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空學探源-第二項 空義之開展

第二項 空義之開展

空是釋尊根本佛教的要旨,在佛弟子的體驗思辨中,天天昌明起來。但從另一觀點看,有,也是在天天開發光大之中。空與有,是相對安立的,談空就必說有。佛法是空有俱說,而且求其相成而不相礙的。只是弟子們,在發展中,對空有的含義不同,因有種種學派。釋尊的教授教誡,本以實際修行為主,不騖空論的,所以沒有什麼組織的作品。就是佛滅百年七百結集中的諍論,也還在律行;最初支派的分裂──化地、法藏、飲光他們,也還是因律而分化的。這要到有部迦旃延尼子、經部譬喻師,及托始迦旃延的多聞分別部等之後,理論才大大的開發。所以論典的組織,可說是阿恕迦王以後的事情。現在談空,當然也必說到有,不過不是名相分別的有,只是一種總義,可以說是空有雙方開展中的一種要義的觀察。

第一目 經說之綜集

對釋尊各處散說的空義,把它綜集起來,這是後代佛弟子們必然要做的工作。且引二論來說:第一,《舍利弗毘曇》卷一六〈道品〉云:

何謂空定?……以我空,我所亦空。……復次,空定,六空:內空,外空,內外空,空空,大空,第一義空。何謂內空?如比丘一切內法若一處內法思惟空……。以何義空?以我空,我所亦空,常空,不變易空(餘五例此)。

這六種空,不是釋尊一時說的,是從阿含中各處綜合來的。如內空、外空、內外空,出於《中阿含‧大空經》。空空,是重三摩地(空空、無相無相、無願無願)的第一種。大空,即是《雜含》與《中阿含‧大空經》所說的大空。第一義空,即《勝義空經》所說的勝義空,雖有六種空,而所以空的道理,同樣是「以我空,我所亦空,常空,不變易空」;只是空的對象不同而已。大空,龍樹《大智度論》說聲聞學者解釋作十方空,大乘是涅槃空。但在《阿含經》中,都還未見其義。

第二,說一切有部的《大毘婆沙論》第八卷(卷一〇四同),說到十種空:

復次,薩迦耶見是十種空近所對治,所以偏說。十種空者,謂內空,外空,內外空,有為空,無為空,散壞空,本性空,無際空,勝義空,空空。

這十種空,《婆沙》是引自《施設足論》的(傳說是迦旃延造),也是綜集各處經中之空義的。內空、外空、內外空、空空、勝義空,這五種已見上論。有為空,阿含中說到涅槃寂滅時,常謂之「一切有為法空」。散壞空,是釋尊對羅陀的開示,謂散壞五蘊聚相,可破我我所見(見雜阿含)。這是聲聞法的要義,即所謂析法空。本性空,即《雜含》二三二經所說空是「此性自爾」的意義。阿含又說「生死無始,本際不可得」,故立名無際空。這二論所說的六種空、十種空,都是將阿含經中各處所說的空,綜集而成的。即大乘經,如《般若》所說的十八空、二十空,名相繁多,實在都出自阿含,只是略為整理補充而已。

另有一種,是根據《雜阿含》某一段經文,分析其所明的空義,而建立許多的名字。如《瑜伽師地論》所說的七種空,就是明顯的例子:

此空復有七種:一後際空,二前際空,三中際空,四常空,五我空,六受者空,七作者空。

這是根據《第一義空經》(雜含三三五經)的空義而立名的。如經說「眼(等諸法)生時無有來處」,就安立為前際空。經說諸法「滅時無有去處」,就安立為後際空。經說「如是眼(等諸法)不實而生,生已盡滅」,現在是剎那不住的,就安立為中際空。經說「空諸行,常恆住不變易法空」,就安立為常空。經說「無我我所」,就安立為我空。經說「有業報而無作者」,只有惑業因緣所感受的如幻生死,沒有一個真實有自體的作者我或受者我,就安立為「受者空」、「作者空」。所以,空的名字雖有七個,總不出《第一義空經》,而都是約義立名的。

這空義的綜集與安立,還只是形式上的整理或分析,固然有助於空義的開展,但真正的空義開展,還有它理論上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