勝鬘經講記-己二 受戒事

己二 受戒事

庚一 攝律儀戒

世尊!我從今日乃至菩提,於所受戒不起犯心。

這是攝律儀戒的總相。勝鬘對佛立誓說:「世尊!我從今日」起,一直到「菩提」場成佛為止,在這長期修學中間,對「於所受」的一切「戒」,決「不起」一念的毀「犯心」。犯心都不起,當然不會有毀犯的事實了。發心受戒的,本來都可能不犯。但由於內心的意樂不淨,不能從起心動念處用力;久而久之,煩惱日強,戒力也日漸薄劣,於是乎不能嚴持而犯戒了。大乘的特重意戒,是極為重要的。如對所受的戒,能做到不起犯心,才算淨戒圓滿。

世尊!我從今日乃至菩提,於諸尊長不起慢心。

本來,戒最重者,是殺、盜、淫、妄。如《梵網》、《瓔珞》的十重戒,都先制殺等。但瑜伽戒及本經所受的十戒,都沒有說到,這不是不受此戒,實因這是七眾共制的戒,所以在菩薩戒中,可以略而不說。「諸尊長」,在家的,即父母、伯叔、師長等;出家的(佛也在內),如和尚、阿闍黎、上座、大德等。佛教一向尊重上座,所以對於尊長,要生恭敬心,「不」應「起」輕「慢心」。近如自己師長,遠如過去的大德。有了輕慢心,即但見過失,不見功德,會覺到他們也不過如此。從輕慢尊長心而發展下去,會生起邪見,抹煞一切。毀謗三寶,謗大乘法,都從此慢心中來。這在《梵網經》中,是毀謗三寶;《瑜伽論》是謗菩薩法藏。對於尊長的慢心,成為修學大乘法的最大障礙,所以應謹護而不犯。

世尊!我從今日乃至菩提,於諸眾生不起恚心。

「諸眾生」,雖泛指一切,而主要的是人。「恚心」,即瞋心,與此相近的,如忿、恨、害等,與慈悲心相反。菩薩以慈悲心為本,若以瞋心對眾生,缺乏慈悲,即失大乘與菩薩的意義。聲聞法的大患是貪心,心起貪染,就難於出離世間。大乘法的大患是瞋心,心起瞋恚,就不能攝受眾生。所以大乘法,有忍波羅蜜多,以防制瞋心。於眾生起瞋恚心,《梵網》、《瑜伽》,都有此重戒。

世尊!我從今日乃至菩提,於他身色及外眾具,不起嫉心。

菩薩發心要使一切眾生都得福樂。所以對眾生所有的福樂,應心生歡喜。不應如一般人那樣,想自己比別人好,對於別人的福樂,生嫉妒心。因此,勝鬘說:我「於他身色及外眾具,不起嫉心」。他身色,指眾生的身體康強,相好莊嚴。外眾具,指眾生所有上好的衣服、飲食、住宅,以及種種什物等。對這些,都不起嫉妒心。此戒,等於《梵網》和《瓔珞經》的「自讚毀他」戒。自讚毀他,就是由於不能隨喜他人的好事而引起;根底,即是嫉妒心。

世尊!我從今日乃至菩提,於內外法不起慳心。

勝鬘說:我「於內外法不起慳心」。內外法,可作二釋:一、內法,指自己的身體;外法,指身外的飲食衣物等。二、內法,指佛法說;外法,指世間

學術技能說。菩薩所通達的一切法,都是為了一切眾生。舉凡世出世法,有人來求,菩薩不應有慳悋不捨的心。慳悋不捨,即失去菩薩的精神了。

上面講的四條攝律儀戒,一是於尊長起慢心;二是於一般的眾生起恚心;三是於他人的起嫉心;四是於自己的起慳心。前二約尊卑說,後二約自他說。菩薩以利益眾生為前題,如毀犯了這四戒,即失菩薩戒。殺、盜、淫、妄等四根本戒,確然是重要的,但還共二乘。此慢、恚、嫉、慳四心,為利益眾生的最大障礙,為菩薩的不共重戒。在《梵網經》中,屬於十重戒的後四;也即是瑜伽菩薩戒的四他勝處法。今對列如下:【圖片

本業瓔珞經   梵 網 經     瑜 伽 論    本 經
(十不可悔戒)(十重波羅提木叉) (四他勝處法)
  殺─────同
  盜─────同
  淫─────同
  妄語────同
  說菩薩罪\/沽酒
  沽酒  /\說菩薩罪
  自讚毀他─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同───────嫉
  慳────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同───────慳
  瞋────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同───────恚眾生
  謗三寶──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謗菩薩藏────慢尊長