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之探究-第二章 部派──空義之開展

第二章 部派──空義之開展

一 空義依聞思而開展

佛說的一切法門,是隨順於解脫的。解脫的道,是如實知無常,苦,(空),無我;依厭,離欲,滅,無所取著而得解脫。解脫要依於慧──般若Prajñā,paññā;修行如實觀慧而能離煩惱的,主要的方便,是空śūnya,suñña,無所有ākiṃcanya,ākiñcañña,無相animitta。空於貪、瞋、癡的,也是無相、無所有的究竟義;所以在佛法的發揚中,空更顯著的重要起來。

在聖道的修習中,空、無所有、無相,都重於觀慧的離惑。但空與無相,顯然有了所觀察的理性意義。如無相,本是「不作意一切相」,「不取一切相」,而『有明大經』說:「二緣入無相心解脫:一切相不作意,及作意無相界」(1)。這樣,要入無相心解脫(或作「無相心三昧」)的,不但不作意一切相,而且要作意於無相。無相界animitta-dhātu,是無相寂靜的涅槃。涅槃的體性如何,部派中是有諍論的,但都表示那是眾苦寂滅而不可戲論的。所以「作意無相界」,涅槃是所觀想的境界──義理或理性的。空也是這樣:無我無我所是空,空是一切法遍通的義理,也是所觀的。又立「出世空性」,以表示空寂的涅槃。這樣,空與無相,不只是實踐的聖道──三昧,解脫,也是所觀、所思的法義了。

佛法重於修行,修行是不能沒有定的,但真能離煩惱得解脫的,是如實智,平等慧如實觀(2)。與定相應的慧學,在次第修學過程中,有四入流分(預流支):親近善士,聽聞正法,如理作意,法隨法行(3)。佛的化導,以語言的教授教誡為主,所以弟子們要由聞、思、修的學程,才能引發無漏智慧,知法見法,得預流果。『雜阿含經』中,每對「愚癡凡夫」,說「多聞(或作「有聞」)聖弟子」。「見聖人,知聖人法,善順聖人法;見善知識,知善知識法,善順善知識法」。親近善士,經聞、思、修習,才能引發無漏智,所以對從佛而來的文句,從事於聽聞、思惟,是慧學不可或缺的方便。為了佛法的正確理解,為了適應外界的問難而有所說明,佛教界漸漸的注重於教法的聞思,於是乎論阿毘達磨,論毘陀羅出現了。佛教初期的聞思教法,雖重於事類的分別抉擇,而「空」義也依聞思而發揚起來,這是部派佛教的卓越成就!

部派佛教的文獻,現存的以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,赤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為詳備,其他也有多少傳述。初期大乘論,如『大智度論』,『瑜伽師地論』,也有可參考的。部派佛教思想,本來都是依經的。但各部所誦本,文句不完全相同,相同的也解說不一致,所以在空義的開闡中,當然也有所不同。事實上,部派佛教在印度,演進到「一切法空」的大乘時代。

註解:

[註 12.001]『中部』(四三)『有明大經』(南傳一〇‧一九)。『中阿含經』(二一一)『大拘絺羅經』(大正一‧七九二中)。

[註 12.002]平等慧如實觀,或譯為如實正觀,真實正觀。平等慧,巴利原語為sammāppaññā,即正慧。

[註 12.003]『雜阿含經』卷三〇(大正二‧二一五中)。『相應部』(五五)「預流相應」(南傳一六下‧二二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