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22 三名阿那含

戊三: 三名阿那含,離欲不復還。

  再進一步,是「三」果,「名」叫「阿那含」。阿那含是梵語,譯義為『不來』或『不還』。就是說:阿那含果死後,「離欲」界而上生色界,或者無色界,一定就在那邊入涅槃,再「不復還」來生欲界了。這或是由二果而進修 [P243] ,在這生中證不還果;或是返來人間,只剩這一往天上的生死了。從斷煩惱來說:欲界的修道所斷惑,到此已斷盡了,所以不再能成欲界的生死。但佛在經中,總是說:『五下分結盡,名阿那含』。五下分結是:身見,戒禁取,疑,欲貪,瞋。這五類,都是能感欲界生死的,所以叫下(對上二界)分。但身見,戒禁取,疑,在見道得初果時,先已經斷盡了,現在又進一步的斷盡了欲貪與瞋,也就是斷盡了一切欲界修惑。瞋恚,是專屬於欲界的煩惱。貪是通三界的,但欲貪指欲界的貪欲而說。欲貪斷盡了而證得三果的,雖然身在人間,但對欲界的五欲,男女的性欲,已經不再染著。所以如證得三果,就是在家弟子,也是會絕男女之欲的。

  
戊四
己一: 斷惑究竟者,名曰阿羅漢:畢故不造新,生死更無緣。

  體見正法而斷了見惑的聖者,知見是絕對的正確了。但在一切境界上,愛染的力量還很強。所以可能進修停頓,或者再生人天,忘失本來。不過修惑是自然萎縮(如拔了根,樹皮會乾枯一樣),聖道的潛力一定會現起,一定會再 [P244] 向前進的。在這再進修中,無論是行住坐臥,衣食語默,毀譽得失,衰老病患,待人接物,在這一切境界上,能提起正念,時時照顧,不斷熏修,這能使愛染為本的修惑,漸漸銷融淨盡。這是二果以來都是如此的。

  證得初果或二果,三果,現生不斷進修;或是阿那含(三果)死後,生到上界,聖道現前,到了「斷惑究竟」淨盡的時候,就證第四果,「名」為「阿羅漢」。阿羅漢也是梵語,譯義是『應』。意思說:這是真正應受人天供養的聖者。或譯為『無生』、『殺賊』,是說:到此階位,殺盡了一切煩惱賊:不會再有生死的生起了。總之,這是斷盡煩惱,斷盡生死的極果。所斷的煩惱,論師說是色無色界的修斷煩惱。佛在經中說:『五(順)上(分)結』(57)斷得阿羅漢。五順上分結是:色貪,無色貪,掉舉,慢,無明。色貪,無色貪,是色界與無色界的貪染。掉舉,慢,無明,也應該是二界不同的。但修惑以染愛為本,所以特約二界而分別為二類。這五結,是使眾生生於上界的,現在也斷了,就斷盡了繫縛三界的一切煩惱。煩惱既斷盡了,那依煩惱潤生而感果的「 [P245] 故」業──從前以我見為中心而造的業力,已經完「畢」而不再有效。又「不」會再「造新」業,所以未來的「生死」苦果,「更無」生起的因「緣」了。所以阿羅漢現有的生死身,到了壽命盡時,就『前蘊滅,後蘊更不生』,而入於不生不滅的無餘涅槃。──聲聞乘的進修,以此為最究竟的果位。

  
己二: 此或慧解脫,或是俱解脫。六通及三明,世間上福田。

  經中說到阿羅漢,有六種、九種等分別,現在說二大類:「此」阿羅漢,「或」是「慧解脫」的,「或是俱解脫」的。俱解脫,就是定與慧都解脫的。要知道,定與慧,都有煩惱障蔽他,所以不能現起;如能現起,就從這些障礙而得解脫。經中時常說到:『離貪愛者,心(定)解脫;離無明者,慧解脫』 (58)。這是說:依慧力的證入法性,無明等障得解脫。以定的寂靜力,使貪愛等障解脫。如世間的外道們,也能離欲界煩惱(欲愛等)得初禪,離初禪煩惱得二禪……離四禪煩惱(色界煩惱──色愛等盡),得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…… 離無所有處煩惱,得非想非非想定,但不能離非非想處煩惱,所以不脫生死。 [P246] 在佛弟子的修證上,如約少分說,都可說有這定與慧的解脫,如依未到定或七依定而發無漏慧的,斷見道所斷惑,都可說有此二義。但如約全分來說,就大大不同。如修到阿羅漢的,以慧力斷盡無明為本──我見為本的一切煩惱,那是不消說的,大家都是一樣的。如依定力的修得自在來說,就不同。如依未到定或初禪而得阿羅漢的,就於初禪或二禪以上的定障,不得解脫。就使能得四禪八定,也還不能徹底解脫定障。如能得滅盡定的阿羅漢,無論是慧是定,都得到了究竟解脫。約得到定慧的全分離障說,稱為俱解脫阿羅漢。如慧證究竟而解脫定障,就稱為慧解脫阿羅漢。生死苦果,依慧證法性而得解脫,所以定力不得究竟,也沒有關係。阿羅漢的定力,是淺深不等的,所以可分好幾類。

  俱解脫阿羅漢,不消說是能得「六通及三明」功德的。其他的阿羅漢,凡能得四根本禪的,都能修發三明、六通。六通是:神境通,天眼通,天耳通,他心通,宿命通,漏盡通。神境通能:變多為一,變一為多,隱顯自在,山河石壁都不能障礙他。入水,入地,還能凌空來去,手摸日月等。天眼通能:見 [P247] 粗的又見細的,見近的又見遠的,見明處又見闇處,見表面又見裡面,尤其是能見眾生的業色,知道來生是生天或落惡趣等。天耳通能:近處遠處,聽到種種聲音。能聽了人類的不同方言,連天與鳥獸的語聲,也都能明了。他心通能:知道他眾生心中所想念的。宿命通能:知眾生前生的往因,作什麼業,從那裡來。漏盡通能:知煩惱的解脫情形,知煩惱已否徹底斷盡。六通中的漏盡通,是一切阿羅漢所必有的。其餘的五通,要看修定的情形而定。這五通,不但佛弟子可以修發,外道也有能得到五通的。雖然說六通無礙,但所知所見的也有廣狹不同,惟佛才能究竟。六通的前五通,是通於外道的,但三明是阿羅漢(三乘無學)所專有的。三明是:天眼明,宿命明,漏盡明。這就是天眼,宿命,漏盡三通,但在阿羅漢身上,徹底究竟,所以又稱為明。天眼明是能知未來的;宿命明是能知過去的。漏盡明以外,特別說這二通為明,就是對於三世業果明了的重視。阿羅漢有這樣的殊勝功德,所以是「世間」的上「上福田」,應受人天的恭敬供養。 [P248]

  
己三: 明淨恒不動,如日處晴空;一切世間行,不染如蓮華。

  再舉兩個譬喻,來讚歎阿羅漢的功德。

  一、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,智慧斷盡了煩惱,所以是「明」而又「淨」。在觸對一切境界時,可以「恒不動」來說明。阿羅漢的功德,有『六恒住』。在見色聞聲等六境起用時,恒常是:『不苦不樂,捨心住正念正智』(59),這就是不動。在觸對六境時,或是合意的,或是不合意的,但不會因此而起貪起瞋。一切利譽得失,在聖者的心境上,是不受外境所轉動,『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』(60)。俗語所說的『八風吹不動』,就是阿羅漢的境界。這如經上說:『六入處常對,不能動其心,心常住堅固,諦觀法生滅』(61)。經中曾有雲散日現的比喻:凡夫,如烏雲密布,完全遮蔽了太陽。證初果時,如烏雲的忽然散開,露出了太陽一樣。但烏雲太多,還在忽而遮蔽忽而顯現的變動中。雲漸漸淡了,散了,到末後,浮雲淨盡。阿羅漢極明極淨,正「如日」光朗照,「處」在萬里無雲的「晴空」中一樣。 [P249]

  二、證得阿羅漢的聖者,無論定力的淺深怎樣,在沒有捨報以前,總是生活在世間。一樣的吃飯,穿衣,來去;一樣的遊化人間,待人接物。他的身體,他的環境,還是世間的有漏法,還是無常苦不淨的。然而,阿羅漢生活在這世間中,卻不受雜染的環境所熏變。所以他在「一切世間行」中,清淨「不染,如蓮華」一樣。蓮花是生在淤泥中,而卻『微妙香潔』。周茂叔以蓮花譬君子,其實人中君子,怎麼比得蓮花,阿羅漢才像蓮花呢!

  
丁二: 或不由他覺,從於遠離生,名辟支迦佛,合說為二乘。

  三乘共法的教化主機,是聲聞乘,上面已大略說到。第二是緣覺乘。從證真斷惑的地位來說,緣覺與聲聞是一樣的。但他的主要不同處:一、是「不由他覺」,也就是無師自悟的。傳說:有一國王,遊覽王家花園,見香花盛開,非常歡喜。不久,一群宮女來採花,那棵絢爛的花樹,一下子被折得不成樣子。國王見了,深深的受到無常的感覺,就靜坐思惟,由無常而悟入了緣起的寂滅,成了聖果。因為是無師自悟的,雖不能如佛那樣的大轉法輪,但比起聲聞 [P250] 弟子來,要依師長教誨,到底略勝一著。所以緣覺的根性,比聲聞要利一點。二、不由他覺的智慧,是「由於遠離」而「生」的。遠離,是遠離憒鬧,遠離人事。他在因中,在證果以後,都是獨往獨來的,厭離人事的。他過著精嚴的十二頭陀行,孤居獨處,沒有師長,沒有同學,也沒有弟子。據說:這都出於沒有佛法的時代,現乞食的出家相,但不會說法,只是現神通而已。傳說中,也有大眾共住的緣覺,但這本是聲聞根性,緣熟了自然證阿羅漢果,不過出於無佛的時代,所以也叫做緣覺而已。這一類聖者,「名」曰「辟支迦佛」,譯義是獨覺,也作緣覺,是由於觀緣起而成道的緣故。證得辟支佛果的,與聲聞乘的阿羅漢果,地位相同。所以,辟支佛與聲聞,常「合說為二乘」。如與發菩提心的大乘相對論,就叫做小乘。  

 

註解~4.057《長阿含經》卷八《眾集經》(大正一�五一中)。

註解~4.058《雜阿含經》卷二六(大正二�一九0中)。

註解~4.059《雜阿含經》卷一三(大正二�九三上)。

註解~4.060《雜阿含經》卷九(大正二�六三上)。  

註解~4.061《雜阿含經》卷九(大正二�六三中)。  

 

 

導師:

Comments

「身見」是梵語sakkāya-ditthi的義譯,「身見」另譯作「薩迦耶見」,「薩迦耶」為梵語sakkāya-ditthi第一個字的音譯,第二個字ditthi即是「見」的意思。。

我見,梵語薩迦耶見,應譯為身見﹔這是執取自身(身心)為實自我的。(<<我之宗教觀>>p.128)

在梵語中,「迦耶」譯為身,是積聚的意思。身有廣狹的不同含義:一、指皮膚的感覺官能,名為「身根」,近於觸覺神經。二、指眼、耳、鼻、舌等生理組織,名為「根身」,與習用的身體一詞相近。三、統指身心的綜合體,就是個人或個己。如佛法常說的「我見」,其實就是「身見」。(<<我之宗教觀>>p.56)

多聞思版主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249頁說:「阿羅漢的功德,有『六恒住』。在見色聞聲等六境起用時,恒常是:『不苦不樂,捨心住正念正智』,這就是不動。在觸對六境時,或是合意的,或是不合意的,但不會因此而起貪起瞋。」註解59提到《雜阿含經》卷一三,在此卷一三裡,可參讀336經到339經。這四部經係從六根觸六境而生六識所緣生的六種喜(可意)、六種憂(不可意)論到六種捨行。《雜阿含282經》說這樣的捨行如蓮(荷)花之出淤泥而不染:「此則寂滅、此則勝妙:所謂為捨。得彼捨已,離厭、不厭,譬如蓮荷,水所不染。」《中阿含12經》說「比丘眼見色...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知法,不喜不憂,捨求無為,正念、正智」而「如是正心解脫」得「六善住處。」-- 阿羅漢聖者恒常住於此六善住處。

多聞思版主

對讀《雜阿含339經》與Mr. Maurice O'Connell Walshe 英譯的南傳長部33經的一段經文以為參考[() 內為巴利文]:

有六常行,云何為六?若比丘眼見色,不苦、不樂,正念正智捨心住。
耳聲、鼻香、舌味、身觸、意識法,不苦、不樂,捨心住正念正智。
是名比丘六常行。
《雜阿含339經》

Six stable states (satata-vihAra): On seeing an object with the eye, hearing a sound...,smelling a smell...tasting a flavour..., touching a tangible object...or cognising a mental object with the mind, one is neither pleased (sumano) nor displeased (dummano), but remain equable (upekhako), mindful and clearly aware.
[excerpt]  AN Sutta 33, translated by Mr. Maurice O'Connell Walshe.

多聞思版主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249頁說有一國王,因見香花盛開的花樹被折而深受無常,進而悟入了緣起的寂滅,無師自悟成了聖果。《大智度論卷第十八》有一段文解釋如何分別聲聞辟支佛時,正提到這,謹節錄如下以為參考:

若諸佛不出,佛法已滅,是人先世因緣故,獨出智慧,不從他聞,自以智慧得道。如一國王,出在園中遊戲,清朝見林樹華果蔚茂甚可愛樂。王食已而臥,王諸夫人婇女,皆共取華,毀折林樹。王覺已,見林毀壞而自覺悟:「一切世間無常,變壞皆亦如是。」思惟是已,無漏道心生,斷諸結使得辟支佛道,具六神通,即飛到閑靜林間。如是等因緣,先世福德願行果報,今世見少因緣,成辟支佛道,如是為異。復次,辟支佛有二種:一名獨覺,二名因緣覺。因緣覺如上說。獨覺者,是人今世成道,自覺不從他聞,是名獨覺辟支迦佛。

多聞思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