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佛之道(增註本)-依下能起上

依下能起上,依上能攝下;隨機五三異,歸極唯一大。

佛法,雖有下、中、上法的分別,但從究竟的意義──一切無非成佛之道的立場來說,這不是獨立的,不相關的,而有著相依相攝的內在關係。如圖:圖片

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                 ┌───┤
             ┌───┘ 五  │
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┘三 ︵| 乘 ︵│
     │一大乘法(上)| 乘法中|   下│
     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┐共 ︶| 共 ︶│
             └───┐ 法  │
                 └───┤
                     │

這一三層的高塔,由底層到最高層,有著相依相攝的關係。從相依來說:依底層為基礎,才能建立中層;依(下)中層為基礎,才能建立上層。如一心想建最上層,而不從下中建起,那一定是脫空妄想,永不成就。這樣,在佛法的三類中,也是「依下」士法「能起」中士法,依中士法能起「上」士法。這如龍樹菩薩說:『以得增上生,漸得決定勝』(18);決定勝,就是中上的究竟解脫法。這一次第,本是《阿含經》中所說的『諸佛常法』。提婆菩薩也說:『先遮止非福,中間破除我,後斷一切見,若知為善巧』(19)。遮非福,是離惡行善的下士法;破我,是無我解脫的中士法;斷一切見,是盡一切戲論的上士法。能知這一先後次第,才能於一切佛法而得善巧。所以提婆菩薩又說:『正等覺說此,方便如梯級』(20)

從相攝來說:如三層塔的建立,有中層就有下層;有最上層就一定有中下層。所以在佛法中,「依上」士法,「能攝」得中下士法;依中士法,一定能攝得「下」士法。如《法華經》中說:二乘為三百由旬,大乘為五百由旬。然五百由旬中,就含攝得三百由旬;三百由旬,就是五百由旬的中站。這一相攝的見地,為貫攝一切佛法,善巧一切佛法所必須的。太虛大師稱下士法為五乘共法,中士法為三乘共法;宗喀巴大師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稱下士法為共下士道,中士法為共中士道。這一『共』字,就是漢藏智者不謀而合的正見,也就是相依相攝的標幟。

依上面的道理,所以從適應眾生來說,佛法是「隨機」方便,有「五」乘──人乘,天乘,聲聞乘,緣覺乘,菩薩乘的不同;或著重出世法,佛說有「三」乘──聲聞乘,緣覺乘,菩薩乘的別「異」。根機不同,法門當然也有不同了。然從如來出世本懷來說,一切法門無非成佛之道,「歸」宗究「極,唯」有「一」乘,或「大」乘。這不是說,一切眾生都要成佛,歸根結底,有一乘法就得了。這是說,從佛法歸於究極的立場說,一切(上中下)佛法,都是成佛的一乘──大乘法。例如聲聞乘(中士)的修出離行,得涅槃果,而佛在法華會上,認為這是方便說,其實就是大乘法,所以說:『汝等所行,是菩薩道』(21)。《大智度論》也說:『二乘智斷,即是菩薩無生(法)忍』(22)。又如《法華經》說:『一稱南無佛,皆已成佛道』(23)等。一香一華的供養,一舉手一低頭的敬禮,一稱佛名,這些人天善法(下),在同歸大乘的立場,都是成佛的一乘法。

一乘與大乘,有些人覺得不同,其實是一樣的。如《法華經》及《勝鬘經》,都說一乘法,有時也就稱為大乘。不過,大乘一名,多用在與二乘相對處;而一乘,多用在一切都要成佛的說明上。同樣的情形,如著重因位,就稱為菩薩乘;如著重果德,就名為佛乘。這只是隨義而立名不同,在修學佛道的全體歷程上,都先後貫攝而沒有勝劣的差別。

註解:

[註 2.018]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卷三(四〇頁下)。

[註 2.019]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卷三(四〇頁下)。

[註 2.020]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卷三(四〇頁下)。

[註 2.021]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三(大正九‧二〇中)。

[註 2.022]《大智度論》卷七一(大正二五‧五五五上)。

[註 2.023]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一(大正九‧九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