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起信論講記-乙 依心起意

乙 依心起意

一 別明五意

此義云何?以依阿黎耶識說有無明,不覺而起,能見,能現,能取境界,起念相續,故說為意。

先說依心起意。心即眾生心;於生滅門中,即阿黎耶識。「依阿黎耶識,說有無明」,點出有漏雜染心的根本。阿賴耶識,依覺不覺或明無明不一不異的統一而存在。所以說:依阿黎耶識說有無明。此無明,是阿賴耶識(心)中的無始無明住地。宋譯《楞伽經》,有與此相近的文義,如說:『如來之藏……無始虛偽惡習所熏,名為識藏,生無明住地,與七識俱』。阿賴耶識是如來藏為無始虛妄所熏染而成;即有無始無明。賴耶識有無明分,所以「不覺而起,能見,能現,能取境界,起念相續」。不覺而起,即三細六粗中因無明而動起的業相;能見,即能見相;能現,即境界相;能取境界,即智相;起念相續,即相續相。依根本無明──識藏心所起的這些,在心意識中,即「說」名「為意」,本論以五相為意,意即末那,攝義極廣大;而阿賴耶心,但攝得根本的不覺分。意的五相,與三細及六粗中前二相,對列如下:【圖片

無明業相  能見相  境界相 智(分別)相 相續相以下
不覺而起    見  能 現  能取境界   起念相續
(業識) (轉識) (現識) (智識)   (相續識)

此意復有五種名:云何為五?一者名為業識,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。

「意」有五種相,即說「有五種名」。「一者,名為業識」:根本無明──不覺,阿黎耶心所攝;所以雖有無明不覺處,即有業,而意中但說為業識。業識,即由於賴耶心的「無明力,不覺」知一法界性而起的「心動」。妄心現起即是動,動即是業。動即有生滅心,即為業識。《楞伽經》中的業相,為賴耶識中虛妄熏習的種子。

二者名為轉識,依於動心能見相故。

「二者,名為轉識」:即三相的能見相。轉,生起義。《楞伽經》的轉相,約一切現行識說;或如唯識者所說的七轉識。但《解脫道論》,有分識下,名為轉。轉是內心動發(近於警心令動的作意)的階段。本論即解說為:「依於動心」而有「能見相」現起。內心動發,雖還不曾能及外境,但已轉起了能見分別心。

三者名為現識,所謂能現一切境界,猶如明鏡現於色像。現識亦爾,隨其五塵對至即現,無有前後,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。

「三者,名為現識」:此名出《楞伽經》,即是阿賴耶識異名,賴耶是現起一切根塵器界的。但本論,著重於境界相,解說為「能現一切境界」。動心有能見的力量;有能分別見,當下即於動心的能見中,現起一切境界。《楞伽》約能現得名;本論約不離自心的所現說。「如明鏡現於色像」,色像在鏡中,喻說不離內心而有境界。明鏡能一時頓現;細心的妄現境界,也是頓現;與六識緣境,次第各別不同。所以說:「現識」也如此:「隨」色聲香味觸──「五塵,對至即現,無有前後」。對至,即現為境界義。現識的現起一切境界,是頓起而無有前後的,如明鏡而頓現色像一樣。所以無前無後的頓現,因為「一切時」中,都隨業力成熟,「任運而起,常在」心識中現「前」。唯識者說:阿賴耶識如受人身(五趣都如此)時,人趣的一切根身器界即一時變現。本論但約五塵說;依《楞伽經》,實頓現十八界事。說頓現一切境界,約因緣成熟而說;如趣生異熟不同的,因緣不具足的,或受對治了的,都不現前。山河大地等境界,不因個人的認識而存在,是恆時任運而變現不失;但還是唯心的,即由於此。

四者名為智識,謂分別染淨法故。

「四者,名為智識」:由轉識的能見,而有現識的一切境界,心境相關,即有分別境界的能力;《解脫道論》即名此為分別,今名為智識。「分別染淨法」,有二義:一、境界有染有淨,所以分別為染淨。二、心識緣境,而心起染或起淨,名為分別染淨。

五者名為相續識,以念相應不斷故;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,令不失故;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。能令現在已經之事,忽然而念,未來之事,不覺妄慮。

「五者,名為相續識」:既心境相關而起分別,任何分別,都有一種影像留在心識中。不斷的分別,即不斷的保存心像下來。由於過去分別的熏習,現在又能生起;生起後又熏集。「以念相應不斷」,所以名相續識。念相應,指分別心緣量境界,即不斷起念,念是相應的心所法。凡心起分別,即有種種差別影像,此影像於心中現,即是念。不斷的分別,即不斷的念,即由認識而有種種概念積留在心識中。世間的心識分別,都不能離念,一切都與念相應而來。由於念相應不斷,所以能「住持過去無量世等」的「善惡」「業,令不失」壞。無量百千萬世的善業惡業,都由此念的相續而住持不失。還有,「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」。現在及未來的苦報樂報,由某種業,得某種報,決無錯亂,這也是相續識中的念力。受熏而業力不失,所以業種能增長成熟,發現為苦樂報的總體。前六識的異熟,也是依相續識中的業力而發生出來的。業的熏集增長,和由業而招感異熟果,都依此相續識而有。還有,住持業力而感果,與過去的事情能記憶一樣。所以,由相續識中念相應不斷,「能令現在」,對於「已經」的「事」情,無意中「忽然而念」起。曾經的事情,現在能忽然的浮現在心中,即因為過去曾經的時候,當下有一影像(念)保留下來。這種保存經驗而不失,也是相續識的力量。還有:「未來」的「事」情,眾生在不知「不覺」間,每要去「妄」想思「慮」他。未來的事情還沒有來,而無意間要預想這樣,那樣。這由於相續識中,含藏了過去的種種見聞熏習的緣故。時間是前後相的,依於現在想到從前,即成過去;依於現在推到將來,即成未來。一切虛妄法,都是有前後性的。想到未來,不是到了未來,只是過去的經驗,推衍而用於未來。一切業果的建立,和記憶過去,設想未來,都因有此相續識而成立。

五意說,約緣起支說,與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支相當。約九心輪說,與轉、見、所受、分別、令起相當。然五意的綜為一組,為本論特有的教說,有深切注意的必要。五意說,是合著次第生起過程的,與《瑜伽論》者五心說,應有關係。率爾心,即不覺而起的業識。尋求心,以心趣境而著重能邊,決定心,以心了境而著重於境相的明確。這二者,與轉識、現識相當。智識的分別染淨,即染淨心。相續識的念相應不斷,即等流心。五意的合為一組,應與《瑜伽論》的五心說有關。五心說,出於《瑜伽論》(第三卷)意地中。考真諦三藏,曾譯出〈十七地論〉初五卷。一般的心意識,真諦譯《攝大乘論》中,作意心識。所以瑜伽的五心,真諦可能是譯作五意的。這樣,本論的五意說,是有著明確的淵源了。當然,本論是攝取一切資料而成為獨創完整的體系,不必與古說完全一致。

五意中的初三,依動心而有分別,即分別而現所分別。這三者,是極微細的心境,而成渾然不離的妄識。比對於玄奘傳的唯識說:業識為攝得虛妄熏習的賴耶自證分;見識為賴耶的見分;現識為賴耶的相分。這三者,為不可知的賴耶心境。依於微細的心境,而到達心境相關,心境分明的境地,即是粗相。而粗中之細的:智識著重於分別染淨的執著,相續識著重於受熏持種,執持根身。地論師以此為第七阿陀那識的事用。攝論師以為除分別染淨的一分我執而外,其他都是執相黎耶與果報黎耶的事用。唯識師以為:執取是第七末那,而受熏持種等屬於賴耶。其實,虛妄的細意識,是諸識和集名為一意。後代學者的分為二類,各有分類的標準,所以不能一致,而內容都是這些。

本論的相續識:『念相應不斷』,為主要特性;而無量百千劫的業力不失,即唯識者受熏持種的種子(因相)賴耶。住持業報,即受熏成熟而變的果報(果相)賴耶。所說的忽然而憶過去,不覺而慮未來,這不是說明意識的追念過去,預計未來;而著重那『忽然』,『不覺』。無意間會忽然如此,實由過去經驗的熏習保持。過去經驗的重現,以現在望過去,即成記憶;以現在望未來,即成預計。經驗的保持,實與業力的保持,同一原理。這都由於念。對分別心說,念即心上所有的種種心所作用。對境界說,念即心上所起的境象,即概念。從三世說,憶念過去,想念未來,實即曾習的心念的重現。念相應不斷,為相續識的重要內容。此五意,大體說,是從相依生起的立場,而為奘傳第八識與第七識的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