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1 恥有所不知

甲一
乙一
丙一
丁一
戊一:恥有所不知,恥有所不能,恥有所不淨,迴入於大乘。

  修習大乘佛法,不消說,是以發菩提心為主的。但眾生的根性不一,所以引發菩提心的因緣也不同;依此而表現的菩薩風格,起初也多少有差別的。為了避免專以自己的偏好來衡量一切,自讚毀他,無意中損害佛法,所以對此不能不先有相當的認識。

  上面說到的三乘共法,主要是聲聞(緣覺)乘。二乘的學者,也是會發菩提心而入大乘道的:有的初學聲聞行,不曾決定,就轉學大乘;有的在聲聞中[P257]已得決定(忍位),或是已證入法性而得初果(須陀洹)以上的;有的已證第四阿羅漢果的;也有入了無餘涅槃,再發大心的。從佛法唯是一乘道來說,小乘本是大乘方便道,當然遲早要入大乘道的。但在小乘行者的見地上,起初卻不免有點隔礙。拿阿羅漢果來說,他們自覺得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』(2);已經到了學無可學,進無可進的地步。佛是阿羅漢,他們也是阿羅漢;佛得解脫,他們也得解脫。自以為究竟了,那當然一時不想修習大乘道,於大乘毫無興趣。然而,佛不是修菩薩行,廣度眾生而成佛的嗎?佛為什麼不教聲聞行者修菩薩行成佛,卻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?這是一大疑問。同樣的證入法性,同樣的解脫生死,聲聞阿羅漢果真的什麼都與佛平等嗎?比較起來,真是『天地懸隔』了!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,在佛的善巧教導中,阿羅漢們不免要從自慚而到自怨,終於撤除了自以為究竟的心理障礙,發菩提心,重行走向佛道了!

  有的是自己心生慚「恥」,覺得自己「有所不知」,不能如佛那樣的遍知[P258]一切。大毘婆沙論說:佛曾與彌勒菩薩等說法,阿羅漢們都不能了解。從前,有人到祇洹精舍來出家,阿羅漢們觀察他的根機,一點善根都沒有,這是不適宜出家的,出家也不能獲得教證功德的。大家不肯度他,佛卻度了他出家,不久就證了阿羅漢果。大家覺得希奇,佛說:此人在無量劫以前,曾經因為虎難而口稱『南無佛』,憑這歸向佛的功德善根,現在才成熟而得度。這可見,在佛智慧的深徹與廣大面前,阿羅漢們的智慧,簡直如日光下的螢光了!還有,自己心生慚「恥」,覺得自己「有所不能」,不能如佛菩薩那樣的大能。如舍利弗說:『嗚呼深自責,云何而自欺!我等亦佛子,同入無漏法,不能於未來,演說無上道』(3)。其實,阿羅漢們不能的事太多了,如菩薩法的:『遊戲神通,淨佛國土,成就眾生』(4)等。還有,自己心生慚「恥」,覺得自己雖說斷盡了煩惱,而事實證明,還是「有所不」清「淨」的。如大樹緊那羅王彈琴,年高德劭的大迦葉,竟然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來。迦葉說:我雖能遠離世間的欲樂,但菩薩法的微妙欲樂,還有所染著呢!又如天女散華,華到菩薩身上[P259],不曾繫著;而落到聲聞阿羅漢身上,卻繫著了,這證明了內心的有所染著。又如小鳥通過舍利弗的身影,還不免『餘悸』;而通過佛的身影,就一些恐怖都沒有了。阿羅漢們是『不斷習氣』的;這種習氣,便是菩薩所要斷的煩惱。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,自己感覺到有所不知,有所不能,有所不淨,不免要自己慚愧,自己埋怨自己。一經佛的善巧教化,阿羅漢們就會「迴」自利的小心,發菩提心,而「入於」自利利他的「大乘」道了。

  
戊二:不忍聖教衰,不忍眾生苦,緣起大悲心,趣入於大乘。

  發心向大乘道,並非一定要經歷小乘聖者的果證;相反的,修學大乘法的主機,都是直從凡夫地而發心修學的。引起發心的因緣,種種不同:有的是親見如來(及菩薩)的色身相好而發心的;有的是見如來的神通威力而發心的;也有見如來法會的莊嚴,聽如來的圓音教化而發心的。有的生在佛後,聽見佛弟子的教化,或誦讚佛經的深義而發心的。或有自動的,也有被勸而發心的。發菩提心,主要是以佛菩提為理想而誓願希求。著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發心[P260]願求,當然是發菩提心的主要內容。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──悲願,那不是不圓滿的,就是容易退墮的。經上說:『菩薩但從大悲生』(5);所以發菩提心,也是:『發心為利他,欲(求)正等菩提』(6)。這樣,前面所說的,不太著重悲願的發心,可知是容易退失的發心了。著重於悲願而發心,略有二類:一、「不忍聖教(就是佛法)」的「衰」微,著重於護法而發心:知道三寶的殊勝功德,有救人救世,引生世出世間善法的力量。可是生在像末,佛法衰落不堪,為教內教外的邪惡所嬈亂,不能達成救人救世的任務。知道這惟有發菩提心,上求下化,才是復興佛教,利樂眾生的唯一辦法。這樣,就以不忍聖教的衰微為「緣」,而「起大悲心」,依大悲心而引發大菩提願。二、「不忍眾生」的「苦」迫,著重於利生而發心:或有生在時勢混亂,民生艱苦的時代,想予以救濟,而自己卻沒有救護的力量。深細的考究起來,知道惟有學佛成佛,才能真正的救度眾生的苦迫。這樣,以不忍眾生的苦惱為因緣,起大悲心,依大悲心而引發上求下化的菩提心。這二類發心,是出於深刻的智慧及悲願而自發[P261]的,所以是堅強有力,容易成就。真能這樣的依悲願而發心,就能從凡夫地而「趣入」「大乘」道了。

  我們這個時代,佛法是這樣的衰落,人生是這樣的苦惱,真正發菩提心的,應該是時候了! 

註【5-002】《雜阿含經》卷一一(「大正」卷二.七二頁下)。
註【5-003】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二(「大正」卷九.一0頁下)。
註【5-004】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二(「大正」卷九.一六頁中)。
註【5-005】待考。
註【5-006】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卷八引論(四七頁下)。

導師:

Comments

大乘,又作摩訶衍,摩訶衍是梵語mahAyAna的音譯,《Cologne Digital Sanskrit Lexicon》梵英字典英譯為" great vehicle ",意思是大的車乘,也就是漢譯的大乘。《大智度論卷第一百》說:「佛法皆是一種一味:所謂苦盡解脫味。此解脫味有二種:一者但自為身,二者兼為一切眾生。雖俱求一解脫門,而有自利利人之異,是故有大小乘差別。為是二種人故,佛口所說以文字語言分為二種:三藏是聲聞法,摩訶衍是大乘法。

多聞思版主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257頁問說:「佛不是修菩薩行,廣度眾生而成佛的嗎?佛為什麼不教聲聞行者修菩薩行成佛,卻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?這是一大疑問。同樣的證入法性,同樣的解脫生死,聲聞阿羅漢果真的什麼都與佛平等嗎?」從這段文說「同樣的證入法性,同樣的解脫生死」我們可以知道在證入法性,解脫生死來說,阿羅漢與佛是平等的,這如《中阿含145經》說, 論解脫「無有差別,亦無勝如」。但到底阿羅漢與佛確是不同的,至於阿羅漢與佛不同處,依經論說主要是:

一、佛是無師自覺的;(佛以外的聲聞,以下同)阿羅漢是聽聞佛法依法修學而成正覺的。

二、佛的三明滿足;阿羅漢的三明不滿足。(因此可以說「有所不知」)

三、佛度衆多;阿羅漢度衆少。(因此可以說「有所不能」)

四、佛是煩惱習氣俱斷的;阿羅漢是煩惱斷而習氣未盡斷的。(因此可以說「有所不淨」)

謹節錄經論幾段文如下以為參考:

 

我最上最勝,不著一切法,諸愛盡解脫,自覺,誰稱師?

無等、無有勝,自覺無上覺,如來天人師,普知成就力。

《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(二○四)經》

 

諸比丘!如來、應、等正覺,阿羅漢慧解脫,有何種種別異?……

是名如來、應、等正覺,所未得法能得,未制梵行能制,能善知道,善說道,為眾將導;然後聲聞成就隨法,隨道,樂奉大師教誡教授,善於正法。是名如來、應、等正覺,阿羅漢慧解脫,種種別異。《雜阿含第六八四經》 

 

彼(大阿羅漢、大辟支佛) 雖得三明,明不滿足,佛悉滿足,是為異。

問曰:云何不滿?云何滿?

答曰:諸阿羅漢、辟支佛宿命智,知自身及他人,亦不能遍;有阿羅漢知一世,或二世、三世,十、百、千、萬劫,乃至八萬劫,過是以往不能復知,是故不滿。天眼明未來世亦如是。佛一念中生、住、滅時,諸結使分,生時如是,住時如是,滅時如是。苦法忍、苦法智中所斷結使悉覺了。知如是結使解脫,得爾所有為法解脫,得爾所無為法解脫,乃至道比忍見諦道十五心中。諸聲聞、辟支佛所不覺知,時少疾故。如是知過去眾生、因緣、漏盡、未來、現在亦如是。是故名佛「明行具足」。《大智度論卷二》

佛出世時能度九萬九那由他人,聲聞弟子度一那由他。《優婆塞戒經卷第一》

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,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,故名為佛。《優婆塞戒經卷第一》

諸餘賢聖,雖能斷煩惱,不能斷習。…如是等諸聖人,雖漏盡而有煩惱習。如火焚薪已,灰炭猶在,火力薄故,不能令盡。若劫盡時火燒三千大千世界無復遺餘火力大故,佛一切智火亦如是,燒諸煩惱,無復殘習。《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》

多聞思版主

「迴」本義作「轉」解(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,從原來的解脫道掉轉而向於大乘菩提道,這又名為「迴小向大」。能不能回小向大,經論所說却不盡同,謹節錄厚觀法師編的《成佛之道講義》p158~p161 所集的幾段引文以為參考。共分四段:(一)二乘人不能回小向大(二)二乘人可以回小向大(三)《小品般若經》一方面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大心,一方面又暗示了迴心的可能(四)《大智度論》之會通。

(一)二乘人不能回小向大

1、《大品般若經》卷22〈遍學品74〉,大正8,381b15~17;《大智度論》卷86,大正25,659b26~28

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、得須陀洹果,乃至得阿羅漢果、得辟支佛道,然後入菩薩位,無有是處。

2、《維摩詰所說經》卷中,大正14,549b4~26

若見無為入正位者,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,卑濕淤泥乃生此華。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,終不復能生於佛法。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。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,糞壤之地乃能滋茂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;起於我見如須彌山,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。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,譬如不下巨海,不能得無價寶珠。如是不入煩惱大海,則不能得一切智寶。爾時大迦葉歎言:善哉善哉!文殊師利快說此語,誠如所言,塵勞之

疇為如來種。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乃至五無間罪,猶能發意生於佛法,而今我等永不能發。譬如根敗之士,其於五欲不能復利。如是聲聞諸結斷者,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。是故文殊師利!凡夫於佛法有返復,而聲聞無也。所以者何?凡夫聞佛法,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,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、力、無畏等,永不能發無上道意。

3、《大智度論》卷27,大正25,263b12~25

菩薩初發意時,所可怖畏,無過聲聞、辟支佛地。正使墮地獄,無如是怖畏,不永破大乘道故;阿羅漢、辟支佛於此大乘,以為永滅。譬如空地有樹,名舍摩梨,觚枝廣大,眾鳥集宿。一鴿後至,住一枝上,其枝及觚,即時壓折。澤神問樹神:大鳥鵰鷲皆能任持,何至小鳥,便不自勝?樹神答言:此鳥從我怨家尼俱盧樹上來,食彼樹果,來栖我上,必當放糞,子墮地者,惡樹復生,為害必大。是故,於此一鴿,大懷憂畏;寧捨一枝,所全者大。菩薩摩訶薩亦如是,於諸外道、魔眾,及諸結使、惡業,無如是畏如阿羅漢、辟支佛。何以故?聲聞、辟支佛於菩薩邊,亦如彼鴿,壞敗大乘心,永滅佛業。

4、《大智度論》卷31,大正25,289c20~22

如比丘破四重禁,是名畢竟破戒,不任得道!又如作五逆罪,畢竟閉三善道!若取聲聞證者,畢竟不得作佛。

5、《菩提資糧論》卷三,大正32,527c19~528a9

問:此應思量菩薩,為畏住泥犁?為畏墮聲聞獨覺地?

答:假使墮泥犁,菩薩不生怖,聲聞獨覺地,便為大恐怖。菩薩設住泥犁,與無數百千苦俱,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。

問:何故如此?

答:非墮泥犁中,畢竟障菩提,聲聞獨覺地,則為畢竟障。設入泥犁,於正覺道,不能作畢竟障礙。住泥犁時,乃至惡業盡邊,於菩提道暫為障礙。菩薩若墮聲聞獨覺地,則畢竟不生故,聲聞獨覺地,於正覺道乃為障礙。由是義故,菩薩入於泥犁,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。

問:其怖如何?

答:如說愛壽人,怖畏於斬首,聲聞獨覺地,應作如是怖。經中佛世尊作如是說:如愛壽人怖畏斬首,菩薩欲求無上菩提,怖畏聲聞獨覺地,亦應如此。是故菩薩雖入泥犁,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。

6、《十住毘婆沙論》卷五〈易行品9〉,大正26,41a3~12

《助道法》中說:

若墮聲聞地    及辟支佛地    是名菩薩死    則失一切利

若墮於地獄    不生如是畏    若墮二乘地    則為大怖畏

墮於地獄中    畢竟得至佛    若墮二乘地    畢竟遮佛道

佛自於經中    解說如是事    如人貪壽者    斬首則大畏

菩薩亦如是    若於聲聞地    及辟支佛地    應生大怖畏

7、《十住毘婆沙論》卷7,大正26,55a4~18

若諸聲聞人,未入法位者,令發無上心,使得佛十力。······ 聲聞人者:成聲聞乘。未入法位者:於聲聞道未得必定,能令此人發佛道心而得十力。若入法位者,終不可令發無上心。設或發心,亦不成就。如《般若波羅蜜》中,尊者須菩提所說:「已入正法位,不能發無上心。何以故?是人於生死已作障隔,不復往來生死,發無上心。」

(二)二乘人可以回小向大

《法華經》卷一〈方便品第二〉(大正9,7a29~c9)

佛告舍利弗:諸佛如來,但教化菩薩,諸有所作常為一事: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。舍利弗!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,無有餘乘若二若三。舍利弗!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。舍利弗![三世]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,而為眾生演說諸法,是法皆為一佛乘故。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,究竟皆得一切種智。······ 舍利弗!如此皆為得一佛乘、一切種智故。舍利弗!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,何況有三!······諸佛以方便力,於一佛乘分別說三。······舍利弗!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,諸佛如來言無虛妄忘,無有餘乘,唯一佛乘。

(三)《小品般若經》一方面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大心,一方面又暗示了迴心的可能

• 印順法師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p.650~651

誘導聲聞修學最顯著的例子,如《小品般若波羅蜜經》卷一(大正八,504a)說:

「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,今應當發!若人已入正位,則不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何以故?已於生死作障隔故。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我亦隨喜,終不斷其功德。所以者何?上人應求上法」。

「入正位」,是「入正性離生」的舊譯。「入正位」,聲聞行者就得「須陀洹」(初果),最多不過七番生死,一定要入無餘涅槃。這樣,就不能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,所以說:「已於生死作障隔」。如只有七番生死,就不可能發求成佛道的大心,所以說:「不堪任」。這是依佛教界公認的教理說。經上又說:如「入正位」的能發大菩提心,求成佛道,也是隨喜讚歎的,因為上人──聲聞聖者,是應該進一步的求更上的成佛法門。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心,又鼓勵他們發心修菩薩道,這是不否定部派佛教的教義,而暗示了聲聞聖者迴心的可能。

(四)《大智度論》之會通

《大智度論》卷93,大正25,714a1~25

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心皆畢定,如法華經中說。

問曰:若菩薩皆定,佛何以故種種訶二乘人,不聽菩薩取二乘證?

答曰:求佛道者應遍知法性,是人畏老、病、死故,於法性少分取證,便自止息,捨佛道不度眾生,諸佛菩薩之所訶責:汝欲捨去,會不得離,得阿羅漢證時,不求諸菩薩深三昧!又不廣化眾生,是則迂迴,於佛道稽留。

問曰:阿羅漢先世因緣所受身必應當滅,住在何處而具足佛道?

答曰:得阿羅漢時,三界諸漏因緣盡,更不復生三界。有淨佛土,出於三界,乃無煩惱之名,於是國土佛所,聞法華經具足佛道。如法華經說:有阿羅漢,若不聞法華經,自謂得滅度,我於餘國為說是事,汝皆當作佛。

問曰:若阿羅漢往淨佛國土,受法性身,如是應疾得作佛,何以言迂迴稽留?

答曰:是人著小乘因緣,捨眾生,捨佛道,又復虛言得道。以是因緣故,雖不受生死苦惱,於菩薩根鈍,不能疾成佛道,不如直往菩薩。復次,佛法於五不可思議中最第一,今言漏盡阿羅漢還作佛,唯佛能知。論議者正可論,其事不能測知,是故不應戲論;若求得佛時,乃能了知,餘人可信而未可知。

此外,厚觀法師另有答問再作的補述,請參考以下連結(請在連結到新網頁後點擊【二乘人能否回小向大?】或【《成佛之道》關於「二乘人能否回小向大」的立場 】)

http://ask.yinshun-edu.org.tw/zh-hant/faq/39

多聞思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