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1 一切行無常

甲一
乙一
丙一: 一切行無常,說諸受皆苦;緣此生厭離,向於解脫道。

  出世間的三乘法,根本在出離心,要首先學習發起。世間的一切,是不永恒的,不徹底的,不自在的,也就是世間──眾生是苦的。肯定了世間徹底是苦的,才會引發出離心。照一般的感受經驗來說,世間有憂苦的,也有喜樂的,也有不苦不樂無所謂的,這是不能說人生世間都是苦的。要知道,『世間是 [P134] 苦』這個論題,是深一層的看法。佛在經上說:『以「一切行無常」故,「說諸」所有「受悉皆是苦」』(1)。從表面看,雖有苦受,樂受,不苦不樂的差別;但深刻的觀察起來,就不能不說一切是苦。因為世間的一切,不問是身心,是器界;是個人,家庭,國家:這都是遷流的,造作的。都是因緣和合所作的,所以說造作。都在生滅,生死,成壞的過程中,所以說遷流。遷流造作的名為行(事象)。這一切行,都是無常的,不永久的。從『諸行無常』去看,那麼現前的憂愁苦惱,不消說是苦的了(佛稱之為苦苦)。就是一切喜樂,如財富,尊榮,健康,聰明……雖然感到了滿足,但到了變化的時候,苦就跟著來了(佛稱之為壞苦)。就使是不苦不樂,平淡恬靜,既然不離遷流變化,遲早免不了苦。正像航行大海中,爛醉如泥,但直向礁石危灘駛去,你說熟醉不知苦樂的旅行者,不是可悲哀的嗎(佛稱之為行苦)!所以從這一切行是無常的,不永久的,不徹底的,不可保信的觀察起來,就不能不說『諸受皆苦』;不能不說:世間如火宅,三界如牢獄。 [P135]

  修學佛法的,如有這種深切的認識,那麼無論怎樣喜樂,也不會留戀。就是上升天國,盡情享受,也不感興趣。「緣此」就能發「生厭離」生死的決心。有了這樣的認識,引發這樣的意欲,從學習中養成了堅強的志願。苦哉!苦哉!這世間不是安樂鄉;不但不能永久的住著,簡直一刻兒也住不下去。正像處身在火宅當中,急於要逃出火宅一樣。這種厭離心生起來,成為堅定的志願,就會「向於解脫」生死的大「道」,走上了脫生死的境地。沒有這種出離心,一切修行,一切功德,都只是世間法。有了出離心,那一切功德,就被出離心所攝導,成為解脫生死的因素,稱為『順解脫分善』。這就是說:這種善根,已成為隨順趨向解脫的因素了。出離心是出世法的根本,口口聲聲說了生死的學佛同人,應反省自己,看看自己有沒有這種心情。

  
丙二
丁一: 隨機立三乘,正化於聲聞。

  發出離心而修出世法的,根機並不一致。統攝來說,佛「隨」順聽眾的「機」感不同,安「立」了「三乘」的差別。三乘是:聲聞乘,緣覺乘,菩薩乘 [P136] 。《法華經》等,從特殊的意義說:佛為聲聞說四諦,為緣覺說十二緣起,為菩薩說六波羅蜜。其實出世法都是觀甚深義──四諦與十二緣起的。不過在菩薩道中,著重廣大行的六波羅蜜多而已。

  在這三乘共法中,「正化」的是「聲聞」乘;菩薩與緣覺,可說是旁化。因為在三乘共法的《阿含經》等,僅有二位菩薩:一、未成佛前的釋迦菩薩,說法時已經成佛,是說法的教主,並不是受教者。二、彌勒菩薩,在釋迦佛的法會中,受記作佛。如果說佛說三乘,那末當前的菩薩行者,只有這彌勒一人而已。六(十)波羅蜜,那是古德(『先軌範師』)傳來的本生談,也不知道是給誰說的。緣覺根性,也並不太多。緣覺原是無師而獨覺的,是不用秉受教法的。但緣覺根性的大迦葉等,在釋迦佛出世說法時,也作了佛的弟子;總算在佛的聲聞弟子中,有些是緣覺根性。所以專從此土的釋迦佛法來說,主要是聲聞乘,在古代,聲聞就是佛弟子的通稱,也就是聽聞佛的聲教而悟道的。有這種意義,所以天臺宗稱之為三藏教,因為這也有菩薩,不但是小乘的。賢首 [P137] 宗卻稱之為小教,因為事實上,是以小乘聲聞法為主的。從釋迦佛法的顯了邊說,雖然如此,如從十方三世一切佛的佛法來說,修學出世法的,確有聲聞,緣覺,菩薩的三乘教法。 

導師:

Comments

佛告比丘:「我以一切行無常故,一切諸行變易法故,說諸所有。」《雜阿含473經》

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33頁說:「世間的一切,是不永恒的,不徹底的,不自在的,也就是世間──眾生是苦的。」「世間」與「眾生」之間有破折號「──」,說明世間也就是眾生。

有比丘名三彌離提,往詣佛所,稽首佛足,退坐一面,白佛言:「世尊!所謂世間者,云何名世間?」佛告三彌離提:「危脆敗壞,是名世間。云何危脆敗壞?三彌離提!眼是危脆敗壞法。若色、眼識、眼觸、眼觸因緣生受,內覺若苦、若樂、不苦不樂,彼一切亦是危脆敗壞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。是說危脆敗壞法,名為世間。」《雜阿含231經》

因緣所生的諸法,當因緣消失了,彼諸法也就不復存在了,所以說是「危脆敗壞」。「世間的一切,是不永恒的,不徹底的,不自在的」,多因緣和合而的有情也是如此。

多聞思版主

「聲聞」,巴利文Savaka梵文sravaka),PTS Dictionary的英譯是a hearer, disciple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p.546說:

「聲聞」sravaka,是「多聞聖弟子」,從佛聽聞聲教而修證的,所以稱為聲聞,與「弟子」的意義相近。

多聞思版主

「波羅蜜」或「波羅蜜多」分別為梵文pAramipAramita的音譯。梵英字典《Cologne Digital Sanskrit Lexicon》譯pAramita作gone to the opposite shore ; crossed , traversed ; transcendent … coming or leading to the oppositive shore , complete attainment , perfection in…等。又漢譯的意譯或作「度」或「到彼岸」。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36頁提到「六(十)波羅蜜」,六波羅蜜如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十一》說的:

佛告善現:「汝問云何當知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,謂六波羅蜜多是菩薩摩訶薩大乘相。何等為六?謂布施波羅蜜多、淨戒波羅蜜多、安忍波羅蜜多、精進波羅蜜多、靜慮波羅蜜多、般若波羅蜜多。」  

十波羅蜜如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》說的:

云何名為波羅蜜多?善現!布施、淨戒、安忍、精進、靜慮、般若、方便善巧、妙願、力、智波羅蜜多。善現!是名波羅蜜多。  

銅鍱部所傳略有不同,如: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p.141說的:

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:覺音Buddhaghosa引『佛種姓』頌,立十波羅蜜多:施、戒、出離、智慧、精進、忍、真諦、決定、慈、捨。

有關波羅蜜,到後面大乘佛法的章節將再討論。

多聞思版主

菩提比丘長老Ven. Bhikkhu Bodhi英譯《波羅蜜論》裡有關十波羅蜜的一段譯文:

"How many qualities are there, Lord, issuing in Buddhahood?"

"There are, Saariputta, ten qualities issuing in Buddhahood. What are the ten? Giving, Saariputta, is a quality issuing in Buddhahood. Virtue, renunciation, wisdom, energy, patience, truthfulness, determination, loving-kindness, and equanimity are qualities issuing in Buddhahood."

[以下連結為波羅蜜論英譯全文- http://www.accesstoinsight.org/lib/authors/bodhi/wheel409.html ]

前面引的銅鍱部所傳十波羅蜜出自《小部Khuddaka Nikaya》 裡的第十四部〈佛種姓Buddhavamsa〉。不同版本的漢譯可能用字不一,今以菩提比丘長老的英譯對照巴利文以供比對。

1. Dāna: giving

2. Sīla: virtue

3. Nekkhamma: renunciation

4. Paññā: wisdom

5. Viriya: energy

6. Khanti: patience

7. Sacca: truthfulness

8. Adhiṭṭhāna: determination

9. Mettā: loving-kindness

10. Upekkhā: equanimity

多聞思版主

《雜阿含第一經》滿短的,內容剛好可以作為《成佛之道增注本》133頁一切行無常,說諸受皆苦;緣此生厭離,向於解脫道。這四偈的參考:

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觀色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。厭離者,喜貪盡。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如是觀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。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。厭離者,喜貪盡。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如是,比丘!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,則能自證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如觀無常,苦、空、非我亦復如是。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」

多聞思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