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大乘論講記-己 出世清淨非賴耶不成

己 出世清淨非賴耶不成

一 約出世心辨

1 聞熏習非賴耶不成

云何出世清淨不成?謂世尊說依他言音及內各別如理作意,由此為因正見得生。此他言音,如理作意,為熏耳識?為熏意識?為兩俱熏?若於彼法如理思惟,爾時耳識且不得起;意識亦為種種散動餘識所間。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,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滅過去,定無有體,云何復為種子能生後時如理作意相應之心?又此如理作意相應是世間心,彼正見相應是出世心,曾未有時俱生俱滅,是故此心非彼所熏。既不被熏,為彼種子,不應道理。是故出世清淨,若離一切種子異熟果識,亦不得成。此中聞熏習攝受彼種子不相應故。

先引聖教說明出世清淨的因緣,再說明出世清淨離本識為因也不得成立。所引的聖教,是大小共許的。生起出世清淨的正見,須有兩個因緣:一、「依他言音」,就是多聞正法;二、依所聞教法而作自心「內各別如理作意」,就是如理思惟。「由此」聽聞教法與自心的一一如理觀察「為因」緣,通達諸法實相的出世的「正見」──無分別智,才「得生」起。

因「他言音」而引起的「如理作意」,就是由聞所成的聞慧。這如理作意的熏習,若有阿賴耶識,可熏於阿賴耶識中;若不承認賴耶的存在,那「為熏耳識,為熏意識,為兩俱熏」呢?不能說熏於能聞的耳識,它聽法以後,「若於彼法」而作「如理思惟」,那時的「耳識」尚「且不得起」,不能與作意俱生俱滅,怎樣能受熏成種呢?也不能說熏於意識,「意識」不能堅住,它「為種種散動」的「餘(五)識所間」隔,怎麼可以受熏?各別熏習耳意二識尚且不可,兩俱受熏的不成,更顯然可知。縱然當時的意識,曾受聞熏習,但在後來「與如理作意相應」的意識「生時」,曾受「聞所熏」的「意識,與彼」熏習所成的「熏習」,「久」已謝「滅過去」,現在決「定無有」意識及彼熏習的自「體」,沒有,怎麼可以「復為種子,能生後時」與彼「如理作意相應之心」呢?

縱然聞熏習有體,能生後時的如理作意心──思修慧,但這「如理作意相應」的意識,「是世間心」,那出世「正見相應」的意識是「出世心」,世與出世,有漏與無漏,性質上是相違的;它們從來不「曾」「有時俱生俱滅」,所以世間「心非彼」出世心「所熏」習。世間「既」然從來「不被」出世的正見心所「熏」習,說它「為彼」正見心生起的「種子」,也還是「不應道理」的。所以「若離一切種子異熟果識」,那「出世清淨」的正見,「亦不得成」。不成的主要理由,是「此」世間的有漏意識「中」,對於依他言音的正「聞熏習」,沒有適合「攝受(持)彼」出世清淨正見「種子」的條件;能攝能生性為自體,持令不失,這才與熏習的定義相應。意識不能攝受能生性為自體,亦不能保持它不失,故「不相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