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雨集第一冊-無生無有起,一切法如是。云何生諸行,應當解此義。

無生無有起, 一切法如是。 云何生諸行, 應當解此義。無生與無滅, 是智所行處, 從於誓願生, 此方便所建。

這裏提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。眾生的身體有生而後有死,這是必然的事。我們如果起煩惱、造業,則死後還有生,生後還有死,如此一生又一生永遠解決不了。一般人以為死了以後則一切都結束了,如果真是那樣,也就沒有什麼關係。但問題卻是死後還要再生,脫離不了無邊的苦痛,永遠沒有一個終止,因此佛教人以『了生死』的方法。所謂『解脫生死』,一般說來,即是『前蘊滅,後蘊不生』。現有的身心組織,到死時,可以說是完全解散了,不再因業而生起後有,便完全沒有了苦痛。這在小乘說來,就是『灰身泯智』。

有生必有死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想不死,唯一的方法,就是不生,不生則不滅。如海裏的波浪,一個接著一個沒有停止的時候,波浪之所以生起乃是由於風的吹動,假使能夠將風的作用停止,沒有一絲的風,那麼風平則浪靜,不再有波浪。因此談到涅槃的境界,總是針對我們這以自我為中心的身心組織,由於有生,則有老病死,因而有種種痛苦煩惱,貪瞋痴等種種問題,而死後仍要再生,尚未了生死。所以便是要不造業,不受報,而後方能解脫,不生不滅。修行了生死,就是這個樣子。

「無生無有起,一切法如是」,大乘法主張一切法不生不滅,一切都是平等無二無別。如此,往往使大家對於佛菩薩都產生了一個疑問。證悟了的菩薩,與阿羅漢並沒什麼差別,煩惱與生死都解脫了;由於內心是一片風平浪靜,什麼都不能說,這要如何來度眾生呢?照凡夫的想法,總以為(佛及)菩薩應該是死了以後再生,再生以後的身體,比今生好得多,並且具備了許多非凡的本事,似乎要如此方能夠救度眾生。但這裏卻說到,死後不生,亦即是不生不滅。常有人會問:涅槃以後我們要到那裏去?涅槃是個什麼境界?問這問題的人,還是以「常人」的觀念來衡量這件事。若是如此,則仍然有人那樣的身體,不過深妙得多;這那裏是解脫!真正的解脫,是不生不滅,屬於無量法。在這裏,超越了一切的時間性、空間性;沒有這個、那個,也沒有多或是少。是什麼?什麼也不是。好像波浪滔天,一旦歸於平靜,便再也找不到剛才那個波浪到底到那裏去了。因此,我們所關心的問題是,菩薩證悟以後不生不起,那如何來度眾生?而佛──這位圓滿究竟徹悟了脫生死的聖者,又是如何來度眾生呢?依照小乘的說法,佛(及阿羅漢)已經涅槃了,已涅槃便不會度眾生。因為他已經是風平浪靜那樣,不會再有任何的作用。對於佛及菩薩,仍然能度眾生,即為大小乘最大的差別。

大乘法認為,菩薩證悟了一切法空之後仍要度眾生,而佛究竟涅槃後也仍是度眾生;他們如何能說種種話,做出種種行為,這就是頌裏所問到的:「云何生諸行,應當解此義」。這確是不容易解釋的!

「無生與無滅,是智所行處,從於誓願生,此方便所建」。以智慧證悟的,是不生不滅,就是涅槃。小乘證入涅槃,以為究竟解脫,再也沒有可作的,也不再度眾生了。但佛與菩薩卻不然,還會廣度眾生。因為,「無生與無滅,是智(證)所行處」。菩薩證悟了無生,能從大悲誓願現起種種,成佛後也還能於六道之中起度無邊眾生的作用。佛菩薩之所以能夠啟化眾生,是發於悲願的力量。小乘人修行,為了了生死、得解脫,當他們得到不生不滅,就將一切放下,不再有其他的意念。大乘菩薩的本願,就是為了普度眾生。三大阿僧祇劫以來,悲願熏心,所以能畢竟不生不滅,而又能自然而然的,從誓願力普度眾生,無窮無盡。

菩薩發菩提心修菩薩行,是出於大悲大願。以極樂世界來說,即是由於阿彌陀佛在從前修菩薩道時所發的大願而來。有了悲願,即使是證悟了不生不滅,如大海已經是風平浪靜了,但外面一旦有所呼求,自然地就發生了反應;這和大海被外面的風所吹起的波浪是不同的。這是一種不思議的自發的力量,可叫做『悲願風』,而能適應眾生之所求。如只是求開悟而沒有悲願,則證悟所得,對於眾生發生不了什麼作用。有以為證悟得不正確,不深刻,才無法對眾生發生作用,若證悟得正確而深刻,則可起妙用,其實這是不盡然的。八地菩薩證悟了無生法忍,能夠起如幻三摩地,像觀音等大菩薩,並非由於有煩惱才有生死,完全是出於無限悲願。所以說:『此方便所建』,是由於方便善巧所致。菩薩有方便善巧與悲願,即使他證悟了無生法忍,仍然能夠與眾生有所感應。如釋迦牟尼佛現種種相到娑婆世界說法,度化眾生,便是由於這個原因。前面已說過,小乘只知證悟了生死,而無法與眾生有所感應,是由於他們沒有方便與悲願,此即是大乘涅槃與小乘涅槃的不同處。小乘涅槃不生不滅,平等法性如是而已;佛的涅槃,則有種種方便善巧與悲願的妙用;此亦即真正菩薩道之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