍苦,懈怠放逸,這都是「散動」的「因」素,使我人不得以安寧的精神去體解正法。若把這些散動的因素克服了,「不」再使它「現行」的「時」候,就自然容易做到「心專一境」,入於甚深的禪定。有定力,「便能」發生「如理簡擇諸法」的有無假實的智慧,因之便「得」悟「入唯識」。入唯識的因,雖說有六種波羅蜜多,但主要的還在智慧,縱有前五波羅蜜多,還是不能悟入的。但若沒有前五波羅蜜多做助伴,做基礎,如實智慧也是同樣的不能發生,所以說由六波羅蜜多得入唯識。

再說「六波羅蜜多成彼入果」:「菩薩依六波羅蜜多」,對治六障,悟「入唯識」以後,便「證得」了「六種清淨」──與離障的無分別智相應的,「增上意樂」(即有強勝功能的欲勝解)「所攝」的「波羅蜜多」。證得清淨增上意樂的聖者,縱然「離」了「六種波羅蜜多」的「現起加行」,清淨的六度,依舊在增進。如布施必須要有受施的人,所施的物,和布施的動作;常人離了這些,就失其布施的意義。但在悟入唯識的菩薩則不同,他具備了幾種特殊的力量,還是在修習前進的。一、「由」它對「於聖教」獲「得」了殊「勝」的理「解」力;理解聖教所說的種種波羅蜜多,雖極為深奧難行,如果能去實行,必能獲大利益。這根本的信念,它再也不會退失的。二、對波羅蜜多起「愛重」的作意力,因見到六度有無窮的功德,起愛敬尊重想。三、對波羅蜜多起「隨喜」的作意力,這就是自己雖沒有實行,但見他人在修六度或者稱嘆六度,心中非常同情,口中不息的讚嘆,這也等於自己去身體力行。四、對波羅蜜多生起「欣樂」的「作意」力,勝解了六度的殊勝功德,因此希望自己能夠獲得圓滿這波羅蜜多。由勝解力及三種作意力,菩薩便能「恆常無間相應」不離的「方便修習六種波羅蜜多,速得圓滿」。

此中有三頌:已圓滿白法;及得利疾忍;菩薩於自乘,甚深廣大教;等覺唯分別,得無分別智;悕求勝解淨,故意樂清淨;前及此法流,皆得見諸佛;了知菩提近,以無難得故。由此三頌,總顯清淨增上意樂有七種相:謂資糧故,堪忍故,所緣故,作意故,自體故,瑞相故,勝利故。如其次第,諸句伽他應知顯示。

這三頌依次解釋後面長行中所列的清淨增上意樂的七種相。有的譯本在「所緣故」下,加一『對治故』,成八種相。一、資糧相:「白法」是善清淨法,如雪白的東西,不受雜色的染污。這裡就是說彼入因的六波羅蜜多,前五是福德資糧,般若是智慧資糧,此二資糧在勝解行地「已」積集「圓滿」,才能證得清淨增上意樂。二、堪忍相:加行位上的四如實智,是深刻的,敏捷的「利疾忍」。由這智慧,才能勵行難行的六波羅蜜多,印解忍可唯識無義的真理。三、所緣相:「菩薩」以「自乘」的「甚深廣大教」為所緣。甚深是智慧,廣大是前五波羅蜜多,也可說是神通,或禪定,或方便。依大乘六波羅蜜多的教法,修習總空性相,才能了達諸法實性,證得增上意樂。四、作意相:「等」是周遍,「覺」是了知,周遍了知一切法都無有義,「唯」是「分別」心的顯現。由觀察慧──作意,能知一切唯有分別,那就能境空心寂,不起分別,「得無分別智」,這是增上意樂的如實作意。說有八種相的,把這得無分別智解說為對治相。五、自體相:意樂,到底是什麼?「希求」是樂欲,是信的果;「勝解」是深忍,是信的因。既指出因果,信的本身就含攝於中,也就是與欲勝解相應的「淨」信;這與小乘的四證淨相當。因為與無分別智相應,自覺自證,不由他悟,所以「意樂」的自體「清淨」。六、瑞相相:「前」是加行,「此法流」指定中的觀心。定心與水流一樣,水淨了就能映現一切,定心中也能觀一切。因定心的法流水清淨,所以「得見」十方「諸佛」現身說法。這是證入清淨意樂必有的瑞相。七、勝利相:得清淨意樂,見諸佛說法,這時就「了知」自己與無上「菩提」很接「近」,是不「難」證「得」的了。「由此三頌」以下,總攝清淨增上意樂的七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