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9 苦集相鈎纏

己二
庚一: 苦集相鈎纏,死生從緣起,佛說十二支,如城如果樹。

  四諦的苦諦與集諦,已約略說明了。現在要說緣起法門,緣起就是集苦相生的豎的說明。要知道,不只是由集而生苦,苦也是能起集的。如眾生在感到 [P165] 了生的苦報後,依此業感的身心苦果,又有煩惱與業的活動。所以,「苦」與「集」是互「相鈎」引,互相「纏」縛,也就是展轉為因果的。明白了這,對「死生」的「從緣」而「起」,已有了扼要的了解。要知緣起說的主要意義,是說:一切的存在,都是從因緣而起的。那因緣,也還是從因緣而生的。所以每一存在的事物,從過去看,都是從因緣而有的,這就是果了。從這而看到未來,又都有影響未來的力量,所以這也就是因了(且約前後因果說)。在這樣的見解下,神教的創造說,成為不可能。因為一切由神而生起,而神卻是不從因有的。這種為因而不從因有的創造者(神,作者),是非現實的,僅是幻想的產物。所以,佛說生死無始。拿苦與集來說:苦從集生,而集又依苦而起,一向是這樣的展轉相續。如從一點鐘而到十二點,又從十二點而到一點鐘,不能說最初從何而起一樣。生死的無始相續,就是從緣起的正見中發現出來。

  「佛說」緣起,因隨機不同,所以有不同的開示。「十二支」說,只是說得更完備些,成為佛教緣起說的典型而已。如說集與苦,也是緣起。或說三支 [P166] :煩惱,業,苦。從煩惱起業,由業感苦果,又依苦果而生起煩惱。或說五支,這是《阿含經》中常見的,就是:愛,取,有,生,老病死。或者說十支,是:識,名色,六處,觸,受,愛,取,有,生,老病死。或說十二支,就是: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處,……有緣生,生緣老病死。十二支,就是十二分。在眾生生死延續的過程中,觀察前後相生的因果系列,而分為十二。古人稱此為『分位緣起』,是很有道理的。也惟有如此觀察,才能充分明了生死延續的過程。但緣起的原則是一,而說明是可以多少不同的。研究起來,這十二支,應該是不同說明的總合,所以也不一定專依古人的分位緣起說。佛說十二支緣起,有種種譬喻。或說「如城」:眾生在十二緣起的因果系中,像在四周圍繞的城中,不得其門而出。可以出來的地方──城門,又有守衛巡邏的,所以過門也不能出去。眾生在生死中,雖有可以由此而解脫的地方,但為煩惱所困惑,一直沒有衝破這緣起的連鎖,而得到解脫。又說「如果樹」:如從種子發芽,生枝葉,開花,結果;果實又成為種子,又會發芽生葉 [P167] 。雖然在前的不就是後來的,卻有因果的密切關係。種果相生,一直延續下來,拿這作為生死緣起相續的比喻,是最親切不過的。

  
庚二
辛一: 無明之所覆,愛結之所繫,有識身相續,相續而不已。

  緣起支的敘述,很多是從識支開始的,所以經說:『齊識而還,不能過彼』(12)。可是,在識支以前,有的又加上無明與行二支,成為十二支。在《阿含經》中,一再說:『無明覆,愛結繫,得此識身』(13)。無明,愛(行),識三者,可以看作完整的,獨立的緣起說。等到與識支以下相綜合,才成為十二支的。現在,先從這三支自成統系的意義來說。

  「無明」「所覆」,「愛結」「所繫」,在上面的譬喻中說過。生死流轉,如陷身在棘藤深草叢中,眼目又被蒙住,不能脫離一樣。無明,是知的迷謬錯亂,所以像布物的蒙蔽了眼目。經上說:『真義心當生,常能為障礙,俱行一切分,謂不共無明』(14)。無明確是對於通達真實義的智慧,起著蒙蔽障礙作用的。愛有染著的作用,使人繫縛在生死中,所以譬喻為結。從煩惱來說:無 [P168] 明是屬於知的,是認識上的錯亂;愛是屬於情意的,是行為上的染著。有了這兩大因緣,眾生就感到了「有識身」──眾生自體,而「相續」的流轉生死。這也就是無明為父,貪愛為母,和合而生生死眾生的意思。與經說的:『諸業愛無明,因積他世陰』(15),也大體一致。這三事,說盡了生死流轉的主要項目。得有識身,是有取識的結生相續,為一新生命的開始。這樣的無明,愛,識身,無始以來,從過去到現在,現在到未來,一直是這樣的,不斷的「相續」「不已」。

  在一般的十二支緣起中,第二支是行,行是業的別名。行業,不是別的,只是與愛相應的,思心所所發動的行為。所以三事說的無明,愛,識,與十二支中的無明,行,識,是可以相通的。如從十二支的立場來說:識是現在這一生的開始。拿人來說,就是當父精母血結合時,有識的剎那現起,因而結成有心識作用的新生命。這樣的有識結生的新生命,從何而來呢?這是從前生的業種所引發的;業就是行支。當前一生的最後死亡時,雖然身心崩潰了,但過去 [P169] 所造作的業能,並未消失;等到因緣和合,就隨著業力善惡的不同,而得或苦或樂的果報體,成為一新的個體,新的生命。行業的感果,是離不了煩惱的發業與潤生的,無明就是煩惱,是以我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的總名。這樣,由於過去世的煩惱──無明,有過去世的業──行;從過去世的煩惱與行業,才有現生的生命開始──識。從無明而行而識,說明了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死歷程。 

 

註解~4.(12)《雜阿含經》卷一二(大正二�八0下)。

註解~4.(13)《雜阿含經》卷一二(大正二�八三下)。

註解~4.(14)《攝大乘論本》卷上(大正三一�一三四上)。

註解~4.(15)《雜阿含經》卷一三(大正二�八八中)。

導師:

Comments

一切有情在生死瀑流中,以十二緣起來說(十二緣起稍後的單元將會有解說,暫不詳談),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44頁提到這樣的生死流轉「實在就是苦與集的系列說明。」由於以前所造的染因而有現今的苦果,若在知見與行為上仍無改善,難免又增造新的染因而引生當來的苦果。從當來的苦果往前看,當然是現今所造因所導,再往前看,現今之所以造因,却是因為有了煩惱相應的五蘊身——這一期的生命苦果,苦與集這樣的輾轉相纏,如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五十》偈頌說的:「由集能生苦,因苦復生集。

多聞思版主

云何為因緣法?謂此有故彼有。謂緣無明行,緣行識…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。《雜阿含296經》

緣起的定義,是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」。簡單的,可解說為「緣此故彼起」。任何事物的存在──有與生起,必有原因。「此」與「彼」,泛指因果二法。(<<佛法概論>>p.147 ~ p.148)

 

多聞思版主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65~166頁提到緣起有三支、五支、十支、十二支等不同的開示。謹節錄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》一段文作為參考:

復次,世尊為受化者,施設緣起,少多不定。

謂或有處說一緣起:謂一切有為法總名緣起。如說:「云何緣起?謂一切有為法。」

或復有處說二緣起:謂因與果。

或復有處說三緣起:謂三世別,或煩惱、業及事為三。無明、愛、取說名煩惱,行、有是業,餘支是事。

或復有處說四緣起:謂無明、行及生、老死。現在八支攝入四種,謂愛取入無明,有入行,識入生,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。

或復有處說五緣起:謂愛,取,有及生,老死。前際七支攝入此五,謂無明入愛取,行入有,識入生,名色六處觸受入老死。

或復有處說六緣起:謂三世中各有因果。

或復有處說七緣起:謂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。後際五支攝入此七,謂愛、取入無明,有入行,生入識,老死入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。

或復有處說八緣起:謂現在八支,過去、未來四支攝入此八。謂無明入愛取,行入有,生入識,老死入名色六處觸受。

或復有處說九緣起:如大因緣法門經說。

或復有處說十緣起:如城喻經說。

或復有處說十一緣起:如智事中說。

或復有處說十二緣起:如餘無量契經中說。

多聞思版主

緣起法「如城如果樹」的譬喻可以參考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四》,謹節錄如下:

此十二支緣起法,有根、有莖、有枝、有葉、有花、有,猶此中,根者謂無明、行,莖者謂識名色,枝者謂六處,葉者謂觸、受,花者謂愛、取、有,果者謂生、老死。此十二支緣起法樹,或有花有果,或無花無果。有花有果者,謂異生及學。無花無果者,謂阿羅漢。…若所化生有上品愛取者,佛則為說緣起如城

多聞思版主

在《雜阿含294經》裡世尊說: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,愛緣所繫,得此識身。彼無明不斷,愛緣不盡,身壞命終,還復受身。還受身故,不得解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苦。…」

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八》以譬喻說明:「諸有情類為無明蓋所盲,愛結所縛故,不能棄捨生死趣向涅槃。譬如有人遭二怨賊,一縛其手足,二以土坌眼,是人被縛眼無所見,不能逃避至安隱處。有情亦爾,無明所覆,貪愛所結,不能捨離生死趣向涅槃。

這也就像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67頁說的:「生死流轉,如陷身在棘藤深草叢中,眼目又被蒙住,不能脫離一樣。無明,是知的迷謬錯亂,所以像布物的蒙蔽了眼目。

多聞思版主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68~169頁提到從無明、愛(或行)、而識等「三事」,說明了從過去到現在,又從現在到未來這樣相續不斷的生死歷程。今謹另節錄《大智度論卷第五》所說的「三事」以為參考:

煩惱、業、事法次第展轉相續生,是名十二因緣。是中無明、愛、取三事名煩惱;行、有二事名為業;餘七分名為體事。是十二因緣,初二過去世攝;後二未來世攝;中八現前世攝。是略說三事。」

多聞思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