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三量」的修行意義

「三量」的修行意義
在佛教看來,知識主要有三種途徑,分別是經驗知覺的現量、類比推知的比量,以及依據經典記載、篤信聖者言教的聖教量(又作至教量、正教量),唯識典籍《瑜伽師地論》及《顯揚聖教論》等即記載此三量。

 
「量」(pramāṇa)白話的說是測量、量度之意,因量測而得知對事物的認識,「量論」即是佛教知識學(Buddhist epistemology),在後期佛教哲學中有進一步發展,代表人物如六、七世紀的陳那、法稱等。
 
雖然佛教哲學是理論性探究,但這樣的理論不是玄學式,歧出於解脫的關注,相對的卻是以正確認識來實現正確解脫。
 
佛法之「三量」應與「四預流支」──「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隨法行」(即「聞思修證」)之精神相符,從而開展出佛教知識學上的架構;這在印順導師《中觀今論》「中道之方法論」談「三量」即如此認為。
 
意即,「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」乃依照至教量教法正聞薰習,聽聞後深觀思維(「如理作意」),進而確切地實踐體證(「法隨法行」),分別對應到聖言量、比量和現量,以及教證(文證/經證)、理證及現證三個向度,相契於「文字般若」、「觀照般若」和「實相般若」之三種般若。
 
可知,聽經聞法是起點,透過法義明辨觀思,再依著次第經驗體悟。其中現量的直接知覺、直接經驗應是最重要的,只不過這樣的現量必須建立在聖言量和比量的前提上,亦即修證理應奠立在聞思基礎上。
 
此「三量」不只是佛教所重,印度數論派亦有類似之「三量」,儒家《中庸》亦有「博學、審問、慎思、明辨、篤行」之說,可見得修道傳統一些基本觀念原則,都有著相通或相似的理路過程。

Comments

中觀今論-第三節 聞量‧比量‧現量

第三節 聞量‧比量‧現量

http://yinshun-edu.org.tw/zh-hant/Master_yinshun/y09_04_03

上來說,中道是諸法的如實相,是無作無為本來空寂的,離文字相,離心緣相的。這離一切能所相待,唯證方知的中道實相,如何可以文字去論證,以觀慧去觀察呢?因明的方法論,不能探究深理,中觀的方法論,又焉能觀得到真理?依語言文字及觀慧去觀察離言的實相,這是極重要的問題。現在,就以現量、比量、至教量──也名聲量或聞量的三量去說明。

 

修學佛法以及中觀,初步應從親近善友,聽聞正法下手。所聽聞的,雖不是諸法的實相,但這名言章句,是佛、菩薩體證實相,為應眾生可能了解的機宜而建立的;我們依此方便,可以漸次昇進,以到達與佛同樣的證悟。佛所說的正法,稱為「法界等流」,這並非與中道實相──法界無關,而是中道的影像教,如指月的手指不是月,卻確有標指明月的作用。了解法界等流的教法,須具有純正的信心,以信心去接受古聖先賢的指示。要知道:不單是對於尋求正理,需要聽聞(此聽聞,實不僅是用耳聞的。如說:「般若從三處聞:從佛聞,弟子聞,及經典聞」。所以這是包含聽受師友的教授,以及自己從經典中去參研),就是世俗的學識、技能,也沒有不需要聽聞的。小孩以父母的是非為是非,學生以師長的指示為正鵠。即成年後自己得來的知識、技能,雖不從父母師長處得來,一部分為自己經驗的發見,因而修正父母、師長的意見;然而主要的,還是由於社會共同思想的熏陶得來。所有的知識,十九從聽聞得來;聽聞得來的正確知識,即是聞量。在佛法,即主要的要從流行於社會中的佛教思想,以及由佛弟子展轉傳來的教導。我們於佛法以及中觀的認識,就必須從聽聞正法入手。這在三種般若中,稱為文字般若。如信心不具,不能根源於教典的多聞熏習,即不能於甚深的佛法有所了解。離此至教量而專談現量、比量,是根本不可能的。因為世間的正確知識,雖無不合於現量及比量,然我們所有的一切知識,決非一一經過現量與比量的證明。如對於古代傳來以及現代的社會思想,概不輕信而一一要經過自己的現比證成而後信仰,這是怎樣違反世間的現實?所以聞量的文字般若,可能有缺點,但永遠是修學佛法的始基。

 

由聽聞正法,進而如理思惟,法隨法行。即從聞而思,以便從思而到達修證;即以思慧為主而兼攝聞慧、修慧──實際觀察的階段,名為比量。中道的正見,即由比量而來。三種般若中,此即觀照般若。觀慧的尋思、抉擇、審察階段,如為世俗事相的觀察,不淨觀、慈悲觀等,即因明式的論理方式,也是可用的;但在探究究極真理的抉擇、觀照,那非使用中觀的方法不可。中觀法,不是從形式的差別去考察,而是從內容的彼此關涉中去考察;是從緣起法──內在相依相待中,更深入到事事物物的本性去觀察的。由緣起法以觀察無自性的因果事相,即從緣起到緣生,這是隨順世俗的中觀法。依緣起法以觀察法法無自性的本性,洗淨眾生的一切錯謬成見,即從緣起到寂滅,這是隨順勝義的中觀法。隨順世俗的中觀法,是基於緣起的相依相待,相凌相奪以觀察一切,也不會與因明的方法全同。特別是:依緣起相依相待,相凌相奪的觀法,隨順勝義的中道而傾向於勝義──「一切法趣空」的觀慧。觀慧雖也觀察不到離言的中道勝義,而依此緣起觀,卻能深入本性空寂,成為深入中道的不二法門。中道離一切相,但即為成立緣起的特性,中道即緣起的中道;緣起的因果生滅,當下顯示這空寂的真理。譬如江水在峽谷中,反流而激起狂浪,然同時他即反歸於平靜,而且直趨於大海。在這怒浪狂躍時,雖未能想見海水的一味,但能順此水勢而流,即必有會歸大海的可能。從緣起法以觀察中道,也即是如此。文字(即總攝一切名相分別)性空即解脫相,趣入離言是不能離棄名言的。所以說:「言不是義,而因言顯第一義」。有些人以為真理離言,甚麼也不是,任何觀察也觀不到中道。於是無聞無慧,要離一切的論法、觀法而直入中道。那裏知道這是不能到達中道自證的,這只能陷於無想的定境而已!唯有中觀的觀法,是隨順緣起性空的中道觀,是緣起而性空的方法論,也是隨順勝義的方法論。蓮華戒在《中觀光明論》裏也說:「何等名為了義?謂有正量,依於勝義增上而說」。「言勝義無生等,其義通許一切聞思修所成慧,皆名勝義,無倒心故」。《中觀莊嚴論釋難》說:「何謂無自性性?謂於真實。言真實者,謂隨事勢轉比量所證真實義性」。中觀的教法,即我們的聞思修慧,雖不是離言的,而能順流趣入離言的中道。

 

依此深入中道正觀,精勤修習,將根本顛倒的自性徹底掀翻,直證真實,此即無漏現量的自證,也即是中道的現觀。三種般若中,此為實相般若。此實相般若,才是真般若;前二般若,是達到此實相般若的方便,所以因得果名,也名之為般若,為中觀。要到此田地,須依中觀的方法論。所以我們應以信順中觀教為本,進而運用中觀的方法以觀察真理,以趨入中觀的現證。聞量、比量、現量三者,在正觀真理的過程上,是有著連貫性的,必然的關係性的。忽略此點,縱以為理事圓融,而實際上必然落於兩邊!

人生目標--千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