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大乘論講記-丁 聲聞異門教

丁 聲聞異門教

復次,聲聞乘中亦以異門密意,已說阿賴耶識,如彼增一阿笈摩說:世間眾生,愛阿賴耶,樂阿賴耶,欣阿賴耶,憙阿賴耶;為斷如是阿賴耶故,說正法時,恭敬攝耳,住求解心,法隨法行。如來出世,如是甚奇希有正法,出現世間。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,由此異門密意,已顯阿賴耶識。於大眾部阿笈摩中,亦以異門密意,說此名根本識,如樹依根。化地部中,亦以異門密意,說此名窮生死蘊。有處有時見色心斷,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。

阿賴耶識,在大乘中固然處處說到,就是「聲聞乘中」,也常常以「異門」說到的。異門是從不同的形式,從多方面說明的意思,異門並不就是密意。本論的『安立異門』,是通於阿陀那等的。這裡,唯就小乘的異門教來說。

一、《增一阿笈摩》的異門說:論中引的「增一阿笈摩」,據《成唯識論》說,是有部的教典。四種阿賴耶,其他部派的《增一經》中是沒有的,我國現有的《增一經》中也沒有說到。世親解釋這四種賴耶,說「愛阿賴耶」是總,餘三阿賴耶約三世別說。現在「樂阿賴耶」,過去「欣阿賴耶」,未來「憙阿賴耶」。因為「世間眾生」,對這賴耶發生愛樂欣憙的染著,不得解脫。「為斷」除這樣的「阿賴耶」,所以佛陀宣「說正法」。眾生了知自己之所以在生死海中流轉不得解脫,就是由於欣憙愛樂阿賴耶的關係,故在佛陀說正法「時」,「恭敬攝耳」的聚精會神去聽,安「住」在希「求解」脫的「心」中,「法隨法行」,以期獲得真正的解脫。這樣深奧的「甚奇希有正法」,唯有在「如來出世」時才能「出現世間」,導引眾生出離苦海。這希奇的正法,「於聲聞乘如來出現四德經中」(增一阿含經中的一經),佛陀「由此」四種賴耶,已經「異門」開「顯阿賴耶識」。可見阿賴耶識,並不單是大乘的,小乘學者,似乎也不能不承認賴耶的存在。

【附論】一般人把阿賴耶識單看為依處,把它認作所執的,是真愛著的處所。其實,從它的本義上看,從小乘契經的使用上看,都不一定如此。它與愛、親、著等字義相近,故可解說為愛俱阿賴耶,欣俱阿賴耶等,它的本身就是能執的。因為能染著的賴耶是生死根本,所以要說法修行去斷除它。

二、大眾部的異門說:小乘各派所有的經典,各有不同之處;此中說「於大眾部阿笈摩中」,表示不是其他部派所共誦的。他們的經中說有「根本識」,其實也是「異門」宣說賴耶。根本識,就是細心,就是識根。由這細心,六識依之生起,所以此識叫做根本識:譬「如樹」莖樹枝等的所「依根」。此中說的根本識,實在就是意根,就是十八界中的意界,它與唯識思想有很大的關係,如《三十唯識頌》說『依止根本識』等,這名義就是採取大眾部所說的。

三、化地部的異門說:無性釋論裡說這一派的教義中,立有三蘊:一切現行的五蘊,剎那生滅,叫『一念頃蘊』;在這剎那生滅的五蘊中,還有微細相續隨轉與一期生命共存亡的,叫『一期生蘊』;這一期生蘊,雖然因著一生的結束而消滅,但還有至生死最後邊際的蘊在繼續著,也就因此才生死不斷,待生死解決了才得斷滅,這叫做『窮生死蘊』。一期生蘊,是能感異熟果報的有支熏習。那能感一期果報的業力,是隨逐這報體而存在與消失的。不斷的「窮生死蘊」是什麼?一切法不出色心,然於無色界「處見色斷」,無想定等「時」見到「心斷」。但所斷的祇是色心的現行,並非種子;那色心的名言種子,在沒有轉依前是沒有間斷的,所以心色斷了還能生起。「非阿賴耶識中彼種有斷」;故知彼部所說的窮生死蘊,只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的異門說而已。

戊 總結成立

如是所知依,說阿賴耶識為性,阿陀那識為性,心為性,阿賴耶為性,根本識為性,窮生死蘊為性等;由此異門,阿賴耶識成大王路。

「窮生死蘊為性等」的等字,是等於正量部的『果報識』,上座部分別論者的『有分識』。「由此」阿賴耶識到窮生死蘊等種種「異門」,證明一切所知法種子依的存在。阿賴耶緣起的理論,也就「成大王路」了!大王路,就是世間大王所走的道路,寬廣、平坦、堅固、四通八達,沒有什麼障礙。現在說的所知依阿賴耶識,也像王路一樣,理由很充足、平正、堅固、顛撲不破,沒有懷疑的餘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