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大乘論講記-第三節 釋妨難

第三節 釋妨難

第一項 釋說一乘

若此功德圓滿相應諸佛法身,不與聲聞獨覺乘共,以何意趣佛說一乘?此中有二頌:為引攝一類,及任持所餘,由不定種姓,諸佛說一乘。法,無我,解脫等故,姓不同,得二意樂,化,究竟:說一乘。

此二頌,也是出於《大乘莊嚴經論》的。種種「功德圓滿相應」的「諸佛法身,不與聲聞獨覺」二「乘」人「共」,佛又「以何意趣」「說一乘」呢?這從上救濟乘為業引起的問題。「為引攝一類」不定姓的二乘迴小向大,「及任持所餘」一般欲退小乘的菩薩,使他保持原來菩薩的地位不失。由這兩種「不定種姓」,所以「諸佛說一乘」。引攝回小向大的聲聞,任持所餘的退小菩薩,皆屬不定種姓所攝。因菩薩曾受過聲聞熏習,所以可能的退回小乘;聲聞也曾受過菩薩熏習,所以可能的轉向大乘。前者是已發心了的菩薩,後者正在發聲聞心。

前一頌說明一乘的目的,次一頌以八義說明一乘的意趣。經中說一乘的地方很多,所取的意義也不一,本論的八意,可說賅括無遺了。一、「法」平等,證悟的法性真如,三乘聖者雖不無淺深偏圓,但是共同趣向的;真如是我法二空所顯的圓成實,菩薩以此出離,聲聞緣覺也由此解脫。《深密經》的『皆共此一妙清淨道』,《法華經》的『三乘同入一法性』,都是約這法平等說一乘。二、「無我」平等,像《般若經》上說三乘補特伽羅同不可得,在無我中平等平等。無我既平等,所以不能說這是二乘,那是大乘。凡是說三乘有情差別不可建立,所以無大小等,都是依無大無小的無我平等說一乘。三、「解脫」平等,佛與羅漢,同樣斷煩惱障,同樣得到解脫,經上說『三乘同坐解脫床』,同入涅槃。約這樣的意趣,也有說為一乘的。四、「姓不同」,眾生的根性不同,而不定種姓,大乘小乘皆有一分,如果回小向大就可成佛。約這不定姓人說一乘。五、六、「得二意樂」:(一)、就人說,攝他為自,自他平等。(二)、就法說,諸法無差別,法法平等。約這有情及法的平等講,所以聲聞就是佛。七、「化」,佛說:我過去生中曾做過聲聞,現緣覺身,入般涅槃,現在仍然可以成佛,這是約佛的變化身說。法華會上舍利弗等,蒙佛授記,有說也是佛所變化的。八、「究竟」,佛乘最為究竟,此一乘以上,再沒有餘乘,此是唯一的究竟乘,由上種種的意趣,所以佛「說一乘」。

【附論】大乘經中講一乘的很多,說一乘是究竟,人人可以成佛。但依本論的意見看,小乘不得離障所顯的最清淨法界,怎麼可說人人成佛?一乘究竟,三乘方便,與三乘究竟,一乘方便,在佛學界中展開了熱烈的諍辯,真諦和菩提流支,是主張一乘究竟的,玄奘門下是主張三乘究竟的。本論前說救濟乘為業,不是說小乘決定要成佛,只是依不定種姓說。唯識家說聲聞有二:一、定性的,這又有二類:(一)、畢竟的,這一類的聲聞必入小乘的無餘涅槃,無論如何不再受化成佛。(二)、不畢竟的。二、不定性的,這二類聲聞是可以引導成佛的,因他過去曾受過大乘的熏習,種過大乘的善根。《法華經》上說舍利弗等對法華等都曾聽過的,不過忘失而已。所以依本論說,應該說三乘是究竟。真諦釋論,說前頌是顯義說一乘,後頌是密義說一乘,因此,他的解說不定種姓,以為凡是聲聞皆不定性,皆可作大乘菩薩。到了菩薩的地位,大乘已成,這才叫定,所以他有練小乘根性成大乘的理論。我覺得雖然《一乘寶性論》、《佛性論》等在說一乘,但《瑜伽》及《攝論》等,到底是說三乘究竟的。概略的說,無著系的論典,思想淵源說一切有系,確是說三乘究竟。但很多大乘經,與大眾分別說系接近的,卻顯然是說一乘究竟。依大乘經典來解說《瑜伽》《攝論》,說它主張一乘,固然是牽強附會;但偏據《瑜伽》《莊嚴》與本論等,想解說一切大乘經,成立三乘究竟是大乘經的本意,結果也是徒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