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順導師「完全否定天道的存在」,只是主張「唯人間的人間佛教」嗎?

姓名或匿稱: 
無諍

周貴華先生質問印順導師說:「釋印順到底承不承認天道或者說天神存在?他實際上是傾向於否定三界六道的。」印順導師真的不承認天道的存在而只是主張「唯人間的人間佛教」嗎?

Comments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釋厚觀(2017.06.06)

  一、先引周先生的原文,再來看看他對印順導師的解讀是否正確?

(一)周貴華先生說:

釋印順到底承不承認天道或者說天神存在?這其中我們看到釋印順有兩種對待的方式。

第一種是不談有無天道,而是隨順佛教經典中承許有三界六道而說,即在此意義上談由於人道特勝,人身難得,而說唯人道能學佛。……

第二種是在天神不存在的意義上談的,這是釋印順的真實意趣。他實際上是傾向於否定三界六道的。他說:

『我是繼承太虛大師的思想路線(非“鬼化"的人生佛教),而想進一步的(非“天化"的)給以理論的證明。』(釋印順著:《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》,載《華兩集》第四冊,第70頁。)

太虛大師反對“鬼化",但不否認餓鬼道、地獄道,但釋印順反對“鬼化"、“天化",則意在對相應之道的否定。如就天而言,他在《佛法概論》和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作了神話解釋,如說:

『佛教所說的天,是繼承印度神教,而作進一步的發展。“天、魔、梵”,是舊有的神世界的層次。天,佛教是六欲天;最高處是魔;超過魔的境界,就是梵。在《奧義書》中,梵是究竟的、神秘的大實在,為一切的根元。梵的神格化,就是梵天。佛教以為:梵天還在生死中,並依四禪次第,安立四禪十八天(或十七,或十六,或二十二)。以上,依唯心觀次第,成立四無色天。』(釋印順著: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,第498頁。又見釋印順著:《佛法概論》,第129頁)

這其中,說欲界天是印度神教固有而佛教吸收過來的,色界和無色界則是據禪定境和唯識觀境建立的,沒有一個承許是真的存在,都是神話傳說和神話構建。(註1)

 

(二)周先生引用印順導師所說「依唯心觀次第,成立四無色天」,而認定印順導師是「不承認天界,這三界天都不是真實的存在,只是神話傳說而已」。

其實,「依唯心觀次第,成立四無色天」不是印順導師個人的見解,周先生所讚歎的印度瑜伽行派世親菩薩,即是這個看法,如世親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8〈分別世品3〉(CBETA,T29,no.1558,p.41,a25-b1)云:

無色界中都無有處,以無色法無有方所;過去、未來、無表、無色不住方所,理決然故。但異熟生差別有四:一、空無邊處,二、識無邊處,三、無所有處,四、非想非非想處──如是四種名無色界。此四非由處有上下,但由生故勝劣有殊。

這段文,世親菩薩的意思是說,無色界只有「心」而沒有「色」,由於沒有色法的形體,所以沒有處所可住。由於沒有住處,所以這四無色處並不是從「處所」來分高低,而是由於所修的「禪定」有高有低,因而引生的異熟果報有勝劣差別。

依唯心觀次第,成立四無色天」的意義在此。無色界雖然沒有色法,但還是有「心、心所法」,周先生怎可看到「唯心觀」就斷定印順法師認為「無色界天不是真實的存在」?

依四禪次第,安立四禪十八天」的意思是,色界天尚未出離三界,但都有禪定,這些禪定屬於「不動業」,因此依「四禪的高低次第來安立色界天」。色界是依禪定的「不動業」來安立高低次第,與欲界的三善道、三惡道依「善惡業的輕重」而安立欲界六道不同。

至於「欲界天」,包含了「四大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」;其中,未來佛的彌勒菩薩住在「兜率天」中,天魔住於六欲天中的「他化自在天」中,這都是佛教界共同的說法,印順導師也是一向信受沒有否認的。

 

(三)以上這些都是佛教共同的說法,不是印順導師個人的見解,為何周先生一口認定「印順導師所說的三界天都是神話傳說和神話構建」?

二、周先生說:

「『人間佛教』思想在釋印順的心中牢固地建立了起來:佛教必定唯是人間佛教,唯人間佛教是佛教。這樣的人間佛教完全將佛教局域於人間,限化於人,是『唯人間』佛教。(註2)

 

印順導師真的是主張「唯人間的人間佛教」嗎?

印順導師於《印度之佛教‧自序》,p.2云:

釋尊之為教,有十方世界而詳此土,立三世而重現在,志度一切有情而特以人類為本

印順導師說得很明白,釋尊立教,從「空間」來說,雖然有「十方世界」,但重在「此娑婆世界」;從「時間」來說,雖然談「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」,但重在「現在」;從「眾生」來說,菩薩雖然發願要度「三界六道一切眾生」,但「特以人類為本」。

印順導師並不反對十方世界、三世、三界六道,但從釋尊的本教來看,應先立本於此地、此時、此人」(受教化的當機是人類)。尚未能度人間的人,如何去度畜生、餓鬼、地獄眾生?想度色界、無色界的眾生,自己也要先有禪定才能去度化啊!

 

三、印順導師依據經論指出「佛在人間成佛」,而其施教對象也以人類為當機。

(一)釋迦佛在人間成佛的理由:人類的「勇猛」、「憶念」、「梵行」三德勝於天上

    除了《阿含經》揭示「諸佛世尊皆在人間成佛」外,如玄奘大師所譯的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72亦云:

以五趣中能寂靜意無如人者,故契經說:「人有三事勝於諸天,一勇猛、二憶念、三梵行勇猛者。」(CBETA, T27, no. 1545, p. 867, c19-21)

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也明白指出「諸佛世尊皆於人中而取正覺」的理由,如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78(CBETA, T27, no. 1545, p. 893, a18-b3)云:

問:何不即於覩史多天成正等覺必來人間耶

答:隨諸佛法故。謂過殑伽沙數諸佛世尊皆於人中而取正覺故

復次,天趣身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依止故。

復次,唯人智見猛利,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。

復次,諸天耽著妙欲,於入正性離生、得果、離染等事非增上故。

復次,人趣根性猛利,多分能受如來正法,天趣不爾。

復次,最後有菩薩必受胎生,天趣唯化生故

復次,有二事處,佛出世間:一、有厭心;二、有猛利智。當知此二唯人趣有

復次,人、天並是法器,為欲俱攝,故來人間。若在天上,則人無由往;又不可令天上成佛來人間化人,當疑佛是幻所作不受法故

是以菩薩人間成佛。

(二)佛陀施教以人類為當機

    《大毘婆沙論》所示釋迦佛所以在人間成佛的理由,其實也含攝了「人類」為佛陀施教佛法的對象。印順導師對此,特別根據佛教「十二因緣」的基本教義論理如下:

佛時常說:「是法非佛作,亦非餘人作」,那麼為什麼說法在人間?因為本師釋迦佛的說法,是為人而說的。在神鬼氣氛濃厚的印度環境,雖也偶為天龍等說法,而重點到底是為了人間的人類。如佛教根本教義中的十二緣起的識、名色、六處三支:由初識──投胎識而有名色(肉團凝成),由名色而起六處(眼耳鼻等成就),這唯有此欲界人間才有這完整的生長過程。他界如天與地獄等,都是化身的,頃刻即圓滿六處,那裡有此階段?又如無色界,既沒有色法,即是有名無色,處中也但有意處而沒有眼等五處了。佛這樣的說明身心漸成的階段,即是約此界人間而說的。又如生緣老病死(阿毘達磨者把病略去了,但經說是有的):老與病,其實也只是此界人間的情況。地獄與天神,可說都是沒有的。佛本為人說十二緣起,等到以此論到一切,即覺到有些不盡然。其實,佛沒有為天為鬼而說此法門,這是為人類而安立的。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等,都如此。又六根對境生起六識,這也是人類的情況。許多下等動物──畜生,是無耳、無鼻的,當然不會有圓滿的十二處、十八界。色界的眾生,沒有鼻、舌識;到了二禪以上,前五識就都不起了。五蘊、十二處、十八界的分類,實在是依人類而分別的。談到修道,如天國、畜生,即沒有律儀戒。所以,可以肯定的指出:法,本是為人類而說的;一切是適應人類的情形而安立的。佛既沒有依地獄、天堂的情況而立法;如有地獄法與天堂法,那也只適合於地獄與天國,也不是我們──人類所能信行的。(《佛在人間》,pp.24-25)

所以,印順導師明明說的是「以人類為本」,周先生卻解讀為「唯人間」。「重於人間」與「唯人間」有別。一般稍有中文程度的人都能知道這兩者的不同!

 

四、若周先生能深入研究佛典,他應不會把「依唯心觀次第,成立四無色天」解讀成「天界不是真實的存在,只是神話的傳說」,也不會把「重於人間」錯解作「唯人間」,也就可以用心理解他人的真義。

周先生是否知道佛典所說的「天道、天神」,包含了「他化自在天」的「天魔」?是否瞭解「色界天、無色界天」都是有禪定但尚未出離三界而報生此天界的?

周先生若能深入佛典,即知「天神」的樣貌與特性,也就不會一味擁抱「天神化的佛教」,這才能對於佛教做出更大的貢獻!

 

(註1)周貴華,〈釋印順佛教研究和佛學思想略觀——從反思角度看〉,見《印順法師佛學思想:反思與探討——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論文集(上冊)》(無錫,2016年10月),頁24-25。

(註2)周貴華,〈釋印順佛教研究和佛學思想略觀——從反思角度看〉,見《印順法師佛學思想:反思與探討——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論文集(上冊)》(無錫,2016年10月),頁13。

聞思隨筆版主:常不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